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脾虚湿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脾虚湿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5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温针灸治疗,观察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肥胖指标和脂质指标。结果患者接受治疗后,其肥胖指标、脂质指标,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脾虚湿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接受温针灸治疗,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肥胖和高脂血症的症状。

  • 标签: 脾虚湿阻型 肥胖 高脂血症 温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脾虚湿单纯性肥胖症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2月90例脾虚湿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饮食控制和运动控制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饮食控制和运动控制联合针灸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水平;体重指数达到标准范围时间、体重达到标准范围时间;治疗前后患者体重指数、体重、生活质量;治疗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疗效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体重指数、体重、生活质量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体重指数、体重、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控制和运动控制联合针灸治疗脾虚湿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生活质量,控制体重和体质指数正常,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针灸 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脾虚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于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脾虚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放疗、化疗、靶向及支持、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医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并观察治疗后生存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时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且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虚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中医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中医 脾虚湿阻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与常规治疗比较,分析穴位敷贴作用于湿阻肺咳喘患者后的症状与体征,明确其疗效及特色,以便进一步应用推广。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慢性,咳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合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外加用穴位敷贴。治疗前及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穴位敷贴防治湿阻肺咳喘取得良好疗效,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穴位敷贴 慢性咳喘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配合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运动和生活指导,治疗组在上述方法基础上给予健脾祛湿中药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61.67%,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超声改变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健脾祛湿中药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脾虚湿有显著疗效,能够明显改善超声。

  • 标签: 脂肪肝 非酒精性 健脾祛湿 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脾虚晚期胃癌应用健脾化瘀汤联合化疗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8月~2016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脾虚晚期胃癌患者5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选择化疗治疗,观察组选择化疗联合健脾化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6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对照组为32%。结论健脾化瘀汤联合化疗治疗脾虚晚期胃癌的效果优于单纯应用化疗治疗,有助于提高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晚期胃癌 脾虚痰瘀型 健脾化瘀汤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和胃安神法应用于88例脾虚湿胃痛合并失眠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脾虚湿胃痛合并失眠患者88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43)和治疗组(45例),观察奥美拉唑联合枣仁安神胶囊治疗以及和胃安神法治疗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为64.4%,治疗总有效率为91.1%,均显著高于参照组的37.2%和72.1%;同时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PSQI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胃安神法应用于脾虚湿胃痛合并失眠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确切,能够使患者的胃痛和失眠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和胃安神法 胃痛 失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湿中阻失眠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中脘、神阙隔盐灸与丰隆、三阴交温针灸联合治疗的具体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治未病科2018年1-12月期间收治的76例湿中阻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中脘、神阙穴隔盐灸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上述方案基础上同时接受丰隆、三阴交穴的温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睡眠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比较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有湿中阻失眠的患者,给予其中脘、神阙穴隔盐灸与丰隆、三阴交穴温针灸联合治疗的效果较好。

  • 标签: 失眠 温针灸 隔盐灸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颗粒剂在湿阻络颈椎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8例应用中药颗粒剂治疗的湿阻络颈椎病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观察其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痊愈30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94.83%。结论应用中药颗粒剂治疗湿阻络颈椎病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安全性较高。

  • 标签: 中药颗粒剂 痰湿阻络型 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肝郁脾虚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肝郁脾虚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通过电针进行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王不留行子耳穴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1.40%,PSQI量表评分分值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过电针治疗肝郁脾虚失眠,疗效较好,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电针 肝郁脾虚 失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艾灸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脾虚中风后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虚中风后腹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艾灸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蒙脱石散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共6天。比较治疗后第3天、第6天两组患者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大便量、腹胀的好转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灸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脾虚中风后腹泻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艾灸 脾虚 中风 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血化湿泄浊法治疗瘀交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活血化湿中药方;对照组30例,采用运动饮食治疗。结果活血化湿中药方能显著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ALT、AST、TC、TG、GG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63.3%(P<0.05)。结论活血化湿泄浊法治疗瘀交阻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良好疗效。

  • 标签: 活血化湿泄浊法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中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随访观察研究补肺化痰汤门诊治疗肺虚湿慢支疗效。方法选用自2014年2月—2016年5月门诊诊治患者128例,按治疗方法分组,B组常规西医治疗,A组除西医治疗外加用补肺化痰汤,通过门诊随访判定疗效及复发率。结果A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更快,A组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为90.63%(58/64),明显高于B组75%(48/64),第2、3、6个月随访情况,A组复发率均低于B组。结论应用补肺化痰汤治疗慢支的疗效、症状改善情况时间及复发率均优于常规西医治疗,说明加用补肺化痰汤效果确切,应予推广。

  • 标签: 补肺化痰汤 慢性支气管炎 肺虚痰湿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子午流注针刺法对高脂血症患者的影响。方法86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子午流注针刺组50例和普通针刺组36例,子午流注组在辩证明确的基础上,依照《针灸大成》1子午流注纳甲法流注开阖“阳日阳时开阳经穴,阴日阴时开阴经穴”的原则,逐日按时开穴。1日1次,每周连续针刺5天,间隔2天继续下一周,8周为一疗程。普通针刺组取与发病有关的脏腑循经取穴并配合随证选穴。1天1次,每周连续针刺6天,间隔1天继续下一周,8周为一疗程。观察患者针刺后血液粘度、血脂含量的变化。结果子午流注组治疗后症状及血液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普通针刺组治疗后症状及血液指数也较治疗前降低(P<0.05);子午流注组治疗后(胸闷)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普通针刺组治疗后也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子午流注组症状评分、症状评分均较普通针刺组改善明显(均P<0.05)。结论子午流注纳甲法对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症状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科技项目 子午流注 纳甲法 迎随补泻 高脂血症 痰湿质 开阖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参苓白术散合附子理中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脾虚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0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合附子理中汤进行治疗,对照组则给予患者服用传统的西药。观察并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研究组的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参苓白术散合附子理中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脾虚湿的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小参苓白术散合附子理中汤 肠易激综合征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脾虚进行简要的叙述,帮助脾虚之人的自我调理。方法分别对脾虚的类型、脾虚的临床表现以及相适应的方剂进行逐一的介绍。结果提高人们对脾虚的正确认识,对自身脾虚采用适宜的调护方法。结论脾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受到重视。

  • 标签: 脾虚 中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对肝郁脾虚腹泻的临床疗效,并比较其与西医对照的优势。方法将辨证为肝郁脾虚腹泻的患者60例按照入组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痛泻要方治疗,对照组口服思密达、谷维素治疗,两组均以1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1例,占36.67%,显效9例,占40%,总有效率达到96.67%;与对照组治愈7例、显效9例,总有效率76.67%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3月随访观察复发情况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腹泻肠易激综合征具有加强疏肝解郁、健脾和胃、调畅气机以及镇痛、降低肠道敏感性、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对腹泻IBS有较好的疗效,并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痛泻要方 腹泻 肝郁脾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疏肝健脾方对肝郁脾虚脾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中医门诊实施辨证论治的58例脾胃病(肝郁脾虚)患者作研究对象,服用我院自拟的疏肝健脾方治疗1疗程,对比观察治疗前后本组患者的症候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具有胁肋胀痛、腹胀、少食呆纳、便溏不爽、肠鸣矢气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患者症候积分也明显减少(P<0.05),另外,本组治愈率、总体有效率分别高达65.5%和94.8%。结论应用主要组分为党参、垂盆草、白芍、黄连等的自拟疏肝健脾方,可显著改善肝郁脾虚脾胃病患者的临床证候,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疏肝健脾方 脾胃病 肝郁脾虚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肥胖2糖尿病患者施行针灸治疗所起到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名肥胖2糖尿病患作为本次实验对象,对其施行针灸治疗,经过3个月的治疗之后,观察分析病患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及敏感指数、身体质量、体质情况以及病患的肥胖率和体质百分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针灸治疗之后,病患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指数有明显下降,身体质量以及体质情况和肥胖率也明显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有所增加,本次针灸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73%。结论针灸治疗可以有效帮助肥胖2糖尿病患减轻肥胖状况,平稳血糖,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针灸治疗 肥胖 2型糖尿病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