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护士由于其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中,影响了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影响了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本文通过分析这些危险因素,研究相应防范措施,促使护士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尽量避免有害因素对自身的损害,维护身心健康,保证护理工作正常运作。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防护
  • 简介:摘要X线机是目前医学界六大成像设备之一,作为临床诊疗工作最常用的诊断设备,因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而被我国基层医院所推广使用。近些年来接受X线检查的儿童病例数呈现出显著上升态势,在获得准确的诊断资料的同时,辐射量不断累积,不可避免的对儿童身体机能带来一定损害。鉴于上述内容,本文着重探讨儿童X线检查防护的具体策略,以为保障儿童身体健康提供帮助。

  • 标签: 儿童 X线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相关性,达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目的。方法通过加强硬软件建设、人员素质培养、规范操作流程、加强上级监督等措施,预防感染。结论通过加强管理,科室工作质量显著提高,院内感染率下降,加强管理等举措与院内感染的控制之间有相关性。

  • 标签: 制度化管理 操作流程 素质培养 卫生监督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口腔科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的论述,阐明口腔科院内感染可防控。

  • 标签: 口腔科护士 职业暴露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助产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我院实施防护措施后的32名助产人员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并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实施防护措施前32名助产人员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采用文件调查的方式统计、分析助产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并分析其防护对策。结果助产人员职业危险因素主要有缺乏自我防护意识、物理化学因素感染以及心理因素影响等,观察组血源性疾病感染阳性率、锐器损伤率以及伤后正确处理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助产人员职业危险因素的防护措施,可有效降低助产人员职业危险事件发生率,保证助产人员的人身安全。

  • 标签: 助产人员 职业危险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执业危害因素、防护方法及防护效果。方法以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我院手术室2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14名护士,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手术室护士的执业危害进行分析,并对观察组护士进行针对性的防护,对对照组护士进行常规教育。结果手术室护士执业危害主要以化学性危害、生物性危害、物理性危害以及心理危害为主,在有效的防范后,观察组护士执业危害的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针对于手术室护士执业危害进行针对性的防护,能够降低执业危害的发生率。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执业危害因素 防护
  • 简介:摘要研究显示,23%的院内压疮与手术有关。手术患者成为院内压疮的高危人群。因此,手术压疮的预防,就成为护理人员一直以来探讨的课题。本文对压疮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 标签: 手术压疮 预防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后勤工人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模式在实际后勤工人培训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实验组54人采用一般性教育与个体化教育相结合的科学培训方法,重点在员工上岗培训、职业操守、安全防护等知识讲座,小组讨论,强化培训等方面进行改革,对照组42人采用传统的一般式教育模式。结果试验组医院后勤工人在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掌握程度比对照组提高(P<0.01)。结论一般性教育与个体化教育相结合的科学教育模式在医院后勤工人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培训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医院后勤工人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效保障医院后勤工人的职业安全。

  • 标签: 后勤工人 培训 职业安全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健康危害现状进行了解,对其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并给予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对我院手术室的护理人员产生职业健康危害的因素进行探究分析,并针对各个因素,确定积极、有效、规范化的防护措施。结果对影响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显著提高护士自身的防护意识,降低职业感染发生率,有效保障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结论注重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自身的职业安全教育工作,并制定积极、有效的职业健康危害防护措施,最大程度降低医院手术室感染率。

  • 标签: 手术室 护士 职业健康危害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化疗药物对配置人员的职业危害,探讨如何加强静配中心人员配置化疗药物的职业防护。方法通过阐述静配中心人员在配置药物中的职业危害,从规范化疗药物配置的操作流程、加强人员管理等方面,来探讨静配中心人员进行化疗药物配置时的职业防护。结论配置中心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消毒操作规程,全面加强职业防护措施和自我防护意识,一定会将化疗药物配置的职业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士职业暴露风险与防范对策。方法临床护士职业暴露存在的问题采取的预防措施。结果在临床诊疗护理过程中,应当增强防范意识,采取全面预防措施。结论针对临床护士职业暴露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减少护士职业危害的发生。

  • 标签: 临床 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风险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理化检验过程中常见的危害因素,并据此制定防护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理化检验科2010年1月~2016年1月发生的接触理化检验危害因子事件20起,分析其危害因素,并制定防护措施。结果20起危害事件中55.0%因物理性危害因素诱发,45%因化学性危害因素诱发。结论强化职业人员技术培训,规范检验流程,增强人员身体与心理素质,可最大限度减少危害事件。

  • 标签: 理化检验 危害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助产士职业暴露危害因素,并且分析防护对策。方法选择我市4家市级医院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助产士共计57位,采用调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问卷自行设计,通过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助产士的职业暴露危害影响因素,进而制定相应对策。结果57份调查问卷显示,对于助产士主要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为羊水、血液污染,操作时利器伤害,环境伤害,以及心理因素。57位参与者显示共计发生过243次危险因素,其中羊水、血液污染143次,占58.85%;操作时利器伤害64次,占26.34%;环境伤害27次,占11.11%;心理因素9次,占3.70%。结论助产士职业暴露危害来自多方面,只有建立健全相应规章制度,提高助产士的安全操作意识,才能有效降低助产士的职业危害。

  • 标签: 助产士 职业暴露危害 防护
  • 简介:摘要护士是医院当中专业人群之一,在医院里起着重要的作用,工作在临床第一线医院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护士不得不和病人近距离的接触,面对着很多危险的因素,结核病在一定的情况下有着较高的传染性。根据病例调查显示,对结核病进行治疗的工作人员的发病率明显要高于其他人群。医护人员因为其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的因素,使身体健康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威胁,因此要提高医护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强加对结核病的认知,在平时工作中做好各种防护措施,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感染率。

  • 标签: 护士自我防护意识 肺结核 影响因素 研究
  • 简介:摘要检验人员长期接触可能携带病毒的艾滋病样本,由于检验过程中存在因操作失误等造成手、工作台的污染,极可能引发检验人员感染艾滋病毒的职业危害,对检验工作和个人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为降低检验科工作人员在艾滋病检测中的职业暴露相关危险,需要强化实验室相关职业的暴露培训质量,有效提高检验人员防护意识,从而保障检验人员的健康安全。

  • 标签: 艾滋病 职业暴露 检验人员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预防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到2015年7月收治的413例需要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所有患者利用高压注射器采用经外周静脉通道注射的方式注射造影剂。观察患者造影剂外渗的情况,总结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本研究中有7例患者发生了造影剂外泄,发生率为1.69%,其中2例患者的造影剂渗出量在50ml以上,渗出量在20ml~50ml之间的患者3例,2例患者的渗出量不足20ml。为所有患者进行及时的处理,全部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为临床患者采用CT增强扫描,造成患者造影剂外渗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采取积极的预防干预手段进行处理,能够更好的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CT扫描的诊断质量。

  • 标签: CT增强扫描 造影剂 外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