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9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7-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7年第1期
  • 机构: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脏内科张路霞副教授为第一作者的《中国慢性肾病趋势》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该论文评估了糖尿病慢性肾脏病(DKD)在中国的流行趋势。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有1.139亿糖尿病患者,若以此估算,目前中国至少有2430万糖尿病肾脏病(CKD)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发病时间的规律,以做好预防脑出血的发生。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553例,均为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诊治的脑出血患者资料,病人来源于我市,通过百分率进行统计探讨脑出血病人发病时间的季节规律。结果脑出血病人常在冬季发病,其中2月份的发病率最高。结论在我市,脑出血发病具有季节性,故掌握其发病的季节规律,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消除诱因以降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发病率。

  • 标签: 脑出血 发病时间 季节规律
  • 简介:摘要用五运六气学说探索各种疾病的发病规律,来指导一些遗传性疾病避开发病高峰出生。还可根据不同的发病情况设计治疗方案。

  • 标签: 五运六气 疾病 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外伤后亚急性脑出血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至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48例外伤后亚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病理资料,其中18例(37.5%)起病较慢,常伴有挫裂伤灶的继发性出血和小血肿扩大,5例(10.4%)为起病较为急骤,常伴有短期内大量出血,24例(50%)外伤后亚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过开颅手术。结果依据GOS预后评分标准,其中43例(89.6%)治愈,2例(4.2%)中残,2例(4.2%)重残,1例(2%)死亡。结论外伤后亚急性出血要提高对外伤性动脉瘤的破裂提高重视,受伤7d之后,出现短期大量出血,7d内主要为缓慢出血和小血管的迟发出血。

  • 标签: 外伤后亚急性脑出血 发病规律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好发于经产妇的疾病,主要是表现为子宫内膜细胞向子宫肌壁层良性浸润,影响患者正常的生理周期和生育能力。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上升,且发病具有年轻化的趋势。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原因较多,发病机制复杂,至今仍未阐释清楚,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所以本文通过整理分析以往的文献,总结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旨在为改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病因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并调查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初产妇128名,使用自拟问卷调查初产妇基本情况,利用抑郁评分表对孕妇产后抑郁的情况进行调查,最终回顾分析各种情况下产后抑郁发病情况。结果128名孕妇共发生产后抑郁48名,发病率37.5%。调查分析后明确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与教育水平、新生儿健康状况和性别、家庭情况及产后护理程度等有极大关系。结论明确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因素对初产妇产前针对教育、降低产后抑郁发病率、提升母婴心理健康都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初产妇 产后抑郁 发病率 发病因素
  • 简介:摘要肺癌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最常见和最难治疗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近年来肺癌的发病及死亡率也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对于我国肺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的大量研究表明,我国肺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吸烟、室内空气污染、职业接触、家族遗传等。云南省宣威县和富源县均为我国肺癌的高发地区,甚至是发病最高的地区之一,发病均以女性肺癌高发为主要发病特点。本文全面收集近年来针对云南省宣威县和富源县肺癌发病发病危险因素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宣威县和富源县发病危险因素可能都和生活燃煤导致的煤烟室内空气污染有一定关系。目前对宣威市开展了较多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并已采取相应措施(改炉改灶等)来干预发病并取得一定效果,但针对富源县肺癌发病尚未开展有效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也未能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控制发病。有必要对富源肺癌发病进行动态监测,探索病因来寻找到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 标签: 云南富源肺癌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对社区高血压病发病、治疗、控制情况的调查分析,评估高血压病的患病、知晓及控制情况,旨在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减少高血压病的并发症。方法应用现场调查,结合本单位职工体检结果,分析高血压病的发病率、知晓率和控制率,定期随访、督导、健康教育等方式综合干预,分析干预效果。结论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管理和控制,是社区预防心脑血管病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质量控制是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效果的重要措施。

  • 标签: 社区 高血压病综合干预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房颤作为临床工作中一类发病率较高的心律失常,容易合并包括血栓栓塞在内的多种严重并发症,目前对于房颤患者而言,治疗方法各异,较为常见的治疗策略包括了药物以及非药物两种类型,其中非药物治疗的类型包括了外科迷宫术、射频消融术、起搏治疗术等等,在诸多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现针对房颤的发生发展机制进行分析,同时对其相关的治疗方案进行探讨,从而为房颤的治疗提供可靠的研究结果。

  • 标签: 房颤 治疗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重塑、肺嗜酸性粒细胞炎症及气道神经调控的变化等。有多种细胞因子和细胞、基因等共同参与哮喘的发生。本文主要从炎性介质、基因、肺泡内树突状细胞(DC)、前列腺素D2(PGD2)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等五个方面介绍哮喘的发病机制,为更好地预防与治疗哮喘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哮喘 基因 前列腺素D2(PGD2)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市职业病的发病流行性特征,为职业病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6年某市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登记的职业病报告病例资料,系统分析职业病种类、行业分布及其病例性别、工龄、从事企业规模等。结果职业病种类集中于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77.47%)、职业性化学中毒(12.87%)、职业性皮肤病(4.14%)、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45%),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2.07%);分布行业前三名为国防施工类(48.97%)、化工行业(12.64%)、煤炭开采行业(6.90%);职业病病例男性占比87.13%,女性占比12.87%,工龄为4个月~42年,10年内病例占比71.03%;企业规模主要为中小型(54.25%),国有经济类病例占比46.44%。结论分析并总结不同职业病发病流行性特征能够指导职业病监管工作,为职业病的防治提供可靠参考资料,从而减少职业病发病可能。

  • 标签: 职业病 流行性特征 防治 监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垂体腺瘤发病机制复杂,受多种基因和多种病理因素控制。由于因素众多,各种调控机制复杂多变,所以尽管近年来医学界对垂体瘤分子机理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且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但其确切的机理还需要进一步阐明。随着分子生物及基因技术的发展,新的基因和蛋白还会被发现,这将会为垂体腺瘤的诊断及治疗开创新的天地。

  • 标签: 垂体瘤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近年来,应激性心肌病在临床上发病率明显增加,引起临床研究的重视。它是以心室壁收缩功能异常为主要病理生理的一类疾病,其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本文综述了与其发生机制有关的研究结果,包括儿茶酚胺、神经递质、冠脉血管、雌激素等相关指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眼症的发病原因,提高干眼症的防治水平,方法对照120例(240只眼)门诊干眼症患者发病原因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针对不同的干眼症患者不同的发病原因,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全面详细的病史资料,症状及临床检查,能够全面更好的指导干眼症的治疗。

  • 标签: 干眼症 发病原因 治疗
  • 简介:摘要痛经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主要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而原发性痛经女性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该类发病者占多数。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环境的变化导致原发性痛经的发病率升高,有效防治原发性痛经病症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笔者查阅近年来对原发性痛经研究的相关文献,概述了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以便为临床治疗与以后的病症研究提供指导。

  • 标签: 原发性痛经 发病机制 治疗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