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出血倾向或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7例患者经过平均2.5周的积极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出院时均很满意。结论我院采用正确、有效的护理干预,积极、乐观的护理服务态度对患者进行护理,达成良好的护患关系,并且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所以提高护理技巧和服务态度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 标签: 出血倾向 血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倾向,并探讨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以2009年6月~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1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焦虑状态。对其中存在焦虑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观察护理干预前后患者SAS评分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中存在焦虑情绪者138例,占95.17%;与护理干预前相比较,患者SAS评分明显降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绝大多数血液透析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倾向,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及时发现,并给予心理疏导可有效缓解焦虑情绪。

  • 标签: 血液透析 焦虑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院静脉配置药物的常见溶媒错误进行调查分析,促进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提升,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18年第一季度静脉药物配置配置中心的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针对其中的溶媒错误进行分析并探讨原因。结果在592份不合理医嘱中,其中溶媒种类不当占不合理医嘱的10.6%,溶媒用量不当占不合理医嘱的24.2%,由此可见,与溶媒相关的错误占比高达34.8%。结论静脉配置中心的不合理医嘱中,溶媒相关错误占比较大,药师在医嘱审核中要发挥其重要作用,及时干预临床不合理医嘱,保障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 标签: 静脉配置 溶媒 不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认知倾向、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探讨可能的病理心理机制。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98名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和100名健康青少年进行认知倾向量表、家庭功能量表的评定,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网络成瘾组认知倾向各因子与家庭功能各因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青少年网络成瘾者乐观程度低,家庭功能缺陷对网络成瘾形成有重要影响。

  • 标签: 网络成瘾 认知倾向 家庭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中药注射剂差错原因的分析,以减少中药注射剂差错的发生,保障用药安全。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3年2月共44周我院病区中药注射剂差错次数。结果中药注射剂的差错和中药注射剂的品名、包装、包装数量、规格、产地相关。结论减少中药注射剂的差错需要中药注射剂生产厂家和医院共同努力。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中药注射剂差错 差错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结果误差的影响原因。方法以我院100例血常规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静脉血液并依据存储温度(常温、4℃冷藏)、放置时间(即刻、2h、4h)、采血方法(稀释器、微量加样器、Hb吸管)处理样本,观察比较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4℃冷藏下的样本PLT、Hb检验结果高于常温下保存;样本放置2h、4h后,WBC明显降低,RBC、PLT、Hb明显增高;稀释器、微量加样器采血检验结果差异不大(P>0.05),但Hb吸管采血检验结果明显降低(P<0.05)。结论样本存储温度、放置时间、采血方法均会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提示医护人员加强质量控制。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误差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并发出血倾向患者的化疗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100例APL患者,使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行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出血倾向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综合护理后,患者并发出血倾向明显减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并发出血倾向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当下的时代发展趋势,对医院所引进的新型的信息化收费管理系统做了多方了解后,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着重将护士电脑收费出现的错误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根据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法,希望这些措施的具体实施,可以真正的起到对其错误加以防范的作用,改善其整个的收费信息资料的录入状况。

  • 标签: 护士 电脑收费错误 原因与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离职倾向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稳定精神科护理队伍,提高病房护士素质和护理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法,对本院97名精神科病房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离职倾向与护士的护龄、性别、学历有显著相关性(P<0.05或P<0.01),离职倾向依次为护理专业、病人护理、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工作环境、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社会和医院管理方面的问题。结论根据精神科护士离职倾向相关因素分析,我们应尊重精神科护士,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提高病房护士待遇,加强护患沟通,增加发展机会,争取社会和医院的支持,同时精神科护士应加强自身素养,以此来稳定病房护理队伍。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离职倾向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分析护理文书书写中产生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使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提高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有效减少了因书写中出现失误而导致护理纠纷。

  • 标签: 护理文书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用药管理及常见用药错误防范。方法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将2016年8月—2018年8月需用药维持妊娠产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在分析用药错误因素后,观察组进行针对性防范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防范措施。结果观察组用药错误率(1.67%)、母婴意外事件发生率(1.67%)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期用药进行针对性干预,能够预防或降低用药错误率,提高满意度。

  • 标签: 妊娠 用药管理 用药错误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献血者ABO初筛血型检测错误原因的分析,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提高初筛血型检测的准确率,减少工作中不必要的环节,控制差错的发生,降低临床输血风险。方法对我站2012年至2013年25583例无偿献血者的初筛血型严格按操作规程做正、反定型,以对初筛血型检测结果进行确认。结果2012年至2013年共采集血液25583例次,发现初筛血型检测错误84例。结论初筛血型错误原因有集中采血献血者多工作人员少、环境温度达不到要求、工作人员为非检验专业人员、试剂保存不当效价降低、序列号血型标鉴分配错误、反应时间短等原因造成。

  • 标签: 献血者 初筛血型 错误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降糖药对有酮症倾向的成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有糖尿病酮症倾向的成年糖尿病患者128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4例。干预组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达标为HbAlc<7.0%,FPG<7.0mmol/L,2hPG<10.0mmol/L),未达到上述目标者改为胰岛素治疗;对照组胰岛素治疗至其尿酮体消失后改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结果(1)干预组治疗后达标者为55例(85.94%)。(2)治疗前,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HbA1c、FPG及2h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达标者与治疗前相较,治疗后血清HbA1c水平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初诊有酮症倾向、拒绝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成年糖尿病患者,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可使85%的患者病情控制达标。

  • 标签: 糖尿病 酮症 口服降糖药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门诊西药房配方差错类型与原因,制定防范措施,降低出门差错风险。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5、2016两年门诊西药房发药药师核对时发现的配方错误的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差错的构成类型和产生的原因。结果2015年配方内差为0.12%、2016年为0.06%,2016年整体内差下降大,比2015年下降率达50%;差错类型主要为数量、混蓝、没贴时间间隔标签、品项错(药名相似、包装相似、错拿邻位药)、规格错、剂型错、没贴冰箱保存标签、相同成分不同厂家、其他等,数量错为主。结论通过制定针对性措施,可大大减低配方内差发生。

  • 标签: 门诊西药房 配方错误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静脉配置抗肿瘤药物溶媒选择不合理的医嘱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计算机信息系统中调取2015年6月至12月住院患者抗肿瘤药物溶媒选择错误发生率高的医嘱,对发生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静脉配置中心常见抗肿瘤药物溶媒选择错误的医嘱进行分析,为医生和药师在抗肿瘤药物的应用上提供依据。结论我院静脉配置中心的抗肿瘤药物中,溶媒选择不合理还是存在一定比例,临床药师应充分发挥其专业技能,增加用药安全性。

  • 标签: 抗肿瘤药物 静脉配置 不合理医嘱 溶媒选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乙肝重症化倾向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慢乙肝重症化倾向期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66例给予西医基础对症治疗方案,治疗组6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解毒化瘀颗粒,疗程为28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DBIL、ALB、ALT、CHE),凝血(PT、INR、PTA)以及整体疗效情况。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均较前有所改善,且治疗组肝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整体疗效为90.9%,而对照组为7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乙肝重症化倾向期具有良好的护肝、退黄等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慢乙肝重症化倾向期 解毒化瘀颗粒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科门诊就诊者出现挂号错误的原因及护理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由专人对某日我院内科门诊出现挂号错误患者的信息进行收集,并利用HIS系统来调取当日内科门诊的日志,利用Fisher's进行精确的检验。结果我院当日出诊内科门诊的门诊量为1944例次,出现挂号错误的为44例次,挂号错误率2.3%;在内科门诊挂号中,错误率最高的为消化科,通过Fisher's进行精确检验,P=0.001;就诊2次以上的患者挂号错误率3.3%,就诊2次的患者挂号错误率1.3%,首次就诊的患者挂号错误率1.1%,多次就诊的患者挂号错误率最高,通过Fisher's进行精确的检验,P=0.044。结论内科门诊的患者出现挂号错误原因较多,提高内科门诊的护士业务水平、对医院学科及分科的特点充分的掌握、加强宣传并有意识地进行主动服务等措施可以降低挂号错误率。

  • 标签: 内科门诊 挂号错误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病案首页疾病诊断及编码错误调查及分析。方法随机抽检我院病案室2015年1月—2016年1月2000份病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病案首页疾病诊断及编码错误192例,占9.6%。其中,主次诊断颠倒占23.4%、未应用编码原则占20.3%、混淆主要疾病诊断占20.8%,这三项是病案首页疾病诊断及编码错误的主要原因。结论需加强病案首页疾病诊断及编码错误调查,确保数据可靠。

  • 标签: 病案首页 疾病诊断 编码错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住院患者采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2月在我科住院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完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标本正确率为98.31%,对照组标本正确率为88.52%,(p<0.05)。结论通过护理对策的实施,保证了血液标本的质量,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帮助,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错误采集血液标本 常见问题 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