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开发口患者跟踪随访及档案管理系统,检索规定时间段内需要随访的患者,统计口类型及并发症相关信息。方法组建软件编制小组,定义患者数据存储格式,按照模块化的方式编制软件。结果该软件可将口患者的纸质版档案转为电子版,方便快捷地查询指定时间段内需要随访的患者,快速统计口类型及并发症信息。结论本系统简单易操作,提高档案管理及随访工作效率,为科研提供大量的有效数据。

  • 标签: 造口 患者随访 造口并发症 档案管理 护理管理软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永久性膀胱瘘出院患者健康管理实践。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时间内收治的86例永久性膀胱瘘患者随机分为健康管理护理组和常规临床护理组,两组分别使用健康管理实践、常规临床护理比较两组出院后自我健康管理评分以及出院后4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健康管理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自我健康管理评分均优于常规临床护理组(P<0.05)。结论健康管理实践不仅能够有效保障膀胱瘘患者出院后的舒适感,避免并发症出现,而且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升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永久性膀胱造瘘 出院患者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主导的同伴教育在直肠癌结肠瘘患者出院后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德阳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行直肠癌Miles手术后结肠瘘出院的患者60例,随机选取30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出院护理模式,随机选取30例作为实验组,采用同伴教育的模式进行出院后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对瘘袋的更换、人工扩肛、瘘口周围皮肤护理等相关护理知识和技能操作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瘘口周围炎、瘘口狭窄、瘘口回缩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结肠瘘患者出院后采用同伴教育的护理模式,对患者的早日康复和尽早恢复正常生活、工作起到积极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后期生活质量。

  • 标签: 同伴教育法 延续护理 结肠造瘘 造瘘口周围炎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动静脉瘘术后出现的常见并发症,探讨引起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方法调查某三甲医院2017年12月—2018年4月近60例动静脉瘘术患者临床资料,把出现并发症的1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并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总结相应对策。结果调查分析得出动静脉瘘术后并发症主有血栓、感染、术后出血、肿胀手综合症等,而引起并发症的原因主要存在于血管自身、术中创伤和术后护理不当方面。结论动静脉瘘术后出现的一些并发症是值得医护人员和患者注意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动静脉内瘘的成功。

  • 标签: 动静脉造瘘术 并发症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伤口口小组皮肤护理管理模式在我院的实践经验,分析其效果。方法成立口伤口皮肤护理管理小组,确定小组成员职责,全程参与压疮患者和压疮高危患者的管理。比较建组前后1年内各项指标。结果建组后,我院压疮高危患者压疮发生率得到显著降低,院外带入Ⅲ期压疮治愈率及压疮高危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提高(P<0.05);病房联络员对压疮知识掌握程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皮肤护理管理中引入伤口口小组模式可提高护理人员的口伤口护理知识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全院皮肤管理的护理质量。

  • 标签: 皮肤护理 管理 伤口造口小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膀胱癌术后尿路口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手术患者102例疗效分析,对照组和路径组各51例分别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和普通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治疗效果、患者对我院护理满意度,患者掌握护理知识及出院后自身护理能力等方面,路径组在以上各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路径护理系标准化和程序化护理方案,积极主动地提供优质护理,对提高术后患者并发症预后及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膀胱癌 临床护理路径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术后永久结肠口患者的护理方式。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0月在本院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口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按手术及术后永久性结肠口要求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个体化结肠口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术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QLQ-CR38功能量表评分(135.67±14.2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08.4±16.37分),而QLQ-CR38症状量表评分(118.03±21.6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45.36±19.5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术后永久结肠口患者的护理要求较高,给予针对性、个体化的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 术后永久结肠造口 临床护理 心理疏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对膀胱全切术行泌尿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膀胱全切术行泌尿口患者3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一般护理)和实验组(整体护理)各15例,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相对比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口周围感染发生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膀胱全切术行泌尿口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干预,不仅减少口周围感染的发生,而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整体护理 膀胱全切术 泌尿造口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在低位结肠癌术后瘘口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低位结肠癌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给予普通组37例术后常规护理,综合组37例采用术后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综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普通组,差异显著(P<0.05);综合组满意度NSNS评分高于普通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低位结肠癌术后瘘口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低位结肠癌 术后造瘘口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情志护理对结肠癌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为时间段,将同期内收治的结肠癌口患者50例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性护理)和中医组(中医情志护理)。比较两者应用价值。结果护理后中医组相比对照组,中医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经过显著性检验,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结肠癌口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患者的负面情绪少,生活质量水平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医情志护理 结肠癌 造口 负面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专科护理在膀胱肿瘤尿流改道术腹壁口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40例膀胱肿瘤患者,全部患者均行肿瘤尿流改道术腹壁口治疗,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专科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职能评分(82.45±12.26)分、情感职能评分(82.37±12.64)分、躯体疼痛评分(76.74±9.81)分和社会活动评分(78.16±4.27)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膀胱肿瘤尿流改道术腹壁口患者护理干预中应用专科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专科护理 膀胱肿瘤 尿流改道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少数民族地区肠口患者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38例于我院行肠口手术的少数民族地区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8月—2017年8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19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肠口护理形式,实验组行规范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相关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相关评分未见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健康行为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实验组口水肿、口出血、口狭窄、粪水性皮炎、口回缩、皮肤黏膜分离、口脱垂等并发症发生率(10.53%)均低于参照组(42.11%),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少数民族地区行肠口手术的患者予以规范化健康教育,在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方面效果显著,应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规范化健康教育 少数民族地区 肠造口 自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件式泌尿口袋收集消化道吻合口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5年1月—2017年2月我科消化道重建术后发生吻合口的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运用一件式泌尿口袋收集吻合口瘘液,对照组采用无菌纱布吸收瘘液的传统方式。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引流管口周围皮炎发生分别为20和18例,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切口裂开发生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换药次数、更换被服次数、换药费用较对照明显降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件式泌尿口袋收集吻合口瘘液能有效降低切口感染、切口裂开发生,降低平均换药次、更换被服次数、换药费及住院天数,有效节约医疗资源、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一件式泌尿造口袋 消化道重建 吻合口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