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与普通HD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普通血液透析方式和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治疗尿毒症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尿毒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评价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标准”。近年来对HbA1c的研究发现,HbA1c的测定受到个体差异和检测方法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更准确地将这一指标应用于临床,对提高我国糖尿病的诊断、治疗、管理水平及HbA1c诊断切点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HbA1c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类汇总。

  • 标签: HbA1c 糖尿病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国产与进口左卡尼汀在维持性HD(HD)患者中的疗效,并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为医生在维持性HD患者中规范使用左卡尼汀提供科学的临床试验依据。方法2012年1月-2012年12月的HD患者中筛选,把使用左卡尼汀的患者进行分类统计,分成国产组与进口组来比较疗效、不良反应等,并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利用最小成本法来分析、评价。结果二组左旋卡尼汀在维持性HD中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方面基本相同。国产组明显低于进口组,二组相比P值小于0.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注射二组左卡尼汀均可改善维持性HD患者的并发症。

  • 标签: 左卡尼汀 维持性HD 药物经济学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改良人胰腺癌细胞PANC-1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简化细胞培养步骤。方法在人胰腺癌细胞PANC-1细胞培养过程中,复苏及传代时,避免使用离心机离心这一步骤。结果通过和传统细胞培养方法对比,这种改良的方法,培养PANC-1细胞,污染的机会少,特别适用于新手。

  • 标签: PANC-1细胞 细胞培养 胰腺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维生素C注射液过敏性休克的处理过程进行分析。方法分析我院于2018年6月收治的1例维生素C注射液过敏性休克患者的病例资料及处理经过,给予抗过敏、纠酸、抗休克等治疗。结果患者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生命体征逐步恢复正常,1周后痊愈出院。结论临床医生应注意仔细询问患者过敏史,最大限度地减少用药不良反应。

  • 标签: 维生素C注射液 过敏性休克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C1q抗体辅助诊断LN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SLE患者66例(包括30例LN和36例非LN),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34例及健康体检者30例。比较各组抗C1q抗体,并与抗ds-DNA抗体、补体C3、C4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抗C1q抗体阳性率SLE组高于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31.8%;8.8%;3.3%。P<0.017)。LN组高于非LN组(46.7%与19.4%。P<0.05)。抗C1q抗体诊断LN的敏感度与抗dsDNA抗体相同(46.7%),但其特异度高于抗dsDNA抗体(80.6%与55.6%),两种抗体联合检测诊断LN的特异度提高至91.6%。抗C1q抗体AUC为0.756,抗dsDNA抗体AUC为0.516。抗C1q抗体与抗dsDNA抗体水平呈正相关(r=0.358,P<0.01),与补体C3、C4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43和-0.467,均P<0.01)。结论血清抗C1q抗体能客观反映SLE疾病活动性,有效指导LN的诊断。ROC曲线提示血清抗C1q抗体实验效能优于抗dsDNA抗体,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LN诊断的特异度。

  • 标签: 狼疮肾炎 抗C1q抗体 抗dsDNA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nI、HbA1c,NT-proBNP对急性心梗患者冠脉病变程度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心梗患者86名,根据HbA1c水平分为HbA1c正常组(<6.5%)与HbA1c增高组(≥6.5%),比较两组患者cTnI和NT-proBNP的差异。结果HbA1c增高组患者与HbA1c正常组患者cTnI、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增高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Genisi评分明显高于HbA1c正常组(P<0.05)。结论cTnI、HbA1c及NT-proBNP对急性心梗患者危险度分层有指导意义,HbA1c增高组急性心梗患者冠脉病变重,预后不佳。

  • 标签: 肌钙蛋白I 糖化血红蛋白 NT-proBNP 心肌梗塞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金银花水提取物对TNF-α刺激小鼠肾小球膜细胞SV40MES13培养上清液IL-1、MCP-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金银花治疗慢性肾病的有效机制。方法MTT筛选金银花对体外培养SV40MES13的有效浓度,将体外培养SV40MES13分为5组对照组正常培养SV40MES13不加任何药物刺激;刺激组TNF-α(终浓度10ng/ml);金银花组TNF-α(终浓度10ng/ml)+不同浓度金银花(终浓度分别为2mg/ml、1mg/ml、0.5mg/ml)。MTT检测各组对SV40MES13生长的影响,ELISA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MCP-1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刺激组SV40MES13明显增值,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MCP-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金银花各组能抑制SV40MES13的增值及培养上清液中IL-1、MCP-1的表达,并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金银花可能通过对炎症反应相关因子的影响,从而达到延缓肾脏病理进程,发挥对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作用。

  • 标签: 金银花 肾病 肾小球系膜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质中SREBP-1c及PPARγ的表达。方法使用醋酸泼尼松龙制备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动物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PARγ、SREBP-1c在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PARγ、SREBP-1c的表达量在骨组织中较正常组织中显著增多(P<0.05);实验组中PPARγ表达量比SREBP-1cmRNA显著增多(P<0.05)。结论SREBP-1c及PPARγ的信号转导途径影响脂肪细胞的分化,其在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脂质代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PPAR&gamma SREBP-1c
  • 简介:摘要目的就胱抑素C联合α1一微球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单纯糖尿病患者100例,定位单纯糖尿病组。与此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定位糖尿病肾病组。另外,再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确定为身体健康者100例。采集每位患者10ml的晨中段尿,离心分离,分离时间定位5分钟,离心速度为1000r/min,取上清液,在4℃的温度下冷藏保存。另外,再采集每位患者3ml的清晨空腹静脉血,离心分离,在-20℃的温度下保存待测。结果与单纯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肾病组的尿αl—MG、血清CysC指标都要更高一些,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糖尿病肾病组的蛋白尿亚组升高较为明显(P<0.0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单纯糖尿病组的尿αl—MG、血清CysC指标要高些,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的尿αl—MG、CysC异常率分别为42.89%、26.09%,血清αl-MG、CysC异常率分别为84.88%、96.57%,较单纯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都要高很多,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胱抑素C联合α1-微球蛋白联合检测糖尿病肾病,可以有效地将糖尿病病程中肾功能损害发现出来,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胱抑素C &alpha 1-微球蛋白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伴不同程度皮肤瘙痒而无其他并发症的40例患者,在以往常规血液透析的基础上,每周增加1HD+HP治疗,在联合HP治疗前后观察皮肤瘙痒的变化。结果经8周的HD+HP治疗后VAS评分优良率为90%(30/40),明显高于治疗前10%(4/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HP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同时给予优良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皮肤瘙痒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103例非糖尿病AMI患者入院次晨检测HbA1c,根据HbA1c水平将患者分为HbA1c正常组和HbA1c异常组。对比观察入院3天内心室电风暴发生率,30天内死亡率,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与HbA1c正常组比较,HbA1c异常组患者在入院3天内的心室电风暴发生率明显更高(P<0.05);30天内死亡率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HbA1c异常组患者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HbA1c正常组(P<0.05)。结论HbA1c水平异常的非糖尿病AMI患者预后更差,临床应提高重视程度并指导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改善预后。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HbA1c水平 非糖尿病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