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接受诊治的结肠患者50例,对其护理资料进行研究。结果全部患者经过术后护理等,50例患者均健康出院,没有发生任何的并发症。结论加强结肠患者的术后护理意义重大,这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及生活质量,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结肠癌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手术治疗方法及术式选择。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8月收治的结肠患者40例手术治疗术式选择的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结肠手术均痊愈出院,手术平均时间190min;无死亡病例及吻合口瘘的发生。平均住院天数24d,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2d。结论肿瘤治疗目的首先是根除肿瘤、提高生存率;在肿瘤无法根除时,则以延长生命、减轻病痛和改善生活质量为目标。当前强调对结肠宜采用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

  • 标签: 结肠癌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结肠术后复发与CT术前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50例结肠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CT诊断,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析与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结果术前CT诊断结肠的准确率为88.0%(220/250),与病理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852%;术后CT诊断结肠的复发率为90.0%(225/250),与病理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05。结论临床上给予结肠患者术前CT诊断,可以判断患者病情,有助于制定手术治疗防范,并且术后及时行CT检查,能够发现复发或转移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使患者生存时间延长,使预后得到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结肠癌 CT诊断 复发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探讨护理干预对结肠手术患者的影响。随机将2013年2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结肠手术的64例患者分成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取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干预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围手术期 结肠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CT诊断术前结肠以及术后结肠复发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68例结肠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且在手术治疗前均采用CT检查以及病理检查。结果采用CT进行手术前诊断有62例患者为阳性,其准确率为91.17%,术后半年复查,发现有31例患者出现复发,且CT诊断出28例患者为阳性,准确率为90.32%,结论采用CT的诊断效果较理想,具有非常高的准确性,并且对患者的身体不会造成严重影响,值得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CT诊断 结肠癌 术后结肠癌复发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的诊断与治疗特点。临床资料我院于1995~2010年于242例结肠中,发现20例结肠伴发穿孔患者,全部经手术探查,术前确诊者6例。其中肿瘤切除Ⅰ期吻合9例,Hartmann术6例,缝合穿孔、近端结肠造瘘、Ⅱ期切除3例,缝合穿孔、姑息性造瘘2例。结论结肠伴发穿孔容易误诊。防止误诊和提高确诊率的关键在于详细地询问病史、全面地体格检查和主观上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手术治疗,首先按急性腹膜炎处理,腹腔污染严重者行腹腔冲洗引流、闭合穿孔或引流脓肿和结肠造瘘术,有条件者可行Ⅰ期切除肿瘤。若情况许可则尽可能Ⅱ期切除肿瘤,以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结肠癌 穿孔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结肠术后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共39例老年结肠患者手术术后护理干预手段,观察护理方法及对患者的影响。结果本组39例经过积极地临床治疗及护理干预,无死亡病例,治疗后经经肠道内造影证实吻合口漏均完全愈合。结论术后及时有效的护理是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有效保证,可有效提高患者治愈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 标签: 老年 结肠癌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住院的48例结肠术后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对其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精心护理能提高结肠手术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结肠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CT诊断术前结肠、术后结肠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80例结肠结肠复发患者,实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通过CT诊断,观察患者的诊断情况。结果手术前CT扫描结肠患者120例,TNMI期者、TNMII期者、TNMIII期者、TNMIV期者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29.17%、44.17%、16.66%、10%。手术后结肠复发者60例,TNMI期者、TNMII期者、TNMIII期者、TNMIV期者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3.33%、20%、46.67%、20%。结论术前结肠、术后结肠复发中,应用CT诊断效果较好,利于临床医师结合诊断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标签: CT诊断 术前 术后 结肠癌复发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际的病例分析总结,探讨在高危结肠治疗中应用腹腔镜下结肠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医院的系统平台,选取50例高危结肠患者,并随机划成两个组。前一组属于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后一组属于观察组,根据患者病情特征行腹腔镜下结肠切除术,最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通过比较分析后得出观察组患者手术效果普遍较好,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在手术中能起到良好效果,实现手术效果的情况下,还可以使创伤更小,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术 高危结肠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应用在结肠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结肠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率为95.4%,对照组为82.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采用人文关怀对结肠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患者满意率以及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结肠癌 人文关怀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评价结肠采取腹腔镜结肠根治术与开腹结肠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结肠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分为两组,每组平均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开腹结肠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结肠根治术治疗,进一步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此外,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5.00%,和对照组的25.00%比较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针对结肠患者,实施腹腔镜结肠根治术与开腹结肠根治术治疗具备明显的疗效;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 标签: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 开腹结肠癌根治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结肠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结肠手术患者80例,依据护理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认真细致地观察患者的病情及生命体征,同时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指导,使其坚持合理用药等;给予研究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等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和记录。结果对两组患者行相应治疗与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存在统计学价值。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P<0.05,存在统计学价值。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手术治疗结肠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同时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给予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结肠癌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结肠患者临床规范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结肠患者中选取88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所有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统计其治疗结果。结果88例患者中,1例患者为盆腔、左右肝均有转移,经手术及规律化疗,术后2年死亡;其余87例经术后随访复查,4例非肿瘤复发死亡,83例仍生存无复发。结论对结肠患者实施临床规范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患者实施规律化疗,定期复诊及随访对患者生命期的延长具有促进作用。

  • 标签: 结肠癌 手术 术后辅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晚期癌痛护理干预在结肠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结肠晚期患者分成干预组和普通组,给予普通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干预组常规护理+晚期癌痛护理干预。结果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VAS)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周期结束后干预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普通组患者(P<0.05),干预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组患者(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结肠患者实施晚期癌痛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癌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结肠癌 晚期癌痛 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结肠患者化疗期间营养支持治疗及护理干预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结肠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00例,患者的收治时间在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所有患者均行营养支持,对比患者营养支持前后的前白蛋白、白蛋白及体重,并探讨其护理要点。结果患者营养支持后的前白蛋白(281.23±50.09)mg/L、白蛋白(36.73±5.82)g/L、体重(59.07±5.78)kg,均优于营养支持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肠患者化疗期间行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身体机能,在化疗期间应把握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及化疗后护理等护理重点,进一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减少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结肠癌 化疗 营养支持 护理
  • 简介:摘要针对1例57岁女性患者结肠术后复发入院后予奥沙利铂联合替加氟(FOLFOX)化学治疗过程,从方案评价、化疗药物的用法、不良反应监测和预防、患者出院指导等方面,分析临床药师药学监护切入点.通过临床药师对化疗全过程的用药监护,使患者获得完善的个体化治疗,保证化疗疗效,最大程度减少药物毒性反应.临床药师应与临床医师和护士相互协作,为患者提供更完善的药学服务,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目的通过对肿瘤化疗患者实施药学监护,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有效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结论实施药学监护的过程中,临床药师及时有效的建议促进了肿瘤化疗患者的合理用药。

  • 标签: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奥沙利铂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对结肠化疗患者康复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62例在我科接受结肠化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生理、护患关系、性关系与婚姻关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肠化疗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有效的提高了康复效果,改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护理意义。

  • 标签: 舒适护理 结肠癌 康复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