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城市社区中老年人养老方式的现状,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方法通过调查问卷调查60岁以上老年人的年龄构成、文化程度和职业背景、主要经济来源、主要照顾者和养老机构利用及社区服务的需求和利用情况。用t检验、x?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年青老年人(60岁~69岁)和中老年人(70岁~79岁)以自我照顾为主,但家庭成员照顾比例上升,老老年人(≥80岁)以家庭成员照顾为主;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的利用率和需求率普遍较低。结论城市老年人的养老方式正处于家庭养老社会化的趋势,即居家养老(是指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养老模式的总称,最终形成一个以家庭为核心、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外围、养老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2]。年青老年人和文化程度较高的老年人选择社会养老的居多。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完善以家庭养老为主的综合性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保证。

  • 标签: 老年人 养老方式 社区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家庭照顾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市两个社区,每个社区各选取210例60岁以上的老人,并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社区的老人给予居家养老服务,对照组社区的老人不给予干预,对比分析两组老人在一年后的自我照顾能力与家庭照顾、关怀情况。结果两组在一年后的自我照顾能力对比显示,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对比两组的家庭关怀情况也显示,研究组明显较优(P<0.05)。结论对于社区老人给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够将老人的自我照顾能力明显提高,且还能够对其家庭照顾能力进行改善,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人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家庭照顾 影响
  • 简介:摘要根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围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如何有效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医养结合工作,打破传统的医疗模式和养老模式,将两者有效的结合,需要我们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探索,总结出一些好的经验和方式。

  • 标签: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医养结合 绿鸟暖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合理的中药饮片含水量并探讨中药饮片的科学养护措施。方法抽取120份中药饮片,其中60份中药饮片采用常规养护作为对照组,60份中药饮片则选择科学养护法作为研究组,探究中药饮片含水量以及中药饮片防护措施。结果比较采用常规养护与科学养护法管理的效果,结果显示,研究组含水量不合格、霉变、虫蛀、有效成分分解且含量降低发生率分别为3.3%、1.7%、0%、3.3%低于对照组的15.0%、6.7%、8.3%、1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药饮片含水量问题应高度重视并要加强科学养护,提升中药饮片质量,值得在中药饮片管理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中药饮片 含水量 科学养护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居家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有效应急及远期护理干预方法,观察其疗效。方法采用上门访视方法发现社区居家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原因并予应急处理措施及远期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社区居家老年人功能性便秘者急性期的通便有效率为95.6%,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远期护理干预后,78.8%的老年功能性便秘者建立了健康的生活习惯及行为生活方式,疾病知识明显提高。

  • 标签: 社区居家老年人 功能性便秘 家庭护理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调查成都地区不同年龄层的养老负担、家庭养老资源及家庭支持情况。方法在成都不同小区内对不同年龄层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874名接受调查,青年组有2.10±1.278名老人。中年组有1.50±0.863名老人。老年组有0.34±0.629名老人。老年人中,13.4%日常支持、11.1%医疗支持、13.2%经济支持、18.1%情感支持低于需求。结论现下的老年人拥有较为优渥的家庭养老资源,但不同程度短缺;人们最难提供日常支持,老人更需情感支持。

  • 标签: 养老负担 养老支持 家庭养老资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昆明市西山区某社区老年人群对医养结合养老认知与需求状况。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4月随访的某社区89例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接受医养结合养老将老年人群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5例,接受医养结合养老,对照组44例,不接受医养结合养老,比较两组老年人群的年龄、性别、收入水平、文化程度、配偶和子女情况以及对医养结合养老的认知水平,对两组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行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老年人群需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老年人群的年龄、收入水平、文化程度、配偶情况以及对医养结合养老的认知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收入水平高、文化程度高、无配偶、对医养结合养老的认知水平高是影响老年人群选择医养结合养老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人群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认知水平较低,年龄、收入水平、文化程度、有无配偶以及对医疗结合养老的认知水平是影响老年人群选择医养结合养老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老年人群 医养结合养老 认知与需求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疗养老人的安全管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疗养的1600例老人的基本资料加以回顾性探究。结果从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交叉感染、误伤、用错药、坠床、烫伤、跌倒等属于疗养老人主要的安全问题;进一步对不安全因素分析可知,83.50%(1336/1600)属于生理与病理因素,12.0%(192/1600)为心理因素,而剩余4.5%(72/1600)为社会因素。结论针对疗养老人的不安全因素及安全问题,养老院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状况评估,提高风险预见性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管理,可尽量减少不安全因素,同时保障疗养老人安全,护理质量明显提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疗养 安全管理 护理
  • 简介:摘要巩固高血压患者康复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社区通过入户调查及门诊诊疗可发现高血压病人及高危人群,对这些人进行健康教育,合理膳食,加强锻炼并进行服药指导,可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通过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可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

  • 标签: 社区 高血压 康复指导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的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置身于未富先老的大背景下,也迫使人们对当前的养老保障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作为新时期一种新型的社会养老形式,更加符合老年人群的需求,并且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从而促进我国的养老模式更加特色化和人性化,推动中国养老失业的稳定、有序发展。本文就新时期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分析。

  • 标签: 新时期 医养结合 养老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养老机构院内感染现状以及加强控制的有效措施,致力于有效避免老年人感染事件的发生,为健康老龄人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服务。方法抽选102名老年人在有效措施实施前、后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统计与对比。A组(n=42)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养老机构未实施有效措施前;B组(n=60)为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养老机构有效措施后。结果实施前的下呼吸道感染率为9.52%,实施后下降至1.67%(P<0.05);实施前的泌尿道感染率为11.90%,实施后下降至3.33%(P<0.05);实施前的皮肤感染率为4.76%,实施后下降至0.00%(P<0.05);实施前的胃肠道感染率为4.76%,实施后下降至0.00%(P<0.05)。结论加强组建养老机构院内感染管理团队,增强管理人员的感染风险意识,定期展开专业培训、完善安全护理制度等有效措施,可在最大限度上确保减少院内感染事件的发生,从而为高龄人创造一个安全养老环境。

  • 标签: 养老机构 院内感染 加强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管理以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社区2012年3月~2014年7月高血压患者140例,将其按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独采取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规范化的社区管理制度下接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服药率、规范服药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实施社区管理能够改善患者服药情况,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管理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养老机构照顾者实施护理安全教育的效果。方法社区护士对照顾者实施6个月的护理安全教育,比较干预前后,照顾者对护理安全知识的认知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6个月后,照顾者对护理安全知识的认知度有显著提高(X2=21.194,P<0.01);养老机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有明显下降,组间差距有统计学意义(X2=6.721,P<0.05)。结论护理安全教育,发挥了护理管理的专业优势,有效降低养老机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护理安全 照顾者 医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护理服务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68例社区慢性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社区护理服务。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健康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发生率康复率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社区慢性病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健康知晓率,改善患者满意度,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社区护理服务 社区慢性病 护理干预 社区卫生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使患者的用药更加安全有效。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4月上报的226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26例ADR报告中,男性67例,女性159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101岁。大部分的药物属于口服的胶囊、片剂、药丸和颗粒药物,占到总数的98.23%,其次是注射液,仅有4例,还有1例为外用药,抗高血压类的药物共有91例,占总例数的40.27%;其次是抗菌药类和中成药,各23例,分别占总例数的10.18%。结论在临床医学中不仅要重视药物给病人所引起的一些非正常反应,同时还要控制慢性药物的剂量使用,以降低ADR的几率。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社区服务中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社区高血压治疗分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两类,非药物治疗包括控制饮食和体重、规律体育锻炼、心理干预等。药物治疗主要用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a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需要对症长期、联合、用药治疗。社区医务工作者需帮助患者兼顾药物与非药物治疗,在遵医嘱正确用药的同时,心态平和、积极锻炼、控制体重,调节饮食。

  • 标签: 社区 高血压 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