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指征、风险、产程处理和引产问题。要注重产前评估及产程中的监测。方法采集2014年5月—2015年1月在我院产科因瘢痕子宫进行阴道试产的60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60例符合条件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阴道试产中,其中3例在试产过程中情绪紧张中转剖宫产,6例于试产过程中出现胎心率异常改行急诊剖宫产,1例发生先兆子宫破裂急诊行剖宫产。51例行阴道试产,其中产钳助产9例,胎头吸引助产6例,余36例未行阴道助产,顺产。其中阴道试产成功率83.3%(50/60),再次剖宫产率16.7%(10/60),子宫破裂发生率1.67%(1/60)。结论瘢痕子宫阴道试产可行,也有风险,所以需要建立严格的评估和监测规范,来最大限度保证母儿安全。

  • 标签: 瘢痕子宫 阴道分娩 阴道助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胃镜检查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来我院进行胃镜检查的102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以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54例,90%)明显高于对照组(22例,50%)。在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焦虑平评分分别为42分和43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下降至到22分,对照组患者下降至32分。结论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缓解患者的紧张情况,值得在临床上借鉴。

  • 标签: 心理护理 胃镜检查过程 应用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诊输液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并提出相关防范措施。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本院急诊科接收的小儿急诊输液患儿,病例选择时间范围是2015年4月-2016年6月,随机抽取1780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17800例患儿的一般资料、输液情况等进行观察。分析本组患儿出现输液护理风险事故的概率,并探讨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本组17800例患儿中,出现输液护理不安全问题的有250例,发生率为1.4%220例由以穿刺不成功投诉引发(占88.0%);10例由查对制度未认真落实引发(占4.0%),10例由液体渗漏引发(占4.0%),10例由输液不良反应引发(占4.0%);对护士投诉率明显高于护师、主管护师及以上,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患沟通不当、查对制度未认真落实、护理人员业务素质低等是小儿急诊输液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风险,需引起高度关注。这就需要加强急诊输液患儿护理风险调查,从而实施针对性防范处理,以控制护理风险,提升输液护理安全性。

  • 标签: 小儿 急诊 输液 护理风险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RRT治疗过程中患者低体温的预防与干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持续血液滤过治疗的胰腺炎后入住重症监护室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本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行CRRT治疗过程中体温变化情况及干预后发生体温过低及寒颤的比例。结果观察组治疗中、治疗后体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低体温及治疗后寒颤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CRRT治疗患者,行有效低温预防及处理措施,可显著调整患者体温,减少低温及寒颤发生率。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低体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促进免疫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015年间四川甘孜州地区色达县计划免疫工作资料与疫情报表资料,在本地区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教育对象包括新生婴儿、流动人口儿童家长。结果健康教育开展前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30.1%(17080/56742),开展后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1.8%(35040/56742),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免疫规划实施过程中开展健康教育宣传能显著降低相关传染病发病率,提高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帮助群众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

  • 标签: 健康教育 免疫规划 知识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位护理在产妇待产过程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此次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待产产妇120例,将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产妇6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体位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各项实验数据。结果两组产妇经不同方式护理后,观察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选择体位护理模式对待产产妇进行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效果,降低剖宫产率,在合理缩短产程的情况下提高分娩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体位护理 待产产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中出现低血压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出现低血压的原因具有复杂性,会使得患者的剩残的肾功能受到损耗,还会使得患者各个器官引起不同程度的缺血性损害。为降低患者治疗的难度以及复杂性,因此,针对血液透析中出现低血压的处理措施以及护理方法进一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血液透析 低血压 对策 护理方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在电子胃镜检查中的临床应用,提高患者在胃镜检查全过程中的舒适度。方法将600例常规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10例)和对照组(290例)。对照组按常规胃镜中的护理;观察组除按常规护理外,由专门的陪伴护士在胃镜检查的全程实施个体化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胃镜过程中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镜成功完成所需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电子胃镜检查中实施个体化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同时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 标签: 普通胃镜 个体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耳道护理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7期间于我院进行分娩的新生儿18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筛查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耳道护理,对比两组的筛查结果。结果对患者进行两次筛查后,观察组新生儿的第一次筛查通过率和第二次筛查的通过率均明高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生儿进行耳道护理是必要的,可以有效的提高新生儿的听力筛查通过率,便于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耳道护理 听力筛查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健康教育在骨科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骨科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按照随机平均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的骨科临床患者在进行护理健康教育后,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临床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护理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骨科临床护理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原因,总结其预防措施。方法分析2012年-2014年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原因,并分析相关预防措施,2015年-2016年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应用相应的血液报废预防措施。结果HBsAg阳性、抗-HCV阳性、抗-HIV阳性、SYP阳性、ALT高、脂肪血、过期、破损、凝块、不足量、溶血是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相比较于2012年-2014年,2015年-2016年的血液报废率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发生,主要与仪器设备、人为因素有关。

  • 标签: 血站 成分制备 血液报废 原因 预防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羟氯喹治疗结缔组织疾病的眼部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正在服用羟氯喹治疗的结缔组织病住院及门诊病人411例。每例患者均进行常规眼科检查视力、视野、眼底、眼压、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视诱发电位(VEP)等眼部检查,要求患者6个月后复查以上眼科检查。结果411例结缔组织病患者中有7例视力下降(1.70%);1例右眼颞下方、左眼鼻下方视野缺损(0.24%);1例右眼颞上方可见暗点、1例右眼鼻上方可见暗点(0.48%);8例眼底检查提示黄斑区色素紊乱(1.94%);1例眼压增高(0.24%);1例黄斑中心凹轻度增厚(0.24%);3例右眼振幅降低、1例左眼振幅降低(0.97%)。结论羟氯喹具有良好的眼部安全性和耐受性。

  • 标签: 羟氯喹 羟氯喹性视网膜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采血后患者按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对2016年4月1日—2016年6月30日外科80例住院患者静脉采血后进行抽样调查,了解患者在静脉采血后按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果按压时间不足1分钟、屈肘夹棉球法、揉搓穿刺部位等是静脉采血后患者按压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论针对静脉采血后患者在按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提高按压正确率,减少错误按压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 标签: 静脉采血 按压 存在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药品的质量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如果药品产品的质量不合格,则不仅无法起到应有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引发难以估量的问题,如药物中毒等,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本文从药品生产环节出发,对其质量要求以及产品检验方法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够为药品的生产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药品生产 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突发性耳聋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参照组,各26例。参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31%,较参照组的76.92%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突发性耳聋中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加快患者听力恢复,因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整体护理在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2016年11月参加机采血小板捐献的507例捐献者的资本资料。结果2010年11月—2013年11月献血反应率为1.30%高于2014年11月—2016年11月0.40%。2010年11月—2013年11月再次捐献血小板率为46.4%明显低于2014年11月—2016年11月76.9%(P<0.05)。结论在初次捐献机采血小板捐献者血小板捐献过程中实施整体护理能显著降低献血反应率,提高再次捐献血小板率,促使更多群众积极参加血小板的无偿捐献。

  • 标签: 整体护理 血小板捐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饮片储存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探讨相关的养护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实施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工作的120批次中药饮片作为对照组,同样随机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实施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工作后的120批次中药饮片作为观察组。对比并分析两组中药饮片在储存过程中发生的常见问题,并总结相应的养护方法。结果实施中药饮片管理工作后的观察组饮片的质变率、合格率及储存错误率均远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度和湿度控制不佳、时间过长、摆放错误和分类混乱是中药饮片储存的常见问题,采取针对化的有效的养护措施进行控制管理是提高中药饮片储存质量的重要方法和保障。

  • 标签: 中药饮片 储存 养护方法 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湿性愈合在压疮创面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对采用湿性愈合前后39例压疮患者共50个Ⅳ期创面,分传统换药组18例压疮患者供22个Ⅳ期创面,湿性愈合组21例压疮患者供28个Ⅳ期创面,以90天为观察期限,观察伤口愈合过程和效果。结果湿性愈合组较传统换药组,效果更佳,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湿性愈合换药效果优于传统换药方式。

  • 标签: 压疮 湿性愈合 新型敷料 伤口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13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以此来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疾病知识的掌握、遵医饮食及用药行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和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使患者更积极主动地掌握相关疾病的知识,有利于患者遵医行为的落实;也使护理工作向更加规范和有序的方向发展,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贯性和可持续性,明显提高了优质护理的质量和水平,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加改善了患者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糖尿病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