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盘县麻疹流行特点,为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盘县2012、2013年麻疹疫情资料用描述流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2~2013年盘县麻疹发病率显著增高,发病以婴幼儿为主(占89.66%),无免疫史和院内感染是主要因素。结论提高麻疹疫苗及时率,保持麻疹较高接种率,提高疫情监测敏感性,加强院感防控是构筑麻疹防控最有效的屏障。

  • 标签: 麻疹 流行病学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的成人麻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麻疹流行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对南京市第二医院自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成人麻疹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年间共收治成人麻疹患者1617例,2009年、2013年和2015年麻疹患病较多,尤其2015年出现麻疹患病新高,且有明显季节性分布,4月呈现发病高峰。结论需加强对成人麻疹的防治,预防控制麻疹暴发流行,最终实现消灭麻疹的目标。

  • 标签: 麻疹 临床特征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宁德市医院2013年麻疹流行特征,为落实消除麻疹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宁德市医院2013年麻疹确诊病例,描述病例的时间、人群分布等特征。结果宁德市医院2013年报告麻疹确诊病例158例,发病率2.92/10万,麻疹发病年龄呈双峰型,主要集中在1岁以下儿童和15~34岁青壮年;发病时间集中在4、5月份;散居儿童是麻疹高发人群;75例1岁以上麻疹病例中9例(12.0%)有麻疹疫苗接种史。结论2013年宁德市医院麻疹高发主要与易感人群积累和医院感染等有关,应加强麻疹疫情监测,做好适龄儿童麻疹常规免疫和成人强化免疫工作,加强院内麻疹病例管理。

  • 标签: 麻疹 流行病学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0—2014年宜昌市近5年麻疹发病情况,为落实消除麻疹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宜昌市2010—2014年报告麻疹进行描述性流行分析。结果2010—2014年宜昌市共报告麻疹病例177例,年均发病率0.85/10万。发病呈低龄和成人两极分化状态,≤1岁组和≥15岁组病例构成比分别为38.04%和59.78%;高发季节在3~7月份,病例构成比为76.08%。结论宜昌市2010—2014年麻疹发病主要原因是成人易感人群的大量积累和母传麻疹抗体水平低,控制医院感染,减少易感人群是消除麻疹免疫策略的核心。

  • 标签: 麻疹 监测 流行病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贵州省2009-2011年麻疹流行特征,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贵州省2009-2011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分析。结果全省2011年麻疹发病率为0.14/10万,较2010年和2009年分别下降36.36%和78.46%,为历史最低水平。2009和2010年受上一年年终麻疹发病翘尾现象影响,发病主要集中在1-7月,2011年麻疹发病高峰集中在3-7月。发病仍以小年龄儿童居多,主要集中在0-6岁组。2009-2011年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病例占总病例的82.11%。结论贵州省于2008年和2010年先后两次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控制效果显著。应不断提高麻疹类疫苗及时接种率,适时开展薄弱地区的查漏补种,切实提高麻疹监测敏感性及麻疹监测系统的运转质量。

  • 标签: 麻疹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3-2014年玉林市麻疹流行特征,为制订预防控制麻疹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方法对2013-2014年玉林市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3-2014年玉林市共报告麻疹病例40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58/10万。<2岁病例占病例总数的80.5%,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占86.25%。确诊病例中,无麻疹疫苗免疫史的占77.44%,免疫史不详的占11.78%,有免疫史的占10.78%。结论未接种麻疹疫苗是造成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常规免疫,适时对重点人群开展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加强麻疹监测和医院内感染控制。

  • 标签: 麻疹 流行病学 免疫
  • 简介:摘要在传染病中较为常见的疾病是手足口,其诱发因素与多种肠道病毒共同作用存在相关性,与此同时,该疾病在5岁以下儿童中具有较高的患病率,主要临床症状以手、足及口腔出现皮疹或疱疹、发热为主。由于该疾病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加强该疾病的进一步认知。本次研究为手足口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予以有效的预防措施,现进行如下综述。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免疫对绍兴县麻疹流行特征的影响,以供参考。方法调查绍兴县强化免疫前后2年内麻疹流行特征。结果2008年1月~2009年12月,绍兴县共得到麻疹报告例数300例。2008年1~12月,249例;2009年1~12月,51例。强化免疫后,2010年1~12月,共收到麻疹报告60例,其中2009年1月~2009年12月发率为0.87/10万;2011年1至9月报告麻疹确诊病例5例,发病率为0.56/10万,较往年有明显下降。结论经过强化免疫后,绍兴县麻疹流行发生率明显下降。

  • 标签: 强化免疫 绍兴县 麻疹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发麻风流行特征。方法选择2000年至2015年期间西昌市出现的84例麻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所选患者中男性患者61例(72.62%),女性患者23例(27.38%);其中结核样型麻风9例,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25例,瘤型麻风16例,界线类偏瘤型麻风32例,未定类2例;传染源以来自家庭外感染为主;患者在患病类型上具有明显差异,而在感染源方面不具有明显的差异。结论通过对新发麻风流行特征分析,有利于对麻风病患者进行尽早的诊断与治疗,防止更多人受到感染,具有临床推广价值与研究意义。

  • 标签: 麻风病流行学 发病类型 病因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狂犬流行及临床特征,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对弥勒县医院感染科2008年3月-2013年5月收治27例狂犬病患者的流行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94.1%的患者为农村人口,100%的患者未进行有效的伤口处理和免疫接种。病死率100%。部份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误诊,兴奋期恐水、怕风等临床症状典型。结论狂犬是一个可防不可治的疾病,对此病危害的认识不足,对犬、猫管理不当,暴露后未及时正确的处理伤口和进行免疫接种是导致发病的关键。提高认识,正确处理伤口和免疫接种是降低发病的关键。

  • 标签: 狂犬病 死亡率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嵩县手足口流行特征,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方法对嵩县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嵩县共报告手足口168例,其中重症17例,死亡0例,年发病率33.1359/10万,死亡率0/10万;3-7(数据高的几个月,也可以是4-10)月病例数占全年总病例数的82%;<5岁儿童占98%;疫情波及范围广,重症和死亡病例多;重症病例病原检出率和EV71感染率都较高,死亡病例均为肠道病毒EV71感染。结论手足口的防控应加强疫情监测,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诊疗培训,提高其对重病例的早期识别能力,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尽量做到少死人,不死人。

  • 标签: 手足口病 EV71 重症病例
  • 简介:摘要分析我镇2014年8例恙虫病患者的流行,临床特征。本发病季节6-10月,8例均有均有田间劳作及放羊等草地行走坐卧恙虫易接触史,发病年龄多为中老年,女性好发,临床上发病以多种症状为主诉,病史不典型,易误诊。均有发热症状,皮肤焦痂或溃疡,多位于腋窝、外生殖器、腹股沟等隐蔽部位,多西环素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恙虫病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对麻疹患者流行特点与发病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我区于200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报告发病的100例麻疹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男女发病率没有差异,其中麻疹发病年龄多分布于15~40岁之间;4、5、6三个月份是麻疹患者的高发时期;其中,29例接种麻疹疫苗的麻疹患者出现5例重型麻疹,24例轻型麻疹,71例未接种麻疹疫苗的麻疹患者出现40例重型麻疹,41例轻型麻疹,比较两者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麻疹患者可能与其接种疫苗不规范,疫苗抗体滴度下降,气候环境变化等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患者有必要再次进行麻疹疫苗接种,以增强免疫,降低麻疹的发病率。

  • 标签: 麻疹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原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归纳手足口流行特征及临床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2015年收治的60例手足口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及对本组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全面系统的进行总结归纳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结果0~5岁儿童是该病的高发人群,4~6月为该病的高发期,71型病毒与A16型柯萨奇病毒是诱发手足口的两种主要肠道病毒。结论临床中结合手足口流行特征,加强对手足口高发人群在高发期的预防,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大对疾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力度,降低手足口发病率。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特征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50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流行性乙型脑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调查,对150例患者的性别、年龄、籍贯、发病月份、预防接种史进行描述性分析,应用spss11.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农村病例为主,占总发病数的96%;病例集中分布在7~8月份,占发病总数的72.67%,6岁以上病例较多,占发病人数的69.33%;男性病例多于女性。家庭周围环境较差,绝大多数(98%)无乙型脑炎疫苗接种史。结论流行性乙型脑炎常见于7、8月份,主要来自农村地区,大多数无疫苗接种史。

  • 标签: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调查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及预防。方法针对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对全国1000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情况,以及暴发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分析调查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并提出对流行性腮腺炎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在全国1000例流行性腮腺炎累计报告中,分析得出其流行特征为男性发病率为56.0%,女性发病率为44.0%,春秋季节为流行性腮腺炎疾病的高发季节,流行性腮腺炎疾病多发于小学中,多发年龄为3~14岁儿童,占总病例的81.8%;应该对儿童采取保护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流行性腮腺炎发生。结论为有效预防流行性腮腺炎,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联合疫苗儿童免疫规划工作,提高对儿童的疫苗接种率,并加强对学校的流行性腮腺炎监测工作,有效降低流行性腮腺炎发生率。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调查分析 流行病学特征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掌握糖尿的临床流行特征,为2型糖尿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2.01~12月在我院住院T2DM患者54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流行调查方法收集患者临床流行资料和相关资料,填写个案调查表,应用流行描述指标以相对数统计方法进行整理统计分析,阐明住院患者临床流行特征。结果本次调查显示当地T2DM具有以下临床流行特征(1)入院时间无差异,各月均有入院病例报告,其病例所占比重多为10%左右;(2)人群特征显示病例男性与女性无明显差别,各年龄组均有病例,其中50~组和60~组约占60%,发病呈显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但对青少年2型糖尿预防亦不忽视;(3)各种职业均有病例报告,其中以农民和工人为主,占60%以上;(4)住院时间在1~2周者占70%以上,2型糖尿伴发并发症者住院时间多达数周以上。结论本次调查突显表明,从临床病例的角度看,对于2型糖尿的预防应以中老年人群为重点。

  • 标签: 2型糖尿病 临床流行病学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