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位再生医疗技术在浅Ⅱ°及深Ⅱ°烧伤创面治疗的心得体会。方法我科自2014年01月01日至2016年12月30日共收治了108例浅Ⅱ°及深Ⅱ°烧伤病人;均采用半暴露疗法,创面不使用任何消毒剂;在早期,创面涂药厚度约1mm,再用单层的MEBO纱布辅料覆盖创面,每隔6小时换药一次;浅Ⅱ°创面逐渐愈合,继续使用MEBO护肤2周,每日2次,用药1周;深Ⅱ°创面液化期继续外涂烧伤膏厚度约1mm,仍用单层的MEBO纱布辅料覆盖创面,每隔8小时换药一次;在修复期和康复期,仍继续外涂烧伤膏,厚度约0.5mm,每日换药2次。结果经过我们规范的原位再生医疗技术治疗,其中96例患者创面无疤痕愈合,或仅有少许色素沉着,另外12例患者入院前在家外敷草药后创面感染,我们仍按“原位再生医疗技术”给予处理创面,最终达到软疤痕愈合,愈后皮肤无瘙痒、疼痛等不适;换药时患者未感觉明显疼痛、创面也无活动性出血,而且费用低廉(最少的2300元,最多者26000元),患者及家属满意,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结论原位再生医疗技术对浅Ⅱ°及深Ⅱ°烧伤面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创面能达到无疤痕愈合,或少许色素沉着,关节部位愈后无功能障碍,而且费用低廉,操作简单易学,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肿瘤致输尿管狭窄患者采用输尿管镜扩张联合双J管置入法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手术治疗,安全性较好,值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烧伤 原位再生医疗技术 创面愈合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7-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7年第1期
  • 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徐岭植博士及其团队在乳腺癌干细胞特性及靶向治疗领域取得新成果,首次阐述了p62/SQSTM1-let-7a/b-MYC信号通路对乳腺癌肿瘤干细胞特性的关键调控效应,提示信号枢纽蛋白p62/SQSTM1可以作为干预的有效靶点,为攻克乳腺癌的复发转移和耐药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在线发表于《癌基因》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城市随迁老人对社区融入情况进行分析及文献整理,发现随迁老人融入社区过程中存在着诸如语言交流、生活适应、价值观念、社区参与等问题,并基于现实的融入状况从随迁老人自身因素、家庭支持、家务劳动以及社区因素方面分析了制约的原因,提出了加强随迁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建设、完善社区共基础设施、以及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等有助于城市随迁老人社区融入的一些建议。

  • 标签: 随迁老人 社区融入 对策与建议
  • 简介:摘要德国的“双元制”在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上有着很大的优势,但是由于缺乏“双元制”在我国开展的条件,所以我国正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一些职业教育改革措施,比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等。

  • 标签: 双元制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现代学徒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护合作培训临床护士急救技能的实践方法。方法选取本院内科2014年—2016年在职的50名护士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批进行为期14d的医护合作急救培训,采用医护同组配合的培训方法,对急救理论与技能进行考核,调查护士对培训的评价。结果培训后各项考核成绩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医护合作培训评价较高,对各项培训效果表示认可。结论通过开展医护合作培训提高了护士急救技能,缩短了抢救时间,抢救效率增强,值得采用。

  • 标签: 医护合作 临床护士 急救技能 实践方法
  • 简介:摘要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进入,需要的护工人员愈来愈多,同时对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护理人员培养的教学质量刻不容缓。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一线护理实验课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并归纳了一些认为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提出了这些教学理论的不足或待改进之处。期望对今后的护理实验教学起到有益帮助。

  • 标签: 角色互换法 情景体验法 多媒体教学 护理实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融入细节管理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将2016年3月-10月我院消毒供应室融入细节管理的管理效果与2015年消毒供应室未融入细节管理的管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2015年科室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的满意率为32.7%,明显低于2016年3-10月科室医护对消毒供应室84.5%的护理满意率,细节管理实施前后科室护理满意率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融入细节管理有助于充分发挥消毒供应室职能更好地服务于各个科室,提升科室护理人员满意度,增强供应室工作人员安全意识、防范意识与服务意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细节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科和儿科医生合作,积极干预高危新生儿,降低围产儿并发症。方法儿科医生针对有高危因素的产妇分娩时,提前进入产房,实现产儿科合作,参与评估与诊治的1920例新生儿为观察组,另选产儿科合作前分娩1866例新生儿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发生窒息79例,对照组发生窒息102例,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HIE发生率5例,对照组HIE发生率15例,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产儿科合作可减少患儿发生窒息人数,明显降低患儿HIE发生率。

  • 标签: 产科 儿科 合作 高危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心电图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方法的效果。方法在2013级学生的心电图教学中应用传统讲授教学法,在2014级学生的心电图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方法,比较两组心电图教学效果。结果合作组学生对于促进理论知识学习、提高心电图诊断能力、改善课堂气氛、提高心电图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心电图学习兴趣方面的满意度分别为92%、90%、94%、90%、92%,传统组满意度分别为74%、70%、72%、70%、72%,P<0.05。结论合作学习方法在心电图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合作学习方法 心电图教学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等速训练结合作业疗法对偏瘫侧上肢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于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偏瘫侧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2例作为样本,将其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独采用作业疗法治疗,康复组在作业疗法基础上,联合等速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功能评分情况及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康复组患者治疗后上肢功能评分(53.34±2.41)分、躯体生活自理能力恢复率95.12%、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90.24%,较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应将等速训练结合作业疗法推广应用,以促进偏瘫侧上肢功能障碍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等速训练 作业疗法 偏瘫侧上肢功能 康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口腔治疗中不合作患儿发生情况,总结护理经验。方法2016年1月—2016年8月,医院口腔门诊接待儿童294例。结果所有患儿都完成治疗,其中2例患儿治疗前强烈的抗拒,21例治疗过程中多动,14例治疗过程中出现哭闹,2例暂停治疗,35例在治疗后出现哭闹。结论儿童口腔治疗中不合作发生率较高,需重视治疗前、治疗过程中的沟通质量管理。

  • 标签: 口腔治疗 儿童 依从性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县级统筹制度制定的管理机制加以分析,针对定点医院于县级统筹运行过程中表现出的工作难点加以分析,针对参合农民受益公平性差异相关问题加以分析,针对具体工作的实际表现,针对定点医院新农合具体的管理措施加以研究分析,确保在创建具体服务机制的过程中,可以突出以人为本的特点,可以将相关政策培训机制加以有效深化,并且需要将统筹层次有效提高,针对制度的衔接以及整合加以有效促进,从而对于新农合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县级统筹制度 定点医院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医护合作模式在慢阻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阻肺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医护合作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情况,分析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和护理引起的纠纷事件的差异,并调查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评价。结果对照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和护理质量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的95%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的8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引起的纠纷的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阻肺疾病患者实施医护合作模式,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医护合作查房模式 慢性阻塞性疾病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并了解碘缺乏病的发生现状,并探讨相应防制对策,为今后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防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区8岁~15岁健康儿童的尿样,并通过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尿碘水平,并根据碘缺乏病发生的特点探究其防制措施。结果采集尿样2832份,尿碘值介于10.2~916.1μg/L,仅有4个社区儿童尿碘中位数高于200μg/L,且性别与儿童的尿碘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今后防治碘缺乏疾病的工作中,不仅要对碘缺乏病监测及报告系统进行加强与完善,同时也要及时发现存在防制过程中的问题,保证人们在保证碘水平处于正常营养范围内的同时,也要避免过多摄入碘量。

  • 标签: 碘缺乏病 健康儿童 防制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按摩治疗痛经的应用与疗效。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4月104例痛经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按摩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按摩治疗。比较两组痛经缓解率;腰骶痛、下腹痛和腹腰痛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疼痛评分。结果按摩组痛经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按摩组腰骶痛、下腹痛和腹腰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疼痛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按摩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按摩治疗痛经的应用与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缩短疗程,值得推广。

  • 标签: 按摩治疗 痛经 应用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分析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病症、检查以及治疗,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通过分析研究发现,现行的治疗方法有待改进。结论在对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降低消化道出血的死亡率。

  • 标签: 消化道出血 诊断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对于医院的感染问题,其是当前限制我国医疗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对一个医院的医疗护理水平进行评价的主要内容。对于当前的医院感染控制,其主要是有护士协助相关医生进行完成,由于医院的感染控制问题是当前医院所有环节中的基础性内容,因此,如何通过加强护理管理来降低医院的感染问题发生几率是当前医院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 标签: 护理管理 医院感染控制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