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托管基层医院管理模式的优势。方法通过医院的护理管理理念,将护理管理分为质量控制组、文件书写组、感染控制组、护理操作组。结果自托管2年后,被拖医院护理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质量控制方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3%、4.2%;文件书写合格率为87.6%、96.1%;护理操作考核合格率为84.7%、94.4%。结论医院托管基层医院能提高护理管理能力,有效保障了基层医院护理质量与安全。

  • 标签: 三级医院 托管 基层医院 优势
  • 简介:摘要介绍护理查房在临床科室中应用与体会。临床护理查房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通过各级护理查房,运用生物医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等相关知识,为病人实施全面的整体护理,激发了护士的求知欲,提高了护士的临床专业水平,提高了病人满意率以及护士自身的地位。

  • 标签: 三级护理查房 临床 应用与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医院HIV检测现状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某乙等综合医院2011—2015年就诊者HIV检测结果进行收集,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97017人次,总阳性率为0.31%。169例确证HIV感染者中,男性135例,女性34例,男女比例为39.71,年龄≥40岁占78.11%,汉族166例(占98.22%),彝族3例(占1.78%),以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为主,共151例(占89.35%),以本县区户籍为主,共154例(占91.12%)标本来源主要为其他就诊者检测和术前检查,共147例(占86.98)。结论医院近年来HIV检测人数增多,阳性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加强HIV知识宣传是发现感染者,控制HIV感染率的重要途径。

  • 标签: HIV检测 流行病学 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行质控对呼吸内科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1—6月出院的500份病历作为对照组,2016年7—12月出院的500份病历作为研究组。对照组护理文件由科室质控员质控;研究组实施质量控制体系。比较两组的质控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文件书写缺陷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科室建立质控,可明显提高护理文件的书写质量,减少护理文件书写缺陷,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到提升。

  • 标签: 三级质控 护理文件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出血性脑卒中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本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全面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予以患者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其临床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运动能力(Fegl-Mevyer)等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显著由于对照组70%,P<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和治疗中,予以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可显著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肢体运动能力,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其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出血性脑卒 术后早期康复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规范的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接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干预,而研究组则采用规范康复治疗干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存在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采用规范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阶段的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规范三级康复治疗 脑卒中偏瘫患者 综合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甲等医院的义务人员对临终关怀的认知程度。方法以分层抽样法选取600例甲等医院工作的医务人员,其中医生200例,护士400例,以医生为医生组,以护士为护士组,对比两组对临终关怀的认知程度。结果医生组对个人死亡态度、对患者死亡态度、对临终关怀态度及了解临终关怀学评分均明显高于护士组(P<0.05),而两组需学习临终关怀学评分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甲等医院工作的医护人员中,医生对临终关怀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护士,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对护士临终关怀的教育。

  • 标签: 三级甲等医院 医生 护士 临终关怀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医药康复治疗模式干预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经过对昆山市康复医院(昆山市周市人民医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于西医治疗基础上添加中医药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以及忧郁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忧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忧郁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患者而言,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添加中医药康复治疗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忧郁程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三级中医药康复治疗 脑梗死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判定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在提升其运动功能方面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数字表达法分为50例康复护理组和50例常规康复护理组,分别实施康复护理和常规康复护理;结果在实施康复护理前,两组患者DNF评分、Fugl-Meyer评分差异不大(P>0.05),康复护理6个月后,康复护理组患者的DNF评分(26.15±2.31)分低于常规康复护理组(31.24±2.67)分,而Fugl-Meyer评分(52.36±9.54)分高于常规康复护理组(41.24±8.89)分,且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而言,实施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和运功功能恢复,在护理模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脑卒中偏瘫 三级康复护理 运功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科诊断中应用筛查配合维成像的效果。方法从2016年5月-2017年4月间筛选孕妇200例纳入研究。所有产妇进行常规产科超声检查和筛查配合维成像检查。分析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200例产妇中共有13例畸形胎儿(6.5%),采用常规产科超声检查时,检出畸形胎儿5例,检出率38.5%。采用筛查配合维成像检查检出畸形胎儿12例,检出率92.3%。采用筛查配合维成像检查畸形胎儿检出率高于常规产科超声检查,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产科诊断中应用筛查配合维成像时畸形胎儿检出率高于常规产科超声检查,在产前排畸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产科 诊断 三级筛查配合三维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感染情况,进行系统比较,得到统计学结论,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行评价。方法对2014年至2017年医院感染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14年至2017年共调查住院精神病患者2266例,感染病例26例,现患率为1.14%。结论住院精神患者病患者,现患率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73.7%。

  • 标签: 精神病患者 现患率 分析
  • 简介:摘要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是深化医改的重要步骤和制度创新,有利于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更好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本文通过分析医联体模式下推进医务社会工作的路径,提出通过整合医疗志愿服务内容,突出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提升家庭医生服务功能,发现个案并介入干预等方面,从而提高医院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功能。

  • 标签: 医联体 三级医院 医务社会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质控护理模式在康复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6~12月收治的22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10例患者在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采用质控模式,对照组11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础护理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基础护理指标评价方面差异性较大(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实施前后无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质控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能力,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以在各科病房护理管理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三级质控模式 病房护理管理 常规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联合日查房制度在放疗科护理个案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放射科选择2例(下面以A、B表示)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A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B患者采取医护联合日查房制度。统计并记录两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评价。结果B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评价显著优于A患者,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联合日查房制度在放疗科护理个案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查房服务质量,突出个性化与人性化护理服务特性,可以更好的改善医患、护患关系,提高临床服务效益。

  • 标签: 医护联合 三级日查房制度 放疗科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疼痛管理模式在中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将我院30名中晚期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疼痛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接受疼痛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的疼痛评分,以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一天、五天、十天,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的疼痛评分,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为46.67%,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的满意度高。结论疼痛管理模式将中晚期患者的疼痛程度有效的降低,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三级疼痛管理模式 中晚期癌症患者 疼痛控制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云南省医院护士长的核心能力。方法对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云南省12所医院工作的护士长500名进行调查,调查工具为护士长核心能力量表。结果护士长科研方面的核心能力得分均低于护理管理方面的得分;护士长护理科研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基本素质能力方面得分低于护理教育能力、护理管理能力、临床专业技能方面得分。结论云南省医院护士长的核心能力仍在中等水平,今后应该强化护士长核心能力培训,促进云南省护理队伍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 标签: 三级医院 护士长 云南省 核心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喀什地区某甲医院的医院感染发病现状,探讨医院感染监测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供对策与建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出院患者,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五年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1.49%,各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漏报率3.01%,呈逐年下降趋势,(趋势卡方值14.789,P<0.05),各年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院感染病例标本送检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年期间医院感染例次发病率无一定的规律,医院感染漏报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医院感染病例标本送检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因此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必须组建完善的组织架构,联合多学科,应用计算机网络,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监测与培训,充分发挥监控管理组织体系职能。

  • 标签: 医院感染 回顾性调查 原因分析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