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健康教育,建立单纯空腹血糖受损患者合理的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达到有效控制空腹血糖的目的。方法对验血结果诊断为单纯性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进行疾病知识教育,饮食结构、运动及科学的生活方式指导。结果分别对健康教育后3个月、6个月、1年,复查空腹血糖,取得满意的效果。

  • 标签: 空腹血糖受损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经棚镇老年人群空腹血糖的情况,为经棚镇老年人群糖尿病预防及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经棚镇60岁以上老年人群开展糖尿病筛查工作,并对空腹血糖受损的人群进行早期强化健康教育干预,观察老年人糖尿病患病情况及早期强化健康教育对于空腹血糖受损人群的应用价值。结果筛查老年人4184例,检查出糖尿病患者573人,患病率为13.70%,其中男性患者218人,患病率为10.91%,女性患者355人,患病率为16.24%,患病率性别之间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同超重人群及正常体重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早期的强化健康教育后,空腹血糖受损患者对于糖尿病了解情况优于对照组,干预后空腹血糖下降情况好于对照组,t<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棚镇老年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较高,女性高于男性,肥胖是血糖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对于空腹血糖受损的人群进行早期强化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控制血糖的发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人 空腹血糖 经棚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并探讨其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本实验选择正常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94例,其中正常妊娠者45例,妊高征轻、度24例,中、重度25例,应用胰岛素放射免疫测定盒检测空腹胰岛素水平,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糖水平。结果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空腹血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组(P<0.001)。纠正体重指数(BMI),年龄、孕周的影响,该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妊高征组分为两组(轻度一组及中重度一组),轻度妊高征组的空腹血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组(P<0.005),中重度妊高征组的空腹血胰岛素水平同样高于正常妊娠组(P<0.001),轻度与中重度妊高征两组之间进行比较,空腹血胰岛素水平无差异。结论轻度及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均存在胰岛素抵抗。

  • 标签: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娠 空腹血糖 空腹胰岛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遗传因素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182例未经治疗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糖尿病家族史分为研究组69例和对照组113例。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研究组FPG8.18±3.52mmol/L,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HbA1c7.62±1.7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遗传因素对II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影响较小,但对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影响较大,HbA1c亦可作为判定糖尿病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 标签: 遗传 II型糖尿病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空腹血糖(FBG)联合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对糖尿病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78例就诊检验者进行筛查,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39例,观察组采用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对照组仅采用空腹血糖检测,两组患者均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对筛查结果进行检验,对比分析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的阳性率为23.8%,准确率为98.2%,对照组的阳性率为21.3%,准确率为88.2%,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检测方法更可靠。结论空腹血糖联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筛查及诊断方面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可筛查出更多具有糖尿病风险的人群。

  • 标签: 空腹血糖检测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空腹血糖(FPG)、果糖胺(FMN)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检测在糖尿病(DM)诊治中的应用价值以及三者的关系。方法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我院收治的1027例患者进行检测分析,分为糖尿病组(DM组)352例和非糖尿病组(非DM组)675例,分析两组人群中FPG、FMN、HbA1c对DM诊治的价值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DM组FPG、FMN、HbA1c三者水平均高于非DM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FPG与FMN、HbA1c均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43和0.42。结论DM患者FPG、FMN、HbA1c三者关系密切,可反映不同时段的血糖控制情况,若三者联合检测,将为DM患者提供一个即刻、近期和长期的血糖监控信息,有助于DM的筛查、诊断、治疗方案选择以及疗效评估、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等。

  • 标签: 糖尿病 果糖胺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健康教育对糖调节受损病人的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门诊及社区体检查出的糖调节受损病人216例,其中空腹血糖受损病人130例,糖耐量受损病人8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三月随访一次,连续随访四次,观察病人病情转归情况,分析总结早期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观察组108例糖调节受损病人血糖升高演变为糖尿病病人12人,血糖恢复正常68人,仍存在糖调节受损28人;对照组108例糖调节受损病人血糖升高演变为糖尿病病人54人,血糖恢复正常20人,仍存在糖调节受损34人。结论早期健康教育能减少糖调节受损病人血糖进一步升高,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糖尿病发生,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健康教育 糖调节受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健康体检者空腹血脂水平来了解高海拔地区藏族成人血脂水平现状及其血脂异常患病率。方法应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高海拔地区藏族6500例成人空腹血脂,血脂指标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组间血脂水平差别及血脂异常患病率的差异。结果高海拔地区藏族成人总体血脂异常患病率65.9%,男性78.5%,女性48.9%。男性TC(5.26±0.86)mmol/L、LDL-C平均(3.45±0.85)mmol/L、HDL-C平均1.35±0.31)mmol/L、TG中位数1.29mmol/L;女性TC平均(4.85±0.89)mmol/L、LDL-C平均(3.01±0.88)mmol/L、HDL平均(1.56±0.35)mmol/L、TG中位数0.87mmol/L。男性和女性4种血脂成分异常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P<0.01)。高海拔地区藏族成人(18-69岁)TC、LDL-C、TG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增高(P<0.01),70岁以上女性略高于男性。HDL-C水平随年龄增加而下降趋势,HDL-C水平各年龄组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1)。结论高海拔地区藏族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显著高于北京地区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藏族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男女性别间血脂异常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高海拔 蛋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患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226例老年人血尿酸检测探讨其与老年人糖调节受损(IGR)者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26例体检的老年人的临床资料,年龄(71±7)岁,性别(男142人,女84人),根据入选者血尿酸水平的不同将检查者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正常血尿酸组两组,再比较两组老人的各项体重指数、血肌酐、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与正常尿酸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相关性比较,血尿酸与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低减(IGT)成正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相比较相关性不明显(P>0.1)。结论尿酸与糖调节受损是老年人常见的代谢紊乱,两者有密切相关性,重视对糖调节受损或高尿酸的干预可能有利于相互减少两者的进展及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糖调节受损 尿酸 老年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血糖检测系统在预防和发现夜间无症状低血糖糖尿病患者的的重要作用。方法应用胰岛素泵实施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我院从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30例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进行快速评估。结果经胰岛素泵的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发现,30例患者中治疗初期共有38次低血糖事件发生,而38次中有26次发生在夜间。结论胰岛素泵可实施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能检测到患者的血糖波动并且帮助患者平稳血糖

  • 标签: 血糖检测 胰岛素泵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糖尿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的原因。方法选取近几年20例不同年龄段及服用药物不同引起低血糖的病例,观察其临床表现及转归,结果低血糖绝大部分治疗恢复正常,少部分引起后遗症。结论糖尿病病人并发低血糖主要是治疗不当检查不及时及伴有较严重的并发症有关。

  • 标签: 糖尿病 低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治的12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5例,针对糖尿病低血糖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都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结果随访六个月内,观察组7例患者出现了低血糖临床症状,发生率为10.8%;对照组有21例患者出现了低血糖临床症状,发生率为33.3%。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9.53,P<0.01)。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可以使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低血糖 危险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糖尿病低血糖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到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低血糖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共4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只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予以整体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病人的护理有效率、满意率以及低血糖的复发率分别为100.0%、95.0%、7.5%;而对照组中病人的护理有效率、满意率以及低血糖的复发率分别是80.0%、87.5%、22.5%。两组间的结果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低血糖病人予以整体护理干预,具有极佳的护理效果,可以极大降低其低血糖的复发率,提升护理满意率,很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低血糖 临床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影响,并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10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外,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参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而干预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社区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后在病情,心理以及满意度等方面的情况。结果通过对比两组的结果显示,在对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后,患者因低血糖而导致的不良事件较参照组具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常规护理相比,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糖尿病 低血糖 社区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