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房扑动患儿的病因与临床特点。方法对2007年1月~2012年5月在南京儿童医院住院期间心电图诊断为心房扑动的33例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3例房扑患儿中有26例患先天性心脏病(78%),其中有ASD的14例,卵圆孔未闭6例,且年龄在0~6个月的占了70%。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是发生心房扑动的基础,心肌炎、支气管肺炎是心房扑动的诱因,及时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 标签: 儿童心房扑动 心电图 先天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施护理关怀改善检查患儿的心理行为。方法对100名心脏彩超检查的患儿进行分组护理,对观察组50名接受心脏彩超检查的患儿实施护理关怀,与对照组50名进行常规护理的患儿护理前后心理行为作比较,观察护理关怀对患儿检查配合心理行为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一次性顺利完成检查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82%,对照组58%),经护理关怀后的患儿的不良心理状态改善远远高于对照组(不配合型对照组为84%,观察组降低为52%,p<0.005;配合型由对照组16%,提高至观察组48%,p<0.005),前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通过护理关怀可以改善心脏彩超受检儿童的心理行为状态,通过正面影响,提高一次性顺利完成检查的成功率,并保证了影像图像的质量。减少了镇静剂的使用和重复检查,达到有效制动。

  • 标签: 儿童 护理关怀 心脏彩超检查 心理行为 影响
  • 简介:摘要通过典型病例,对儿童心肌致密化不全性心肌病的病因、流行病学、诊断及治疗进行详细介绍。

  • 标签: 心肌致密化不全 心肌病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健康小儿心肌酶的正常参考值。方法采集150名健康儿童静脉空腹血,使用日立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应用速率法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a-羟丁酸脱氢酶(a-HBDH),将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小儿心肌酶,由于生理和代谢的特点,心肌酶谱的结果较成人高。结论建立小儿血清酶参考值很有必要。可用于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缺血性心肌病的鉴别诊断。

  • 标签: 健康儿童 血清心肌酶 参考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父母职业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干预及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某城区的幼儿园1所、小学3所以及初中2所共432名在校生,给予CBCL教师评定儿童行为量表调查4~15岁儿童心理行为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总体比较、分析父母职业对儿童心理行为表现的影响,可看出父亲职业与母亲职业之间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儿童心理行为中的焦虑、抑郁、思想问题和过失行为、攻击性行为等表现分别与母亲职业、父亲职业有着密切关系。结论父母职业会对儿童心理行为正常发展具有影响,恰当干预儿童心理行为健康,将促进儿童心理行为正常发展。

  • 标签: 父母职业 儿童 心理行为 干预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一样的心理会对儿童口腔内科治疗的造成的影响情况。方法探究自2012年8月到2014年12月之间,我科室接诊的三百例临床数据,按照年龄、居住环境、生长地、家长受教育程度等多个方面,全方位调研心理对口腔内科疾病的治疗影响。结果使患病儿童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之一为病种,年龄较大的患病儿童以及生长在和谐的环境中的患病儿童会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结论造成儿童心理行为的原因十分广泛,这一系列的心理行为造成大概11的口腔内科疾病的,为了能够有效地治疗,医生应对患病儿童的心理行为以及心理需求多加注意,使其能够在根本上顺利的治疗疾病。

  • 标签: 口腔内科 心理行为 影响因素 儿童
  • 简介:摘要中国目前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1%1。儿童人口的庞大数量,儿童患者的数量也随之变的庞大,儿童的护理与治疗任务也变的艰巨。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更多的家长能给儿童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却忽视的儿童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给儿童入院治疗与护理带来了越来越大的麻烦。

  • 标签: 儿童 心理行为 影响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毒性心肌炎儿童心率变异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4月-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98例病毒性心肌炎心率变异性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取同期的98例进行身体检查的98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进行心率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最慢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快心率对比差异不明显,在3-7岁的年龄阶段观察组患儿的间期值标准差(SDANN)中心率变异性指标(HRV)没有发生变化,其他的HRV指标均明显降低,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儿的年龄段不同则HRV病毒指标也会出现差异,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这一特点,从而进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心率变异率 诊断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意外伤害儿童的心理学特点,并提出针对性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5-2016年两年间我院收治的因意外伤害入院诊治的患儿709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以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儿童500例作为对照,采用EPQ量表对其心理学特点进行评分和比较。结果意外伤害组儿童的EPQ量表中的P、N、E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而L得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儿童的心理学特点与意外伤害的发生息息相关,其往往合并精神质、神经质特性,并多为外向型人格,针对其不同心理状态,给予全方位干预有利于保证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 标签: 意外伤害 心理学特点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意外伤害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该院156例意外伤害儿童,按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人数均为78例。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并分析对比两组不良心理改善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及常规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44%、80.77%;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研究组护理效果更优,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应用于受到意外伤害儿童中效果较好,可对改善不良心理、提升护理满意度等均产生积极影响,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 标签: 儿童 意外伤害 综合护理 心理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ICU儿童心肺复苏过程中持续呼气末CO2分压(PETCO2)与连续有创动脉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PICU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58例行心肺复苏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心肺复苏成功与否分为成功组(45例)、失败组(13例)。对比两组患儿心肺复苏时的PETCO2与有创动脉压水平及二者间相关性。结果从5~30min,成功组患儿PETCO2、有创动脉压均不断升高,30min后呈平稳状态;失败组患儿PETCO2、有创动脉压则在心肺复苏时有过短暂升高并急速降低,30min后未监测到相关数值。心肺复苏5、10、20、30min时,成功组PETCO2均比失败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肺复苏20、30min时,成功组有创动脉压均比失败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肺复苏不同节点PETCO2值与创动脉平均压呈正相关。结论在预测患儿心肺复苏结果上可将PETCO2、有创动脉压作为重要指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PICU 儿童 心肺复苏 持续呼气末CO2分压 连续有创动脉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