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定性研究是对事物外延、内涵和性质的一种界定,是定量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各种科学研究的终极目标。目前,我国关于“母乳喂养”这一概念的研究,还并不是十分深入和全面,故仍需在今后发展过程中,进行进一步探讨,以此实现母乳喂养率的全面提升。

  • 标签: 母乳 变迁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系统化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100例孕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孕妇接受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孕妇接受系统化护理,观察护理干预效果,并分析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后3个月BSES评分、Latches评分、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能提高产妇产后母乳喂养信心和喂养技能,促进母乳喂养率的提高。

  • 标签: 系统化护理 纯母乳喂养 喂养技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产后半年内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通过数字随机分组法对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产科产妇100例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50例产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0例产妇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联合延续性护理。对两组产妇产后半年内不同时间段母乳喂养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在产后1个月、3个月以及半年时的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妇出院后实行延续性护理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可有效提升产妇的母乳喂养率,使其意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值得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纯母乳喂养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延续性护理应用于产妇产后6个月内母乳喂养率的影响进行分析以及探讨。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72例住院产妇作为实验的对象,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两个组。试验组在护理时给予延续性护理的方法,对照组则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试验组产妇在生产之后的第6周、3个月以及6个月的母乳喂养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偏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试验组产妇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以及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偏高,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护理时,予以延续性护理的方法,临床取得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纯母乳喂养率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母乳喂养对儿童肥胖和超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内接收的106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所选患者婴儿期的喂养方式、喂养时间、饮食习惯等进行统计,并对所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肥胖发生率情况。结果母乳喂养儿童6个月、12个月、2岁时肥胖发生率显著低于人工喂养儿童以及混合喂养儿童,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儿童4岁时肥胖发生率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乳喂养能够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建立起消化吸收系统,提高了患者的营养水平以及免疫能力,降低了肥胖和超重的发生几率。

  • 标签: 母乳喂养 儿童肥胖 体重超重
  • 简介:摘要目的增强乳头凹陷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头凹陷孕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增强产妇自我效能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以及对母乳知识的掌握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且患者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增强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护理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乳头内陷 母乳喂养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应用产科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8月本科接诊的2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双盲法对所选产妇进行分组A组和B组各100例。两组都实施常规产科护理,A组同时加用优质护理措施。分析比较两组的母乳喂养情况。结果A组的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6.0%、护理满意度为97.0%,明显比B组的78.0%、83.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采用产科优质护理,有助于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减少护患纠纷发生风险。

  • 标签: 优质护理 影响 母乳喂养 产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微信群的干预对母婴分离初产妇产后6个月内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母乳喂养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照母婴分离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微信群的延续护理,干预4周,比较两组产妇产后6个月内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水平及母乳喂养的方式。结果两组产妇产后3天、产后42天、产后4个月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水平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母婴分离初产妇给予产后微信群的延续护理可以提高产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提高产后的母乳喂养率。

  • 标签: 微信群 母婴分离 初产妇 母乳喂养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应用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产科收治的40例顺产产妇纳入为研究对象;依据盲选平均分方法将顺产产妇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与常规母乳喂养指导,给予研究组应用母乳喂养指导路径。结果结果可知,研究组泌乳开始时间及产后72小时泌乳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母乳喂养成功率(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75.00%),P<0.05;研究组护理工作满意率(100.00%)明显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应用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让产妇更清晰了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使母乳喂养率有效提高。

  • 标签: 母乳喂养指导路径 产科护理管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剖宫产初产妇术后优质护理对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在我院住院医治的72例剖宫产初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的母乳喂养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母乳喂养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产妇优质的母乳喂养护理,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4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55%,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母乳喂养不成功、成功率分别为26(72.22%)、10(27.78%)、72.22%,对照组分别为20(55.56%)、15(33.33%)、55.56%,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母乳喂养护理来说,优质母乳喂养护理能提高产妇的满意度,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在临床疗效中起显著作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母乳喂养 剖宫产初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初产妇进行母婴床旁护理对其母乳喂养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生产的80例初产妇进行研究,随机平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患者进行产后常规护理,试验组40例患者进行母婴床旁护理,对比其效果。结果试验组母乳喂养率为62.50%(25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0%(16例)。试验组产妇的焦虑评分为(31.25±5.67)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52±3.24)分;对照组产妇的焦虑评分为(45.57±6.36)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1.85±5.58)分。组间比较,母乳喂养率和两项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初产妇进行母婴床旁护理,能有效提高其母乳喂养率,改善产妇心理,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母婴床旁护理 母乳喂养 初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在促进初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初产妇24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12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出院随访方式,出院后通过电话定期随访患者,患者在发现问题后可随时电话咨询,并记录。观察组以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进行母乳喂养的指导。结果观察组初产妇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母乳喂养知识、技巧的掌握程度、自我效能感项目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运用于初产妇母乳喂养促进中,可以有效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率,提高母乳喂养知识及技巧掌握程度,提高初产妇的自我效能感。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初产妇 母乳喂养 微信平台
  • 简介:摘要早产儿的口腔运动功能发育不全,吸吮、吞咽、呼吸协调功能欠缺,经口喂养困难大。口腔运动干预采取口腔按摩、口腔支持、非营养性吸吮等方法,对早产儿唇、颌、舌、咽等与吸吮、吞咽、呼吸相关组织或肌肉群进行感官刺激,提高口咽部肌张力、促进原始反射建立,可促进婴儿吸吮、-吞咽、-呼吸等一系列协调功能的发育,可改善早产儿营养期的喂养表现,提早达到完全经口喂养,同时还可减少溢奶现象的发生,更能提高早产儿下颌的稳定性,对患儿缩短管饲时间,提前到达经口喂养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阐述口腔运动干预在早产儿喂养中的运用方法,为临床提供依据。

  • 标签: 口腔运动干预 早产儿喂养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防范静脉治疗护理风险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8月收治的确诊为静脉疾病并需要治疗的患者1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使用细节管理护理模式,结果两组患者护理风险对比方面,研究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方面,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细节管理,能使人造成良好的习惯,保障治疗有质量的完成。提高治疗有效率,大大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值得临床上广泛推荐使用。

  • 标签: 细节管理 防范静脉治疗 护理风险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运动干预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早产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喂养护理,治疗组给予口腔运动干预后喂养,比较两组早产儿吸吮能力、协调吸吮-吞咽-呼吸功能、经口喂养的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1。结果治疗组患儿提前达到经口喂养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组统计结果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口腔运动干预能提高早产儿吸吮能力、协调吸吮-吞咽-呼吸功能,缩短早产儿经口喂养的时间,缩短住院时间,控制住院费用,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口腔运动干预 早产儿经口喂养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正确的母乳喂养指导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我科门诊的35例哺乳期乳汁淤积(暂未患乳腺炎)的患者,进行正确的母乳喂养知识宣教,配合正确的疏通手法。结果35例患者,其中积乳囊肿5例,在医护人员的正确指导下,均成功顺利渡过哺乳期。结论正确的母乳喂养对预防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让宝宝吃到了最安全的食物,也能有效的预防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

  • 标签: 母乳喂养指导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 护理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喂养不足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7年6月80例行肠内营养支持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分别在入院时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1周后检测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等营养指标,记录肠内营养并发症及喂养不足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护理后PA、ALB、Hb水平均较入院时明显升高,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内营养并发症及喂养不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癌术后肠内营养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可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预防喂养不足。

  • 标签: 循证护理 胃癌 术后 肠内营养 喂养不足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婴幼儿时期母亲的喂养行为对儿童肥胖的影响。方法选取6~10岁的2014名儿童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标准身高体重将其分为肥胖组203名和正常组1811名。采用自制量表调查婴幼儿时期母亲的喂养行为。分析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时间、添加辅食时间、按时吃辅食均是儿童期肥胖的影响因素,且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以上各影响因素均是儿童肥胖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婴幼儿时期的母亲喂养行为会极大地影响儿童期肥胖,母亲应注意坚持母乳喂养,同时帮助婴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预防肥胖的发生。

  • 标签: 婴幼儿 喂养行为 儿童肥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婴幼儿期不同喂养方式对儿童肥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区3~6岁入托儿童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共1000例,其中男600例,女400例;并对其家长发放婴儿期喂养方式的调查问卷;然后对其进行体检,根据体检结果使用BMI(身体质量指数)进行评分,并对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母乳喂养儿童期肥胖的几率低于其他两种喂养方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时期的喂养方式会对儿童期肥胖有一定影响,应提倡母乳喂养

  • 标签: 喂养方式 儿童肥胖 婴幼儿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新生儿急救技术不断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不断升高,对出院后早产儿生长发育以及生存质量的研究,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早产儿喂养及生长评估两个层面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并且从早产儿自身、父母、医务人员以及社会等几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努力寻求相对全面的早产儿成长健康指导。

  • 标签: 生长干预 早产儿 喂养困难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