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品管圈活动的方法,提高近视防病知晓率。方法7月成立品管圈,按照品管圈的活动步骤及七大手法,对近视防病知晓原因进行分析,对主要因确定并实施对策。结果近视防病知晓率,由改善前的知晓率4%提高至改善后的66%,进步率为119.2%。结论开展品管圈的活动,提升了科室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新与主动性,可以持续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最终实现医院、员工、患者双赢。

  • 标签: 品管圈 近视眼防病 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科学的方式对眼睛近视的患者的血清多巴胺含量进行测定,探讨相关的发病机制。方法对所有纳入对象进行空腹抽血,然后采集其血清约1毫升,在低温条件下予以妥善保存作为后续检测标本。检测方法采用杨煜等学者的高压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使用该方式来检测患者血清DA含量。结果无论是轻度近视,还是中度近视,这两组患者中的血清中DA含量均要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轻度近视与中度近视,两组患者的血清中DA含量与近视程度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人体血清多巴胺的含量与近视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近视眼 多巴胺 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品管圈活动的方法,提高近视防病知晓率。方法7月成立品管圈,按照品管圈的活动步骤及七大手法,对近视防病知晓原因进行分析,对主要因确定并实施对策。结果近视防病知晓率,由改善前的知晓率4%提高至改善后的66%,进步率为119.2%。结论开展品管圈的活动,提升了科室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新与主动性,可以持续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最终实现医院、员工、患者双赢。

  • 标签: 品管圈 近视眼防病 知晓率
  • 简介:摘要近视是临床常见的屈光系统功能异常,其可导致眼内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因而视网膜成像模糊不清,导致患者只能看清近处事物。近视对人的视功能危害较大,且会明显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必须进一步提高近视防治水平。为此,本文对近视发病因素及预防保健方式进行了综述研究,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近视眼 发病因素 预防保健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31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12月。结果术后视力为0.02~0.08者7(22.58%),0.1者2(6.45%),0.2者2(6.45%),0.3~0.4者3(9.68%),0.5~0.8者11(35.48%),1.0以上者6(19.36%)。所有的病例术后均发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度近视眼底改变,对视力造成了不同的影响。无视网膜脱离以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的有效手术方法。

  • 标签: 白内障 高度近视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
  • 简介:摘要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突出,低龄化趋势明显,甚至幼儿出现近视,如何控制近视发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医疗界还没有一项技术可以彻底根治近视,因此控制近视发展是关键。本文在描述儿童青少年视力近视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如何改善农村儿童视力及意义作了简要探讨。

  • 标签: 儿童青少年 视力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鍉针点穴结合穴位敷贴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探讨中医治疗近视更佳的疗法。方法对1150例低度、中度和高度近视人群进行鍉针点穴及穴位敷贴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全愈1083例,显效62例,无效5例,临床有效率99.56%,治愈率94.17%。结论鍉针点穴结合穴位敷贴治疗近视是目前最有效的中医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并可进行后续相关研究。

  • 标签: 针点穴 穴位敷贴 近视眼
  • 简介:摘要近视是一种全球性流行性眼病,其患病率还在呈逐年增长趋势,新疆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近视的患病率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与种族、职业、受教育水平等密切相关。近视是危害青少年视力的首要原因,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现就青少年近视的健康教育概况及近视的成因如下。

  • 标签: 近视 中学生 视力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改良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于我院2017年3月—2019年2月抽取50例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均分为每组25例,实验组治疗过程中运用改良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对照组治疗过程中运用常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实验组不同时间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更为理想,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术后视力低于0.1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改良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高度近视眼 白内障 改良超声乳化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疗法对儿童假性及混合性近视防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治疗的360例假性及混合性近视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80例采用滴眼药水、近视治疗仪、用指导和饮食指导进行治疗;对照组180例仅采用滴眼药水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疗法在防治儿童假性及混合性近视上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综合疗法 假性近视 混合性近视
  • 简介:摘要目的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效果。方法对43只高度近视的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结果均成功完成手术,提高视力。结论高度近视的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安全有效。

  • 标签: 高度近视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托品膏控制近视性散光青少年近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近视性散光治疗的青少年患者108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均分为对照组(框架眼镜+0.5%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研究组(框架眼镜+阿托品膏),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近视屈光度差值、轴长度差值以及散光屈光度差值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近视性散光青少年的近视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应用阿托品膏,可以有效减缓其近视的进展速度,有助于青少年患者视力的保护,值得应用。

  • 标签: 阿托品眼膏 近视性散光 青少年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白内障手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50例,均采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白内障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6~12个月的随访,比较其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矫正视力在0.3以上的有45例(90%),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对照组为1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可比性。结论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白内障摘除术,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对改善患者的视力具有重要意义,且并发症比较少,安全性高,因此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高度近视眼 白内障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位补偿棱透镜在控制近视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于我院眼科进行配镜的400例(800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普通近视镜(单光镜),观察组的患者佩戴位补偿棱透镜。检测两组患者分别在佩戴3个月后,6个月后及12个月后度数增长情况,和佩戴1年后,患者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分别佩戴3个月后,6个月后及12个月后度数增长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佩戴1年后的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位补偿棱透镜可以有效缓冲近视度数的增长,增强佩戴时的舒适度,使用青少年人群的使用。

  • 标签: 眼位补偿棱透镜 近视 控制 度数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动态分析青少年近视角膜塑形术后轴变化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并行近视角膜塑形术的青少年患者56例,共89;观察配戴后1周、1、6、12、24个月患者轴变化情况;并根据年龄、近视的程度进行分组,共分为低近视组(球镜≤-3.00D)、中近视组(-3.25~-6.00D),低年龄组(8~10岁)与高年龄组(11~14岁)。结果戴镜6个月后患者轴增长,且与配戴前对比,P<0.05;1月后低近视组、中近视轴增长,且差异显著,P<0.05;中近视组的轴增长慢,而低年龄组与高年龄组的轴增长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中近视(-3.25~-6.00D)青少年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控制近视效果更佳,但年龄不会对控制近视的效果造成影响。

  • 标签: 青少年 近视角膜塑形术 眼轴动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近视患者主视与双眼屈光度、别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来医院就诊的6-18岁近视非弱视患者266例,按照双眼屈光参差的程度分为非病理性屈光参差组和病理性屈光参差组两组,经散瞳检影验光,主观验光后用卡洞法检查主视,记录结果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①266例青少年近视患者中,以右眼为主视,即右型(Rtype)167例(63.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03)。②双眼球镜度数相同时主视为右眼36例(64.3%),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25)。③两组主视别均与柱镜度数较低显著相关(P<0.05)。结论青少年近视患者主视以右型多见,散光程度(柱镜度数)可能会影响主视的选择,而球镜度数及等效球镜度数与主视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青少年 近视 主视眼 散光 屈光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POAG)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高度近视合并POAG患者21例(A组)、中度近视合并POAG患者21例(B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间的视野缺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等相关指标,并分析A组患者的三维眼底照片的临床特点。结果经比较,A组患者视野缺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比例显著高于B组,矫正视力低于B组;高度近视患者视乳头周围病变或者视网膜变化对青光的诊断具有很大影响;进行立体拍片利于青光的检出。结论对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的特点进行全面了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该病的检出率,便于患者尽早接受治疗。

  • 标签: 高度近视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视网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近视验光配镜时给予主导优势和给予非主导优势引起眼轴增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7年9月在我院眼科门诊验光的双眼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1例(182)。对照组配镜时只考虑双眼矫正视力达到1.0,观察组则给予主导优势。观察两组患儿1年后轴程度及近视加深程度。结果两组配镜后1年轴程度均有增长,但观察组轴长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近视加深平均为(-0.78±0.16)D,观察组近视加深平均为(-0.58±0.1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视验光配镜时给予主导优势可延缓患儿轴和近视加深程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近视眼 验光配镜 主导眼 眼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调节灵活度训练对6~12岁假性近视儿童裸视力及屈光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以往2年我院眼科就诊的72例(144)儿童资料,对全数患儿实施调节灵活度训练,观察干预前后儿童裸视力及屈光度的变化。结果全数患儿接受调节训练后,101(70.14%)裸视力恢复至0.8以上,其中6~7岁组患儿灵活度训练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患儿(P<0.05);按照患儿假性近视度数进行训练,指数越低裸视力总有效率越高(P<0.05);近视指数越低患儿训练后屈光度改善越明显(P<0.05)。结论低年龄儿童眼部假性近视早期进行灵活度训练,可有效改善调节灵活度,提高裸视力,改善屈光度。

  • 标签: 调节灵活度训练 儿童 裸眼视力 屈光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房型有晶体人工晶体植入与超声乳化透明晶体置换术矫治高度近视两种术式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稳定性。方法1组54例104超高度近视患者行有晶体人工晶体植入术,2组86例158高度近视患者行超声乳化晶体置换术,术后随访3-30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视力,屈光度,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人工晶体位置,手术并发症及视觉不良症状。结果术后3月患者裸视力≥0.5者1组80(76.9%),2组111(70.3%);术后12月1组91(87.5%),2组124(78.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月等效球镜度数分别是I组-1.66±1.12D,II组-2.68±2.02D。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1组中于术后24小时内高眼压5;术后3月发生眼底黄斑出血1。2组中术后2月发生黄斑出血3;术后半年到1年间发生网膜脱离4;后发性白内障10,行YAG激光后囊切开3;发生2人工晶体移位,1手术复位,1观察。主诉夜间眩光症状者1组4例,诉视近困难者2组6例。结论有晶体人工晶体植入与超声乳化晶体置换术矫治超高度近视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预测性;术式的选择主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术前屈光度等;高度近视底病变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 标签: 高度近视 有晶体眼 人工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