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苏州市吴江区餐饮业自制熟肉制品的卫生质量,以加强该项卫生管理,防止食物中毒。方法对该区2010年至2012年的餐饮单位进行分层随机抽样检验,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验和评价,共计抽样140批次,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果与结论苏州市吴江区餐饮业熟肉制品的合格率不高,需加强监管力度,为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保驾护航。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单位职工慢病高危人群及慢病发病情况,为做好职工健康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4291名职工进行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等项目的检查,并按年龄、性别、BMI大小对个指标异常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病患者检出率为63.2%,其中血压、血脂异常检出率最高;除总胆固醇升高男性和女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P<0.01);除甘油三酯外,其余各指标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1);超重人群中各指标均高于BMI<24Kg/m2(P<0.01)。结论该单位职工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应加强健康教育,改善不良生活方式,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 标签: 体检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区餐饮单位凉菜的食品安全状况、隔夜凉菜的处置情况,探讨自制凉菜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和监管要求,为制订自制凉菜的相应规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辖区内12个街镇中选择有代表性的60户大中型餐饮单位,制订专门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对消毒液浓度、紫外线照度、专间和冰箱温度、工用具和食品容器等进行现场快速检测,对部分隔夜凉菜采样进行指示菌检测。结果各餐饮单位的硬件卫生条件基本符合餐饮服务规范,但卫生管理仍不到位。特别是隔夜凉菜的微生物检验合格率仅35%,存在较大食品安全隐患。结论应尽快制定餐饮业自制凉菜卫生规范,建议自制凉菜加贴标签,标注加工时间和保质期,规定凉菜改刀后保质期4小时,不可回烧的凉菜为24小时(10度以下存放)。

  • 标签: 自制凉菜 食品风险 监管对策
  • 简介:摘要离退休人员是单位的宝贵财富,他们党性强、威望高、懂政策、有经验、有很高的政治热情。在职时他们长期战斗在工作一线,有强烈的事业心。有的离退休人员退休后仍然热心单位和社会公益事业,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党、为人民、为经济社会发展再做贡献,这是他们继续实现人生价值的自身要求,是老有所为的具体体现,应予以鼓励。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尿干化学与显微镜检查红细胞、白细胞的以及尿蛋白磺基水杨酸法的方法差异。方法200例患者的标本应用尿干化学检测,200例患者中全部标本应用显微镜检查,并进行分析。结果对比显示,采用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查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异。结论干化学分析法与显微镜镜检两者结合是尿常规检测的最佳方法。

  • 标签: 尿液 干化学法 显微镜镜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腹部超声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受检人员均在空腹8小时后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上腹部检查,检查脏器为肝、胆、胰、脾及双肾;统计健康体检者的患病数及患病率。受检人员均采用平卧或左、右侧卧位,逐肋间多切面、多方位进行扫查。结果普通受检者中检出率最高的常见疾病为脂肪肝1757例(约占18%)、肝囊肿1269例(约占13%)、肝血管瘤489例(约占5%)、胆结石438例(约占4.8%)、胆囊息肉390例(约占4%)、其他1074例(约占11%)、正常4363例(约占45%)。结论上腹部超声检查对绝大多数疾病可做出正确诊断,在健康体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实质性脏器的疾病能及时发现,早期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最佳时机及影像依据,并具有简便、准确性高、无创伤、快速及筛选等优点,定期做上腹部超声检查是早期发现诊治疾病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在单位职工健康体检中应列为常规检查项目之一。

  • 标签: 单位健康体检 疾病 上腹部超声
  • 简介:摘要近年来,梅毒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了人类和社会的健康。因此合理的运用梅毒的各种检测方法,达到快速准确的检出的目的。该文综述了目前检测梅毒的各种方法的应用现状。

  • 标签: 梅毒 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临床很多病例难以避免感染,抗菌药物的使用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但同时这也为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提供了客观环境。近年来随着新型抗菌药物的开发及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在临床用药中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现象愈加突出。本文对基层医疗单位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 标签: 基层医疗单位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患者对医院临床药学的要求不断提高,药学服务模式已经从“以药品为中心”逐渐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基层部队医疗单位的药师应结合自身实际,克服现有条件,逐步深入临床一线,针对具体科目,解决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使临床药师的价值和地位逐步得到提升。因此,为了使基层部队医疗单位更好地为患病官兵服务,密切医药合作,充分发挥药物治疗作用,保证官兵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现对基层部队医疗单位开展药学服务的现状提出一些建议,旨在探寻基层部队医疗单位开展药学服务切实可行的路径。

  • 标签: 基层部队 药学服务 医疗单位
  • 简介:摘要目的为对当前我国医院中影响血凝检测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在2010-2013年门诊和住院部共100例患者进行血凝实验,并在血凝检测出来,结果中有可疑的患者,对主管医生以及相关的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和回访。结果经过调查,发现影响血凝检测结果的主要原因中有样本的采集以及样本的处理、以及检验师已经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的检验步骤的规范性。结论为了能够对血凝试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保证,因此在进行检测时,就必须要对在检验环节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的环节进行控制。

  • 标签: 血凝检测结果 影响因素 因素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巩固控烟成果,消除烟草危害,确保控烟工作持久化、常态化。方法于2012年8月对邗江区16家于2010年已创建成无烟单位的乡镇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控烟情况调查,包括禁烟环境调查和对工作人员及非工作人员(病人或家属)控烟相关知识及执行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各单位均张贴了无烟单位的标志,在禁烟区有禁烟警示牌有8家不全面,有10家没有吸烟区,4家没有控烟知识的宣传知识。在调查的400人中,工作人员吸烟率为60.6%,非工作人员65.5%;禁烟规定知晓率工作人员为97%,非工作人员22.2%;被调查者吸烟者在调查当天在禁烟区吸烟的有36人,其中工作人员11人,非工作人员25人;吸烟劝阻情况,有57.5%的工作人员表示会劝阻,有21.5%的非工作人员会劝阻;被动吸烟,工作人员有23.5%的人在场所内会被动吸烟,有44%的非工作人员在中心内会被动吸烟。结论各单位场所内均有无烟单位和禁烟标志,控烟环境良好。人群对控烟规定的知晓率及执行情况,吸烟劝阻率有待提高,二手烟的暴露情况依然严重。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控烟意识,使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控烟工作中来,共同创造无烟环境。

  • 标签: 控烟 禁烟规定 执行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探讨这种治疗方法在基层医疗单位应用的安全性及疗效,为今后治疗此类疾病提供方法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201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SWL治疗,常规随访3月,对治疗效果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石完全排尽患者1612例,残留结石小于0.4cm的患者有320例,残留结石大于0.4cm的患者59例,无效者27例,总有效率为95.73%。结论在基层医疗单位通过ESWL治疗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且成功率较高,可在今后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体外冲击波碎石 上尿路结石 基层医疗单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Westenblot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系K562细胞经过物理及化学因素(饥饿和伊马替尼)处理后,出现凋亡现象。方法应用Westernblot技术、细胞培养、蛋白质提取和定量以及凋亡的始动及执行因子Caspase-3(全长和活化)作为一抗体,羊抗兔辣根过氧物酶偶联IgG(H&L)作为二抗来检测CML细胞系K562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应用Westernblot检测肿瘤细胞即K562细胞出现凋亡同时Caspase-3有高表达。

  • 标签: Western blot K562细胞 凋亡 Caspase-3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心悸患者检测分析,评价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心悸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5例心内科住院及门诊的心悸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及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早期复极综合征,ST-T非特异性改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女性心率变异性降低明显高于男性。结论心悸的发作与心律失常,神经调节失平衡有关。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可筛选出与心悸的多种原因,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心悸 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早期极综合征 ST-T改变 心率变异性
  • 简介:摘要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测定CRP的快速、简便和可靠的方法已迅速建立,其在医学上的价值正得到广泛验正和承认,超敏C反应蛋白作为一个灵敏指标,它的应用已从感染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中拓展到心脑血管疾病等领域,临床医生应加以重视,发挥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超敏C- 反应蛋白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在检测无痛人流方面的临床价值,总结医学经验,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这些年收治的人工流产妇女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在采用芬太尼和异丙酚的基础上,使用B超全面检测人流妇女的子宫情况,对照组则施行人流常规手术。通过观察和比较术中出血量、镇痛效果、术后并发症对人流效果进行判断。然后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镇痛的效果上,观察组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17.5%);在并发症上,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在出血量方面,两组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无痛人流手术时联合使用B超,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B超 检测 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