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脐带脱垂的预防应急处理措施。方法对收治区间为2015年1月—2016年11月我院发生脐带脱垂的22例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每11例患者为一个小组,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未进行预防应急处理,观察组患者进行预防应急处理,然后对新生儿的Apger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Apger评分进行比较分析时,采用预防应急处理的观察组患者新生儿Apger评分明显高于未采用预防应急处理的对照组患者新生儿。结论对孕妇进行脐带脱垂预防以及及时的脐带脱垂应急处理可以提升胎儿的存活率,因此在今后的临床医学治疗中要予以重视。

  • 标签: 脐带脱垂 预防 应急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脐带脱垂的早期发现以及处理预防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5例脐带脱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11例在产程中发现胎心异常、作相应的紧急处理后,选用剖宫产结束分娩,新生儿均存活,另外两例头位脐带脱垂因处理及时、方法得当,均经阴道分娩,新生儿存活;两例胎死宫内均为未接受正规产前检查。结论脐带脱垂是严重危及胎儿的产科急症,及时发现高危因素、早期干预、产程中严密监护,一旦确诊为脐带脱垂,要根据宫口扩张程度、胎儿情况及是否在短时间内结束分娩等因素迅速地采取措施,合理选择分娩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小围产期产儿的死亡率。

  • 标签: 脐带 脱垂 新生婴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低医院药房差错的基本方法,充分保证病人用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方法通过提升对差错的认知水平,构建差错的与以及控制制度,研究医院药房的管理、发展以及实践。结果药学工作者以最为神圣的职责尽可能的做好医院的差错预防、以最佳的服务与精湛的专业技术将药学的服务工作做好、以最佳的管理水平将差错处理于萌芽状态,对于药学重点专科的建设非常有帮助。结论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预防手段能够达到降低药房差错事故的出现率的目的,对于充分保障患者的安全用药有着非常积极的效果,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 标签: 医院药房 差错 实践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农村肠道传染病预防控制应激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乡镇160人作为研究对象,皆为肠道传染病发病疫区人员,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预防控制处理,而研究组加用应急健康教育,观察记录两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改变率等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健康行为改变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农村肠道传染病疫区人群的预防控制及采取应急健康教育处理,可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与健康行为改变率,值得借鉴。

  • 标签: 农村 肠道传染病 预防控制 应急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选择我区的乡镇卫生院进行调查,旨在探讨研究处理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并提出一些管理的措施。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我区的8个乡镇卫生院,这8个乡镇卫生院是随机选的。本次的调查需要8名工作人员来完成,这8个工作人员来自8个乡镇卫生院,每个单位1个工作人员,他们均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自己筛选。结果本次研究通过对应急制度建设的调查,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制度建设相对比较健全;我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人员资源配置能力较强;根据我市的政策,要大力培训有关流行病学的知识,培训人数要逐年增加,调査结果证实,我区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持续增强。我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管理措施整体比较完善健全,但同时也发现了众多不足急需完善的管理措施对策。结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该不断完善改进应对突发公共卫生的能力,不但提升自身实力,造福人类,减少人们的生命财产损失,有目的性、针对性的制定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管理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疾病预防 控制 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能力 现状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对于久病卧床、年老体弱等病患者来说,褥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如何做好早期预防以及病后护理是使患者早日康复的最要工作。

  • 标签: ?褥疮 预防和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妇科护理中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联合应急措施预防护理风险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4例妇科住院患者按照双盲法分为两组,干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联合应急措施,对照组仅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失误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1%)、护理失误率(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9.4%、12.5%,且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6.9%)明显高于对照组(78.1%),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加强应急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护理失误,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妇科 护理风险 常规护理 应急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通过对中美应急药品保障管理体系的综述对比,分析我国应急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有益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促进应急药品保障管理体系建设能力提升的措施建议。

  • 标签: 应急药品 保障 管理
  • 简介:摘要小儿湿疹属临床上最为普遍的小儿皮肤疾病,多发生于0~24个月的婴幼儿。依据小儿不同程度的湿疹情况,其临床症状也表现的各不相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因此选择针对性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对小儿湿疹的病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中西医对小儿湿疹各不相同的治疗方法,论述对小儿湿疹有效的预防及护理。

  • 标签: 小儿湿疹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乳牙龋齿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第二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表明,5岁儿童的患龋率为76.55%。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乳牙的患龋率还有逐年上升趋势。本文对乳牙龋齿形成的原因、危害进行分析,并对乳牙龋齿的预防治疗方法提出建议,现总结如下。

  • 标签: 乳牙 危害 龋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护理联合应急护理模式对于妇科护理风险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4年7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应急护理模式)5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48例,比较两组的护理风险发生情况,调查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94%>79.17%)相对更高,而并发症发生率(2%<10.42%)和风险事件发生率(0%<6.25%)相对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联合应急护理模式的应用,其对于提高妇科护理安全具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常规护理 应急护理模式 妇科 风险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小报刊物对硒的作用应用不时可见,但有疑虑,为弄清其在预防治疗中作用应用情况。方法查阅国内文献,分析归纳其作用应用现状。结果结论了解硒具有很多的生理功能对癌症、脑血管病、白血病、免疫缺陷、大骨节病等有不同程度的预防治疗作用,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预防 治疗 心血管病 癌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常规护理模式加应急措施在预防妇科护理风险中的作用。方法2015年,医院妇科年接待手术、急诊患者650例,常规护理管理,风险管理模式。2016年,接待患者677例,建立应急护理管理体系。结果2016年危象发生率、抢救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于201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通报到抢救队伍抵达时间,抢救完成时间,病情稳定控制时间低于201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急措施尽管不能降低妇科危象发生率,但可提高危险的处理效率,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妇科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之2016年收治的6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为未开展强化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了护理管理模式,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感染发生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开展的强化护理管理后院内感染率为49(1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管理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强化护理管理对提升各项护理操作规范性发挥重要作用,其不仅能增强护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感,而且对控制护理操作各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以此达到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

  • 标签: 医院感染 护理管理 预防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经阴道分娩产妇2200例中发生产后出血3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产后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23例占65.7%,胎盘因素5例占14.3%,软产道裂伤4例占11.4%,凝血障碍3例占8.6%。无孕产妇死亡,均治愈出院。结论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做好孕期宣教,加强产程观察护理,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

  • 标签: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红斑狼疮是与白血病、癌症并列,为世界医学三大难症之一,也是免疫性疾病中由于自身免疫失常而发病的难治病种。红斑狼疮在我国发病率为万分之七至八,而且大部分为是女性,统计的比率约在90%,多见于20~40岁的年轻女性,临床上一般分为盘状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

  • 标签: 红斑狼疮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主要途径之一,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护理中较为常见的现象,也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题。临床观察发现,由于病人,药物,疾病,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常可导致不同程度的外渗,因而影响给药剂量的精确,由于外渗液性质种类的不同,导致不同的外渗后果,轻者导致局部组织疼痛、红、肿胀,重者导致组织溃疡、坏死,甚至造成残疾,引发医疗护理纠纷。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要以预防为主,外渗时也要处理妥当,避免给病人增加

  • 标签: 静脉输液 外渗预防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