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在妇科护理人员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6—12月,选择一病区的12名妇科护理人员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演示加讲解的方法进行培训;二病区的13名妇科护理人员设为观察组,在传统演示加讲解的基础上增加同伴教育方法进行培训。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培训的满意度,培训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妇科护理人员培训的满意度分别为(3.92±0.67)分和(4.15±0.69)分,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872,P=0.392)。结论同伴教育培训法有利于提高妇科护理人员培训效果,该方法值得在其他科室和医院推广并接受进一步对检验和修正。

  • 标签: 妇科 同伴教育 培训 护理
  • 简介:摘要我国城乡卫生服务在公平性、可及性和费用分担方面存在着失衡现象,使得农村医疗质量难以保证,农村医病患者纷纷涌向县级或大城市医院,造成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一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了。分析、了解基层卫生人员工作状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决基层卫生组织状况问题。本文分析了基层卫生人员培训的满意度状况,并挖掘了这些不足产生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基层卫生人员培训满意度 原因 分析
  • 简介:摘要规范院前急救技术管理、统一现场指挥调度是一项重要的培训课题。面临突发灾害引起群死群伤的事故现场,破坏性大、情况复杂,急救环境差,施救者不仅仅需要有急救复苏知识,还需要具备诊治各种灾难损伤的专门学识。

  • 标签: 院前 医疗急救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强化培训,使基层的医护人员能够快速的掌握白内障手术配合和围手术期的各项护理工作。方法采取集中培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医护同时培训。结果通过集中培训,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的。结论理论培训与临床实际操作相结合,为基层医院培养了一批优秀医护人员,通过培训老师的共同努力,严格培训计划,是顺利完成此次培训的关键。

  • 标签: 白内障 围手术期护理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住院患者陪护人员培训的管理模式,以规范管理,提高陪护服务质量。方法成立陪护培训管理中心,制定统一规范的各项制度,对陪护人员进行素质与技能培训,定期进行护士长及患者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护士长及患者的满意度与前期比较明显提升(P<0.05)。结论通过陪护培训管理新模式的实施,能够明显提高病房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

  • 标签: 陪护 管理模式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境教育在门诊导医人员培训管理中的应用。方法运用情景模拟教育方法对12名门诊导医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并在培训前后对导医人员的护理技能及综合素质予以考核评价。结果培训前后导医人员护患沟通能力、专科护理技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及病情评估能力等显著提升。结论通过情景模拟训练,导医人员从服务意识、工作态度、交流技巧、专业技能等各个方面都予以了提高和规范,准确把握职能定位,努力提供优质服务,使门诊就诊流程更加合理、流畅、高效。

  • 标签: 情景教育 导医 培训管理 综合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对于低年资护理人员培训的作用。方法采用对照分析的办法,对比风险管理实行前后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患纠纷投诉率等情况的变化,探讨我院护理人员培训中风险管理的效果。结果风险管理实行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提高明显,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提高,护患纠纷投诉率明显下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风险管理运用于护理培训后,护理人员护理品质及风险意识均得以提高,有效规避了护理风险,在临床护理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风险管理 低年资 护理 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安宁疗护培训现状,探讨培训需求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383名养老机构护理人员,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人员安宁疗护培训情况调查表、护理人员安宁疗护培训需求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安宁疗护培训需求总体平均分为4.02±0.549,培训需求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安宁疗护概论、疼痛处理、症状处理、沟通与疼痛评估、护理人员安宁疗护情绪压力、症状评估、法律法规、临终老人照护、家属照护、伦理。多线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年限、宗教信仰、工作期间曾接受过安宁疗护培训是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安宁疗护培训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安宁疗护培训需求,尤其是低年资、无宗教信仰、工作期间未曾接受过安宁疗护培训的护理人员应加强安宁疗护培训

  • 标签: 养老机构 安宁疗护 培训需求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分层级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探索有效的岗位培训方法。方法2013年在全院实施护理人员分层级培训,从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三方面与未实施护理人员分层级培训的2012年进行研究比较。结果2013年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比2012年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护理人员实施分层级培训,量身制定培训计划并实施,可有效地提高护士学习的兴趣和效果,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人员 分层级 培训 效果
  • 简介:摘要通过培训使新进护士尽快适应环境和工作,在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方面得到提高,减少和避免护理缺陷,保证新进护理人员有能力按照工作岗位要求的标准完成所承担或将要承担的工作和任务。

  • 标签: 新进护士 岗前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防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规范培训方法。方法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消毒供应中心针对护理人员开展的培训方法,并总结开展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取得的成果。结果我消毒供应中心在开展的3次试卷考评中护理人员的合格率分别为92%、100%、100%。结论消毒供应中心通过开展规范化的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可以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人员 规范化 培训 方法
  • 简介:摘要当今社会,医学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护理学科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人们的健康需求日益增长,对护士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严峻考验,对在职护士进行有效培训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紧迫任务。而ICU是危重症病人集中监护和治疗的重要场所,ICU监护人员质量的优劣对病人的转归有直接影响。我院ICU科从2011年至2014年对该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培训,严格按照专业化培养,发展ICU专业化高级护理人员

  • 标签: 护理人员 分层次培训 实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规范化专科培训方法。方法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实行院内培训与院外培训。结果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实施规范化专科培训,能够明确护理人员的学习方向,减少盲目性,使手术室护理工作教学过程更加规范化。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规范化专科培训的实施,能够提升各级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促进护理人员的综合发展,进而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人员 规范化专科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常态化院感“三基”培训考核在医院感染防控中的成效。方法于2013-2015年采取院科两级培训,全员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考核和实践技能相统一等系列措施,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院感“三基”知识培训与考核。结果三年间,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正确率由41.5%、86.2%分别提升至66.7%、96.8%;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由22.4%提升至41.2%;多重耐药菌院内感染防控措施落实率由88.7%提升至98.6%。医院感染例次发生率由3.2%下降至1.8%;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66.4%下降至51.2%;锐器伤发生率由4.1%下降至2.2%。结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能显著增强医务人员感染管理的意识和实施规范化操作的自觉性,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 标签: 院感&ldquo 三基&rdquo 培训考核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风险管理培训应用于内科护理人员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18名内科护理人员一般资料,并回顾性分析对其实施风险管理培训前后风险意识的变化。结果经风险管理培训,在风险因素认知、风险管理态度、风险管理行为倾向等指标上的评分,较培训前都有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风险管理培训应用到内科护理当中,有利于完善护理人员对风险管理内容的认知、改善工作态度,并提高风险管理的行为倾向,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风险管理 培训 内科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标本规范采集培训的重要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进行规范采集培训前301257份标本和2017年2月-2018年1月进行规范采集培训后383245份标本进行不合格份数统计。分析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前后对检验标本不合格率的影响。结果规范化培训前标本不合格率为0.77%,规范化培训后不合格率为0.27%,培训前后不合格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检验结果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而标本合格与否是检验结果正确与否的前提条件。因此,对护理人员标本规范采集培训,保障标本合格,检验结果正确对诊断治疗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检验前质量控制 规范化标本采集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参与式培训对呼吸内科痰标本送检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至12月进行参与式培训的20名呼吸内科护理人员随机分为传统培训组以及参与式培训组,传统组主要采用“灌输”授课的形式进行痰标本采集的宣教;参与组亦接受“灌输”授课,但增加了责任心宣教、分组研究、案例分析以及提升方案制定,在培训6个月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两组护理人员的采集方法、送检流程以及护患沟通进行测试,同时对比2013年1月份两组护理人员的痰标本送检情况。结果参与组和传统组在采集方法、送检流程以及护患沟通得分分别为(3.85±0.88vs3.00±0.97)、(3.90±0.85vs2.90±0.79)、(11.40±2.56vs8.60±2.41),差异显著,p<0.01;参与组与传统组的送检率以及停留时间分别为(92.9%vs79.5%,χ2=19.776,p=0.000)、(3.4±0.26vs4.8±0.31,t=7.693,p=0.000)差异极为显著。结论护理人员进行参与式培训后可以提升痰标本的采集方法、送检流程以及护患沟通的理论水平,并提高送检率以及送检质量。

  • 标签: 护理人员 参与式培训 传统培训 痰标本 送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感染科护理人员艾滋病护理培训需求,从而为临床教学等提供参考支撑等。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医疗机构感染科护理人员艾滋病护理培训需求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具体需求和整体情况。结果调查的护理人员数量为100例,其中有80名护理人员希望能够通过在职培训的形式进行学习,建议采取个案分析的护理人员数量为42人,建议采取小组讨论的护理人员数量为29人。希望聘请国外专业艾滋病专家进行授课的护理人员数量为29人。对门诊护理人员和病房护理人员分别调查,结果发现两组护理人员培训需求差异明显,重点体现在症状护理、抗病毒治疗、并发症护理等方面。结论感染科护理人员培训需求不一样,需要进行全面调研分析并结合调研结果开展针对性培训,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才能提高培训效果。

  • 标签: 感染科 护理人员 艾滋病护理 培训需求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医务人员入职培训几乎一直沿用传统的培训方式,进行规章制度、行为规范、法律法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我院尝试探索新的培训方式。在常规的医务人员入职培训方式的基础上,加上传统文化、医疗人文等的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将心得体会整理出来,供同行参考。

  • 标签: 医务人员 入职培训 传统文化 医疗人文关怀 环境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临床护理路径的知晓度以及对于临床护理路径培训方面的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上海市某三级乙等医院308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CNP相关知识及CNP的培训需求,运用描述性统计等统计学方法迸行分析。结果本组308名护理人员对临床护理路径的知晓率低于50%,显示护理人员缺乏临床护理路径相关知识。继续教育培训(67.5%)、医院的专题讲座(66.9%)、专业书本(50.8%)3个途径则是护理人员希望得到培训的主要途径。结论应加强对护理人员培训力度,并根据护理人员培训需求以及临床护理路径缺乏的知识方面,采取多样化、有针对性的培训方式,循序渐进地使临床护士掌握和应用CNP,从而促进护理质量的整体提高、推动优质护理示范工作的深入进行。

  • 标签: 护理人员 临床护理路径 知晓度 培训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