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复核是中草药调剂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进一步提高调剂质量,降低调剂差错,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就中草药调剂后校对工作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加强复核管理进行了探讨,并对改善措施实施情况作了总结。

  • 标签: 中草药调剂 复核 管理体会
  • 简介:摘要我院中药房一年的门诊量有十五万人左右,高峰期一天中药房门诊量有七百多人次。做好中药调剂的复核发药非常重要。复核是为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防止调剂错误和遗漏,对调配完的处方和药味,必须进行复核。确保调配处方准确无误。发药是中药调剂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发药人员应再次核对,无误后,发药给病人。这两项中药调剂工作关系到中医师的治疗效果、患者用药安全和身心健康。中药房必须把好复核发药关,确保中药饮片的质量、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 标签: 中药调剂 复核 发药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复核操作在中药饮片调剂中的应用价值与重要性。方法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是我院从2015年6月到2017年10月接收并进行检查的中药饮片调剂350例,按照其是否应用复核操作分为对照组(无复核)和研究组(复核操作)各175例,分析对检查其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发生率等。结果对照组研究组抽取的各175例中药饮片调剂分别通过复核与无复核操作,结果显示,研究组抽取的中药饮片调剂的饮片质量问题、配药问题、处方的完整性、饮片超量等发生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抽取的175例调剂中存在虫蛀、霉变和杂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无复核操作出现的指标,两组数据的差异性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针对中药饮片调剂需要加强复核操作,以降低其调剂质量问题的发生率,减少虫蛀、霉变以及处方等问题的发生情况,提高调剂质量。

  • 标签: 中药饮片调剂 复核 重要价值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医疗体制也实现了新的改革,逐步从传统的公益模式转变为自负盈亏模式。在新医疗体制背景下,加强医院的医疗服务收费管理,已经成为各大医院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论文以医院的医疗服务收费管理为研究切入点,对医院内部审核复核在医疗服务收费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论述。

  • 标签: 医疗服务收费管理 内部审核复核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常见差错并提出改进措施,保证用药安全。方法归纳整理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07年1月—6月出现的各类差错。结果在整理出的差错中,主要包括审方错误,排药错误,配置错误等。结论改进措施的提出,对于降低差错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 差错分析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兴化市爱婴医院创建工作方式,为基层医疗保健单位全面做好爱婴医院创建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兴化市爱婴医院的复核评估工作,进一步规范产科、儿科服务,继续推进全市爱婴医院工作质量的提高,确保母婴健康。结果兴化市有35所爱婴医院通过国家爱婴医院复核验收,占此轮江苏省通过复核助产机构总数的3.3%。结论从组织领导、制度完善、阵地建设和综合保障等四个方面加强措施,有助于促进爱婴医院复核评估工作成功的巩固。

  • 标签: 爱婴医院 复核评估 实践 思考
  • 简介:摘要主要通对近几年来对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文献分析,了解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发展现状和工作中存在问题做一简要概述。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流程 发展前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静脉输液药物的最佳配制,为输液用药完善提供依据。方法对比静脉输液集中配制与不集中配制,来阐明静脉药物配置系统的建立优势。结果静脉药物配置系统可充分利用人才资源、保障药品质量。结论科学理念对待静脉药物配置系统。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静脉输液配制现状 集中配制优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化疗药物集中配置的自我防护措施,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我院21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其在化疗药物集中配置过程中实施规范化管理措施,研究对比管理前后21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的防护知识评分、配置操作评分、身体污染及周围环境污染指标情况。结果21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人员管理后的防护知识评分、配置操作评分较管理前有显著提高,且身体污染及周围环境污染次数较管理前有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化疗药物集中配置过程中对护理人员实施规范化管理措施可显著增加护理人员对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规范其配置操作,减少身体污染及周围环境污染的发生次数,值得各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药物 配置中心 化疗药物 规范化管理 自我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复核及血细胞分析仪筛查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382例血液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血小板系统、白细胞系统以及红细胞系统将其分为6组,以显微镜复核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血细胞分析仪临床诊断准确性。结果血细胞分析仪对贫血、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或者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均高达100.00%,对白血病及其他疾病的诊断准确率略低,分别为98.08%及92.86%。各组诊断准确率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细胞分析仪具有操作简便,诊断准确率高,可显著提高临床检验效率等优点;然而,血细胞分析仪并不可完全取代显微镜检查,临床上应有机结合二者,以便提高检验质量。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显微镜 复核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院静脉配置药物的常见溶媒错误进行调查分析,促进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提升,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18年第一季度静脉药物配置配置中心的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针对其中的溶媒错误进行分析并探讨原因。结果在592份不合理医嘱中,其中溶媒种类不当占不合理医嘱的10.6%,溶媒用量不当占不合理医嘱的24.2%,由此可见,与溶媒相关的错误占比高达34.8%。结论静脉配置中心的不合理医嘱中,溶媒相关错误占比较大,药师在医嘱审核中要发挥其重要作用,及时干预临床不合理医嘱,保障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 标签: 静脉配置 溶媒 不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成立的优势。方法以护士配置每袋输液时间、静脉不合理用药和配置差错发生率、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指标,观察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建立1年前、后的变化。结果1、配置中心成立时,专职护士药品配置时间为2.36±0.71分钟/袋,与病区护士3.25±0.21分钟/袋相比,时间明显缩短(p<0.001);中心组建半年后,专职护士平均配置时间为1.42±0.55分钟/袋,与病区护士及配置中心成立时相比,配置时间有进一步减少(p<0.001);2、配置中心成立后,静脉不合理用药及配置差错发生率为6.082‰,较配置中心成立前的9.567‰明显下降(p<0.01),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降低(p<0.01)。结论成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可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资源;同时,在防止静脉不合理用药及配置差错发生、降低输液不良反应等方面也起一定作用。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优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配置中心建立的优点。方法从三个方面论述静脉配置中心建立的意义。结果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加强医护工作者之间沟通。结论静脉配置中心是临床用药工作中重要场所,应当大力推广。

  • 标签: 静脉配置 临床药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两例霍乱菌株通过多种试验方法进行复核,探讨一种适用于基层的快速复核方法和步骤。方法采用镜检、血清学实验、胶体金快速检测卡、培养分纯和PCR方法进行复核,比较探讨几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两例送检的霍乱菌株均为阴性。结论胶体金快速检测卡阳性结果可采用动力试验、制动试验、革兰氏染色进行快速复核

  • 标签: 霍乱弧菌 胶体金实验 复核
  • 简介:摘要目的防止静脉药物配置错误,保证用药安全。方法分析差错原因,提出干预对策。结论严防差错发生,提供优质化护理服务。

  • 标签: 配置静脉药物 护士 差错原因 干预对策
  • 简介:摘要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IntravenousAdmixtureServices,PIVAS)是指在符合国际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经过职业药师审核的处方由受过专门培训的药技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全静脉营养、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静脉药物的配置,为临床提供优质的产品和药学服务的机构。PIVAS除了将护士配液改为药师配液外,最重要的改变在于增加了药师审方的步骤,它使药师从后台走到前台,这一改变,对于我国药师工作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的作用PIVAS的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静脉配置中心退药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静脉配置中心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的1200份退药处方,详细记录退药科室、退药原因和类别,并对结果进行统计。结果退药科室排在前三位的是神经外科、普外一和普外三;退药原因以修改医嘱最多,占总退药因的72.17%;退药类别以抗生素最多,占10.17%。结论退药现象较普遍,建议加强合理用药宣传和学习,完善退药制度和药品管理和加强沟通。

  • 标签: 静脉配置中心 退药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各类差错,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分析本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主要工作环节中出现的差错,并采取防控措施。结果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差错主要有标签打印差错、药品上架差错、排药差错、配置差错等。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差错事件较多,工作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防范,从而减少差错率。

  • 标签: 静脉药物 配置 差错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方法通过流程改造,采用分组标识配置,修改PIVAS系统程序,完善排药和冲配模式;结果平均排药时间减少3.75秒/袋,平均冲配时间减少12秒/袋;结论分组标识配置,优化流程,可明显提高排药和冲配效率。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分组标识 流程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