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3期
  • 机构:美国《细胞系统》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人体各个器官衰老速度不同,衰老方式各异。大脑的衰老速度就比肝脏更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脏增强CT和肝脏MRI于诊断肝癌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79例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肝脏增强CT和肝脏MRI诊断检出率。结果两种检测方式在病灶个数检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的肿瘤检出率显著高于CT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肝癌患者进行原发性肝癌诊断时增强CT、MRI均有一定特征性,但MRI在肝癌诊断中检出率更高,主要表现在直径小于3cm之下的肿瘤中。

  • 标签: 肝脏增强CT 肝脏MRI 肝癌 准确度
  • 简介:摘要栀子是临床长期且广泛应用的中草药,具有保肝利胆、抗炎镇痛、抗血栓和降血糖等作用;然而,近年来不断有文献报道栀子具有肝脏毒性,其肝脏毒性的机制涉及自由基、代谢酶和非蛋白巯基等。本文就栀子的肝脏毒性及其机制进行综述,为栀子的毒性机制研究和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栀子 京尼平苷 京尼平 肝脏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功能重衬印模技术修复下颌游离端牙列缺损患者的效果。方法在解剖式印模上常规制作义齿,利用印模膏对义齿游离端组织面进行功能重衬。结果88.89%的患者用功能重衬印模技术制作的义齿疗效良好。结论功能重衬印模方法可作为游离端牙列缺损修复的一种良好选择。

  • 标签: 印模 游离端可摘局部义齿 功能重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良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护理方法。方法探讨肝脏良性肿瘤患者3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术前疼痛得到缓解或控制,未发生腹腔内出血或感染,术后疼痛得到有效缓解,患者得到良好的休息及睡眠。营养状况得到改善,体重增加或维持。患者及家属掌握有关康复知识,并积极配合。结论能够有效的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未发生并发症或并发症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计单独应用血清总PSA(TPSA)这一传统的方法与血清总PSA(TPSA)、游离态PSA/总PSA(F/TPSA)比值(即游离PSA百分率)相结合的方法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价值中的差异。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245例腺增生症(BPH)(针刺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所有患者均于活检前或术前抽血查血清F-PSA及T-PSA,并计算F/T比值。结果BPH及PCa二者T-PSA平均值分别为(5.4±9.96)ng/ml、(24.9±40.5)ng/ml;二者相比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05);F/TPSA平均值分别为0.28±0.12、0.15±0.63,二者相比差别有显著意义(P<0.005)。结论F/TPSA比值结合T-PSA,对判断患者是否患前列腺癌较大帮助。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抗原
  • 简介:摘要青藏高原自然条件恶劣,以缺氧为代表的多种因素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肝脏是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对缺氧极为敏感,高原缺氧环境下出现肝脏损伤较为常见。本文就高原缺氧环境、肝细胞血供及氧代谢以及缺氧可能导致的肝脏损伤的临床表现及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高原 缺氧 肝细胞损伤
  • 简介:摘要随着影像检查技术的迅猛发展,B型超声诊断仪被应用到多种临床疾病的诊断之中。由于B超能对脏器进行实时动态多切面观察,因而十分直观,简便快捷。它既可作静态检查,如对各器官和组织的观察和分析,又可作动态检查,如对心脏、胎儿的观察和分析。本文主要对借助B超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方法与临床价值进行探讨。

  • 标签: 诊断分析 肝小细胞癌 影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储备功能检测即吲哚青绿排泄试验常见的失败原因。方法对225例肝病患者应用DDG-3300K肝脏储备功能分析仪进行肝脏储备功能检测,总结操作失败的常见原因。结果225例患者中有218例一次性检测成功(96.88%),共有7例患者第一次检测操作失败,其中3例鼻探头接触不良或中途移位,1例药液外渗,1例操作失误,2例出现吲哚青绿不良反应导致检测终止(其中一例过敏性休克)结论正确的操作及良好的医患配合沟通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检测的顺利完成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吲哚青绿排泄试验 肝脏储备功能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诊断肝脏病变的临床特点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经病理或其他检查证实的20例肝脏疾病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20例肝脏病变中肝硬化7例,脂肪肝8例,肝脓肿5例。结论CT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成像质量佳,能清楚显示肝密度改变及肝脏病变的特征,是临床诊断肝脏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 标签: CT 肝脏病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脏损伤的临床治疗选择。方法对于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372例肝脏损伤患者的相应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372例患者当中342例治愈,死亡患者为30例。72例保守治疗患者当中存在4例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治疗298例,基本手术方式为单纯缝合修补、大网膜填塞补清创加肝脏不规则性肝切除、规则性肝切除及其选择性肝动脉结扎。结论创伤性肝脏损伤伤情比较复杂,且病情凶险,需要及早治疗,严格掌握非手术与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 标签: 肝脏损伤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游离背阔肌治疗小腿毁损伤的病例,探讨小腿肢体毁损伤的急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8月至2012年7月,我院12例小腿毁损伤患者一期急诊行负压吸引技术二期行游离背阔肌皮瓣修复术病例。结果12例患者均成功保肢,9例行1次负压吸引手术后行二期手术,3例行2次负压吸引术后行背阔肌皮瓣修复术,切取皮瓣面积最大23cm×20cm,最小12cm×10cm,12例患者游离皮瓣均一期存活。结论负压吸引技术结合游离背阔肌皮瓣可较好修复小腿毁损伤创面,提高小腿毁损伤保肢率。

  • 标签: 封闭负压吸引 开放骨折 保肢术 游离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吻合血管游离皮瓣移植术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与皮瓣成活的关系。方法对15例经显微镜吻合血管游离皮瓣移植病人进行综合护理,从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20例患者中,19例全部成活。其中l倒为皮瓣边缘局部坏死,经换药后治愈。结论显微镜吻合血管游离皮瓣移植病人进行综合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皮瓣的成活率。

  • 标签: 游离皮瓣 综合护理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修复游离端缺失使用种植义齿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7年8月间在我门诊进行治疗的下颌游离端缺失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分析,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活动义齿修复,观察组患者使用种植义齿修复。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稳固性、咬合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在患者的治疗成功率、稳固性、咬合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下颌游离端缺失应用种植牙技术具有显著的效果,有较高的成功率,同时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较高,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种植牙技术 义齿修复 游离端缺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访,时间为6至22个月,比较术前、术后即刻、一周、三月、六月以及十二月的日本骨协会评估治疗分数、视觉模拟分数、疼痛功能指数评分等指标,分析实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6例患者手术后日本骨协会评估治疗分数较术前明显提高,视觉模拟分数与疼痛功能指数评分较术前降低,且数据检测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椎间孔镜技术在治疗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疗效显著。

  • 标签: 椎间孔镜技术 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经济迅速发展以来,我国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前只有皇亲贵族有机会享受的美食,现在也频繁的出现在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和餐桌上;但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改善的同时,很多富贵病也相应出现并且呈现出高频发的状态。肝脏管结石就是其中代表,本文立足于肝脏的基本功能,结合人体结构讨论了管结石的产生和治疗问题,为以后的疾病治疗和百姓的生活做贡献。

  • 标签: 经济发展 肝脏重要性 管结石产生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