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想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促分离运动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100例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运动方案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运动想象训练。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别利用简式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U)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治疗后8周按照Brunnstrom量表对患者上肢进行Brunnstrom分期评定,以治疗后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和上肢BrunnstromⅣ~Ⅺ期的例数来评价两组患者分离运动的恢复情况。结论运动想象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期促分离运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运动想象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脑卒中后强化运动训练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来证实强化运动治疗是否有效,以及强化训练时间和认知功能改善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强化训练组,每组15例。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运用MMSE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强化训练组于治疗2、4、6周后的MMSE评分均高于同时间对照组的MMSE评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各组内患者于治疗2、4、6周后的MMSE评分均高于前一次评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强化运动训练较普通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并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疗程的延长,认知功能的改善越明显。

  • 标签: 强化运动训练 偏瘫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青少年活泼好动,喜欢运动训练,但是安全意识及竞技经验不足,在实际运动训练中,很容易有不同程度的损伤问题出现,其中主要是踝关节损伤,制约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本文主要分析了青少年运动训练踝关节损伤的预防,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 标签: 青少年 运动训练 踝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痉挛型偏瘫采取悬吊运动训练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80例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痉挛型偏瘫患儿,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疗法,n=40)和对照组(传统疗法+悬吊运动训练,n=40),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提高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同时悬吊弱链测试转阴率较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结论对痉挛型偏瘫患儿进行悬吊运动训练可取得满意的康复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康复效果 小儿痉挛型偏瘫 悬吊运动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训练联合针灸并甲钴胺联合治疗脑梗死后运动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58例急性脑梗死运动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给予功能训练联合针灸并甲钴胺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15、30d后瘫痪侧运动功能评分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明显高于对照组为79.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功能训练联合针灸并甲钴胺联合治疗脑梗死后运动障碍临床效果明显升高,并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功能训练 针灸 甲钴胺 脑梗死后运动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和呼吸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92例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稳定型慢阻肺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其中前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后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运动和呼吸训练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同时通过对患者相关肺功能的比较,探讨运动和呼吸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结果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相关肺功能指标、呼吸困难程度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组患者的FEV1、FEV1/FVC均有一定程度提高,呼吸困难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提高较对照组明显,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评分降低水平较对照组患者降低明显,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运动和呼吸训练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稳定型慢阻肺 呼吸训练 运动 肺功能
  • 简介:摘要自古以来医学就是为了研究保护人体所受的疾病和创伤,而骨科在医学史源远流长。运动骨科运动医学是医学中骨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采用手术或者其他方法恢复人类筋骨损伤,增强机体的恢复能力。近年来骨科运动医学又有新的发展,关节镜微创技术的发展大大推动了医学界对于骨科运动医学的研究,本文则是对骨科运动医学和常见运动创伤进行介绍,并且紧要分析运动创伤在骨科运动医学中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骨科运动医学 运功创伤 个体化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运动疗法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并对患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方法对186例中枢性瘫痪患者,应用运动疗法,根据Brunnshrom偏瘫运动功能恢复阶段及Holden步行功能量表中评定的不同性质和程度等分级情况,进行肌力训练,控制痉挛及异常模式,改善步态等相应的康复训练措施。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偏瘫患者的运动及步行能力有显著差异。不同程度的可步行人数从32例(17.20%)增加到171例(91.94%),其疗效显著。结论将运动疗法有效应用于中枢性瘫痪的康复治疗中,结合认知心理知识,将康复行为建立在患者主动参与的基础上,具有明显改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促进步行能力及平衡功能,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残疾率等优势。

  • 标签: 运动疗法 中枢性瘫痪 步行能力 生活质量 主动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不同强度运动后患者的心率及血糖的变化情况,为患者提供运动项目的合理化建议。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诊断用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选择在跑步机上快走或慢跑,分别进行低强度、中强度以及较大强度的运动,于患者运动前、运动15min后、运动30min后以及运动60min后的血糖以及心率等,通过对比患者运动前后的心率及血糖,为糖尿病患者提出合理化运动建议。结果患者低强度运动60min后的心率为(98.5±5.2)次/min,中强度运动30min后的心率为(119.8±5.8)次/min,较大强度运动15min后的心率为(140.3±9.2)次/min。低强度运动60min后的血糖恢复到空腹血糖水平,中等强度运动30min后血糖恢复到空腹血糖水平,较大强度运动15min后血糖恢复到空腹血糖水平。结论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治疗方案建议选择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时间维持在60min左右,既可确保心率不会过高,同时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运动治疗方案 血糖水平 研究意义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对健身运动的喜好增加以及开展项目增多,我国的运动医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很多优秀的学者投入到此项研究中,同时逐渐的生理学、药学、康复医学、骨科、遗传等领域延伸,派生出很多骨科运动医学等诸多交叉学科。典型例子为,关节镜微创技术应用于运动创伤治疗,同时不断的创造出疗效更好,更新的手术方式以及更加有效地、积极的康复措施。由此得出一门新的交叉学科-骨科运动医学。骨科运动医学也称为创伤,是一个现代骨科学的分值,也是继关节置换外科、手外科、脊柱外科之后又兴起的一门充满挑战、充满机会的学科,对于关节镜微创手术、骨骼肌损伤以及腱病等损伤治疗,术后康复及覅额手术治疗方面得到了快速的进展,得到了成果逐渐更新了陈旧的观念。

  • 标签: 骨科运动医学 现今观点 进展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运动性猝死的原因及其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从建院至2015年9月间接收的30例运动性猝死患者,对其临床症状和猝死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1例有心脏方面的疾病,占到了总数的70%,有2例因为饱食后暴晒并且进行剧烈的运动导致猝死,有5例因剧烈运动后冷水冲澡而导致猝死,另有2例,因高原缺氧导致猝死。结论在进行剧烈运动前,要检查身体的各项指征是否能进行强烈的运动,尤其是心脏方面的检查,在运动过程中,如果出现严重头晕,胸闷等症状应及时停止运动,就医查看是否有异常情况,在运动后,要缓慢使身体放松下来,达到平静的状态。

  • 标签: 运动性 猝死 原因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呼吸训练及固视训练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重要性。方法回顾2015年10~11月30位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根据有无术前呼吸固视训练,分为第一组,患者术前进行呼吸训练和固视训练;第二组,患者仅进行常规术前指导,将两组的手术时间进行对比。结果第一组15位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配合度100%,手术时间为5~10分钟;第二组15位患者中3位患者不能配合手术,手术取消或改全麻进行,4位患者手术时间在10~15分钟,8位患者位手术时间在15~20分钟。结论临床通过两组对比,呼吸训练和固视训练提高了手术配合度,间接影响手术时间。

  • 标签: 呼吸训练 固视训练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 简介:摘要运动控制理论是当前康复学届讨论和研究的热点问题,在运动控制理论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新的康复治疗方法、技术和手段将会为临床治疗和康复带来全新的进展。从运动控制理论的角度对动作进行观察和分析有助于更好地对脑瘫儿童动作训练,从而提高其康复治疗的效果。本文则是对运动控制在脑瘫儿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从而为脑瘫儿的康复治疗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脑瘫 运动控制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近年来,乳腺癌患者的运动干预日益受到重视;但是目前尚缺乏规范的乳腺癌患者运动干预方案。因此,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针对乳腺癌运动干预的适用人群、运动类型、运动频率、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康复效果等进行综述,以便对乳腺癌患者的运动康复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运动康复 乳腺癌 运动处方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细菌检验和血清检验诊断布氏菌病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诊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布氏菌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进行血清检验和细菌检验,并对两种检验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96例患者中,经血清检验确诊72例,其中有24例经细菌检验确诊;能够被两种检验方法同时确诊者16例。经血清检验无法确诊,或者是血清检验结果阴性者,细菌检验中结果为阳性。结论经血清检验和细菌检验,均能够对布氏菌进行确诊,然而两种检验方法无明显相关性,在今后的临床诊断中,应针对具体情况对布氏菌检验方法进行选择,提高检验诊断准确性。

  • 标签: 细菌学检验 血清学检验 布氏菌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CHD)患者运动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88例冠心病患者,经随机平行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运动干预,观察患者护理前、后,体重指数、血糖(FBG)变化、运动量和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变化。结果护理后,所有患者体重指数、血糖、血压等指标,均优于护理前,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护理前、后,患者运动量和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频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经运动干预,能够有效控制相关的危险指标,并保障运动量。

  • 标签: 冠心病 运动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原训练致膝关节损伤的MRI表现,并分析其原因。方法随机抽选某部(海拔2900m)集训的男性新兵180例,于训练后第3月行右膝关节MRI扫描,记录其损伤情况及例数,并分析损伤原因。结果MRI检出骨髓水肿180例(100%)、半月板损伤14例(7.8%)、韧带损伤2例(1.1%)、关节腔积液178例(98.9%)。结论高原训练致膝关节损伤的发生率较高,训练时应调整施训策略以降低其发生率。

  • 标签: 膝关节损伤 高原训练 磁共振成像 新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运动疗法在糖尿病治疗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一共有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采取运动疗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临床治疗以后,研究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血红蛋白水平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低(P<0.05);临床治疗以后,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要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取运动疗法,可以使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在有效范围以内,使相关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运动疗法 糖尿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的饮食护理与运动指导的方法。方法随机抽取贵阳市白云区医院内科2014.1.1~2015.12.31期间2型糖尿病人68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病人的药物治疗,饮食护理及运动指导,所有病人均好转出院。现总结2型糖尿病人在饮食护理与运动指导的经验,供同行参考。结果68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好转出院。

  • 标签: 2型糖尿病 饮食护理 运动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血栓后自理缺陷患者的治疗过程实施运动护理的效果,从而找出更好帮助脑血栓后自理缺陷患者恢复自理能力的办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脑血栓自理缺陷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个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运动护理,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比对照组恢复情况要好,满意度更高,治疗后生活质量更好,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脑血栓后自理缺陷患者中实施运动护理程序能够有效加快患者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且有利于提高治疗后生活质量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脑血栓后自理缺陷 运动护理 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