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奇霉素与达帕林凝胶联合治疗中重度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皮肤科收治的65例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2),观察组患者给予奇霉素片联合达帕林凝胶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四环素联合达帕林凝胶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后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32,P<0.05)。结论奇霉素与达帕林凝胶联合治疗中重度寻常型痤疮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

  • 标签: 阿奇霉素 阿达帕林 寻常型痤疮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158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米索前列醇组88例,胎儿在阴道分娩者第三产程早期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催产素组70例,胎儿娩出后机注催产素30单位,观察2组在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米苏前列醇使用药物前后血压及副作用。结果米索前列醇第三产程时间(7.2±3.3)min,产后2h出血量(150±95.2)ml,产后出血发生率2.2%,催产素组第三产程时间(10.8±3.2),产后2h出血量(256±100.5)。产后出血发生率11.4%,米索前列醇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少于催产素组(P<0.01),口服米索前列醇的产妇用药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皆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米索前列醇4例出现恶心、呕吐;2例出现寒战及体温升高,皆为一过性,无特殊处理。结论口服米索前列醇能产生强有力的子宫收缩。第三产程时间早期启用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子宫收缩返利引起的产后出血起到良好的效果,可减少产后出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0月到2010年10月收治的42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对临床诊断及治疗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42例患者的肝功能观察项目均有所好转,较治疗前的数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通过早诊断,采取有针对性的中西医配合治疗方案能达到能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诊断临床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齐霉素为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由于它的疗效好,疗程短,使用方便,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实际临床中我们发现该药物也存在药物的不良反应,在使用时须做好监测。

  • 标签: 阿奇霉素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本文对如拉(诃子)的历史、流通品种、生物学特性、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论述,为合理开发利用如拉(诃子)提供。

  • 标签: 藏药 阿拉如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红霉素序贯奇霉素与单纯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新的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54例患儿符合诊断标准的支原体肺炎,随机分为红霉素序贯奇霉素组(A组)和单纯奇霉素组(B)两组,A组30例采用红霉素30mg/d,分2次静脉滴入,连用3天,改用奇霉素10mg/d,静脉滴入5天,停4天,以静滴量再口服3天。B组24例采用奇霉素10mg/d,静脉滴入5天,停4天,以静滴量再口服3天停药。结果红霉素序贯奇霉素组的痊愈率70%,明显高于奇霉素组58.3%(P<0.05),症状、体征消失较快。结论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时应首先选择红霉素对支原体血症进行控制,然后再用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奇霉素序贯治疗,比开始采用奇霉素的疗效好,显效快,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阿奇霉素 红霉素序贯阿奇霉素 儿童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格列汀联合卡波糖治疗老年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给予格列汀联合卡波糖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卡波糖治疗。两组均连续服药6个月,每2周测空腹及餐后2h血糖,每2个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FBG较治疗前下降(P<0.05),组间比较无差异;两组治疗后2hPBG、HbA1c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格列汀联合卡波糖对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更佳,更有利于血糖控制。

  • 标签: 阿格列汀 阿卡波糖 老年初发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培南进行质量研究,建立一种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快速、准确的测定比培南相关物质的HPLC分析方法。结果该方法系统精密度RSD为0.2%,各杂质与主峰间的最小分离度为2.1,实现基线分离;LOD为1.313×10-5mg/mL(相当于供试品溶液浓度的0.0007%);LOQ为3.195×10-5mg/mL(相当于供试品溶液浓度的0.002%);线性良好,相关系数γ=0.99999;准确度/回收率为92.9%~100.6%。结论本方法对于检测比培南相关物质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准确度和精密度都较好,结果可靠。

  • 标签: 比阿培南 高效液相色谱法 相关物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86例小儿肺炎患儿,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为43例,对照组采用喜炎平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的临床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患儿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阿奇霉素 小儿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如-17中的红花、决明子、木香进行了鉴别。结果薄层色谱法能清晰地鉴别如-17中的红花、决明子、木香,阴性无干扰。结论建立的薄层色谱法操作简单,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重现性好,可作为如-17的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阿如-17 薄层色谱 红花 决明子 木香
  • 简介:摘要固体分散体是一种被推荐为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的非传统剂型。本文以固体分散技术制备苯达唑固体分散体,对其平衡溶解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苯达唑固体分散体显著改善了药物的溶解特性。

  • 标签: 阿苯达唑 固体分散体 溶解度
  • 简介:摘要选用经过二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抑郁药物足量治疗6周以上,疗效不佳(HAMD-17评分率<50%)的患者54例随即分为2组,一组立哌唑片联用万拉法新(研究组)28例,一组单用万拉法新26例(对照组)。治疗8周。采用HAMD-17抑郁量表,症状量表(TESS)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W、4W、6W、8W各评定一次,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17评分均有显著降低尤以研究组为明显(P<0.01)。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

  • 标签: 阿立哌唑难治性抑郁增效剂万拉法新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奇霉素在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方面的疗效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009年2月至2011年3月这一时期来我院就诊的小儿支原体肺炎4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数目相等的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患者在进行一般治疗和对症处理后在给予患者静脉滴注奇霉素,而对照组则同样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红霉素静脉滴注。最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临床症状等体征消失的时间、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本次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5%,这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80%,两组患者的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咳嗽等症状的消退时间都比对照组短,且研究组的胃肠道反应以及局部疼痛等都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次结果显示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具有临床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炎 支原体 阿奇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红霉素联合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单用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行红霉素联合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对照组行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奇霉素治疗相比,红霉素联合奇霉素序贯疗法更有利于提升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后续工作中可予以推广。

  • 标签: 红霉素 阿奇霉素 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比培南在治疗重症肺炎中的临床可靠性及安全性。方法将48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比培南抗感染,对照组使用亚胺培南抗感染。均治疗7-10天。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5.2%和82.4%,观察组有效率稍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未有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结论比培南在治疗重症肺炎中临床疗效佳,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02-1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2期
  • 机构:阿兹海默症,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脑中出现大量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的异常堆积,因此它被视为一种由于蛋白质错误折叠导致的疾病。而我们知道,疯牛病、人类克雅二氏症、库鲁病等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朊病毒也是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因此很多研究人员怀疑阿兹海默症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方式传染。虽然有动物实验表明注射β淀粉状蛋白能够导致动物脑部出现这种蛋白的大量堆积,这些结果尚不足以证明阿兹海默症能够在人之间传染。但来自英国的一项研究提出了新的证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湿法制粒制备齐沙坦片,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以溶出度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处方进行优化,以处方中乳糖的用量、微晶纤维素内外加的比例、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的用量及粘合剂的浓度为因素进行处方的优化。对优化后处方所制片剂进行体外溶出度验证试验及影响因素(高温、强光、高湿)考察。结果最佳处方乳糖的用量10%(W/W)、微晶纤维素内外加的比例13、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的用量5%(W/W)及粘合剂的浓度1.0%。溶出度平均为96.8%,影响因素试验中光照条件下制剂的稳定性均较好。结论各考察指标均符合规定,该处方工艺可靠。

  • 标签: 阿齐沙坦 制备 正交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