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阴道细菌检验应用PCR检验和细菌培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中心皮肤性病门诊进行阴道细菌检查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查,均采用PCR检验和细菌培养2种检查方式。对比2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细菌培养检验检出的阳性率显著比PCR检验高,且对棒状杆菌、戛纳杆菌以及肠球菌的检出率也明显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CR检验法相比,细菌培养检验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临床检出率更高,临床应用价值也更好。

  • 标签: 阴道细菌检验 PCR 细菌培养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比较PCR检验和细菌培养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诊治的112例进行阴道细菌检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位患者分别使用PCR检验和细菌培养检测,前者为观察组,后者为对照组。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阴道细菌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使用PCR检验,阳性检出率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使用的细菌培养的阳性检出率,各项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使用PCR检验检测女性患者阴道细菌感染情况的检验效果要比细菌培养检验效果要好的多。

  • 标签: 细菌培养法 PCR检验法 阴道细菌检验 应用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与细菌培养在阴道细菌B群链球菌(GBS)中的检验效果。方法2014年8月到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阴道细菌检验的孕妇患者3200例,采用PCR检查与细菌培养同时进行阴道细菌B群链球菌(GBS)检查,观察比较两种方法检出率的情况。结果3200例患者中,PCR检测100例阳性,阳性率3.12%,且经省临检中心验收合格;而细菌培养检测出20例阳性,阳性率0.63%;PCR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CR检验检验阴道细菌B群链球菌(GBS),其检出率较高,且准确率达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PCR检验 细菌培养法 B群链球菌(GBS)
  • 简介:摘要放射免疫RIA在生物检验上最常使用I-125做为标定物质,标定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比较放射免疫与酶免疫EIA的灵敏度与专一性及各中优缺点。酶免疫与放射免疫是临床常使用的免疫化学法。但前者不需使用到放射性物质,所以广泛被使用,酶免疫中的异相酶免疫ELISA的测定有很多种,有测定抗原的双抗体夹心法,有测定抗体的间接法。酶免疫分析EIA优点试剂稳定,且沒有放射性物质的放射危险,缺点是酶免疫使用的介质有毒或会致癌,故放射免疫分析RIA优点是检体中不具放射性,沒有內在背景干扰,具极高灵敏度(1pg/ml),缺点是试剂不稳定,另有辐射污染,废弃物的善后。

  • 标签: 放射免疫法 酶免疫法
  • 简介:摘要对比试纸与镜检进行尿液检验差异性。随机抽取2013年12月-2014年10月我院接收的患者19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其尿沉渣与尿常规检查,对比两项检查与尿液检验关系。两种检验结果对照中,试纸假阳性率为10.17%、假阴性率为59.54%,镜检假阳性率为11.32%、假阴性率为56.93%,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尿液检验中试纸与镜检各具优势,为提升检验的确诊率,可综合两种方法进行优势互补,进而降低漏诊及误诊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腔积液细胞形态学检验方法进行改进,使之更简便、快速、灵敏。方法细胞形态学检查时涂片5~6张,其中2~3张平行尾涂片;在瑞-姬染液中加入部分表面活性剂,促进细胞着色。结果90例胸腔积液中15例查见癌细胞,1例查见霉菌;癌细胞主要分布于涂片的尾部,每张涂片仅有2~5个癌细胞时,亦可明确诊断。结论该简便、快速、准确,适于基层医院的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腔积液 检验 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ELISA检验乙肝标志物的影响因素,总结其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采取ELISA检验乙肝标志物的受检者3340例,其中检出乙肝标志物阳性共386例,后经临床排除证实为假阳性有46例,假阴性有18例,分别对其各种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46例假阳性中,由于样本采集及处理导致有19例,占41.3%,操作过程导致有13例,占28.3%,试剂运输、贮存及试剂盒本身质量问题导致有2例,占4.3%,体内干扰物质导致有9例,占19.6%,药物影响有3例,占6.5%,各导致假阳性的因素间对比有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假阴性18例中,操作过程导致有10例,占55.6%,试剂运输、贮存及试剂盒本身质量问题导致有4例,占22.2%,药物影响有4例,占22.2%,各导致假阴性的因素间对比有一定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样本采集及处理,操作过程,试剂运输、贮存及试剂盒本身质量,体内干扰物质及药物皆为ELISA检验乙肝标志物的影响因素,因此,在实验室检测中应注意尽可能避免相关影响因素,增强实验室人员的责任心,总结经验教训,加强实验室管理,严格操作规程,力求为临床提供更为可靠、科学的参考依据。

  • 标签: ELISA法 乙肝标志物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阴道细菌检验中应用PCR检验与细菌培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2例在我院接受细菌检验的患者,就诊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符合阴道炎相关诊断标准,患者均进行PCR和细菌培养检测,观察检测结果。结果在本次阴道细菌检验中,PCR检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细菌培养(P<0.05);同时PCR检验对加特纳菌和棒状杆菌的检验准确性较细菌培养显著要高(P<0.05)。结论PCR检验法相比于细菌培养,用于阴道细菌检验中的临床效果更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细菌培养法 阴道细菌检验 PCR法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药检所的实际工作,分析药检所在检验工作中有关标准执行方面存在问题,提出建议或意见。旨在完善我国药品标准管理体系,更好的服务于行政监管部门对药品的监管。

  • 标签: 药检所 执行标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食品检验中硫酸标准液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根据HPLC含量测定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测定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数据,通过不确定度来源分析,探讨硫酸标准液的不确定度分析方法。结果分别计算各变量的不确定度,再计算合成不确定度,最终给出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和置信水平。结论该方法作为评价食品检验中硫酸标准液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简便、准确、可靠。

  • 标签: 食品 硫酸标准液 不确定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护士对高危妊娠识别能力的方法。方法根据高危妊娠的分类,设计标准问题表并对护士进行培训,要求护士在接诊产科患者时按照标准问题表收集患者产科资料,识别出高危妊娠并协同医生及时进行处理。比较本法实施前后护士对高危妊娠的识别率、高危妊娠患者从入院到接受医疗护理处置的平均等待时间。结果实施标准问题后护士对高危妊娠的识别率增高,患者从入院到接受医疗护理处置的平均等待时间缩短,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问题可提高护士对高危妊娠的识别能力,有利于及时对住院高危妊娠患者进行处置,降低医护团队风险。通过标准问题的实施还可提高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促进护理队伍的发展。

  • 标签: 高危妊娠 护士能力
  • 简介:摘要超高效液相色谱是高效且快速的一种分析分离技术,在药品和食品检验检测中得到广泛运用,由于可以检测微量样品,也是药物检验的一个重要技术。因此,本文从作用原理、优点以及临床应用三个方面探讨了药物检验中超高效液相色谱的运用,以期为临床应用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帮助。

  • 标签: 药物检验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痰涂片结核菌检验与抗原胶体金检验在肺结核早期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45例早期肺结核患者进行研究,45例早期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我院治疗的45例非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痰涂片结核菌检验与抗原胶体金检验,比较两种检验方法阳性率。结果痰涂片结核菌检验中观察组阳性率为66.67%,对照组为11.11%;抗原胶体金检验中观察组阳性率为26.67%,对照组为0。两种检验方法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早期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中痰涂片结核菌检验具有较高的灵敏性,操作简单,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痰涂片结核菌检验 抗原胶体金法检验 早期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为在急诊检验中能快速、准确检测HIV抗体,临床探究胶体层析用于抗体筛查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急诊部70例标本分别采用ELISA以及胶体层析对HIV抗体进行初次筛查,同时将结果与HIV质控血清、免疫印迹,检测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胶体层析抗体阳性检出率、敏感性、准确度、特异性为96.0%、96.0%、92.9%、85.0%,ELISA依次为100%、96.0%、97.1%、90.0%,两组抗体阳性检测敏感性、准确度、特异性、检出率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急诊HIV抗体检查时,使用胶体层析准确度高。

  • 标签: 急诊 准确度 胶体层析法 HIV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疱疹病毒应用实时定量方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的检验效果。方法择取对象为2013年4月至2015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疱疹病毒感染者,共有45例,分别用实时定量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液、分泌物,比较分析两种方法检测情况。结果在分泌物检测中,实时定量检测所获阳性率(88.9%)明显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44.4%);在血液标本上,实时定量检测所获阳性率(37.7%)明显低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57.7%),两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疱疹病毒分泌物检验中应用实时定量所获阳性率明显高于酶联免疫试验,检测准确率高,值得在临床中优先使用,但要注意在血液检测中一般不建议使用实时定量

  • 标签: 疱疹病毒 实时定量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着重探讨痰涂片结核菌检验与抗原胶体金检验在肺结核早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肺结核早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患者。对照组采用抗原胶体金检测,观察组则采用痰涂片结核菌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阳性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阳性检出率为91.43%(32例),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86%(22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ROC曲线分析上观察组表现准确性更好,即观察组面积为0.816,更接近1,对照组则为0.521。结论痰涂片结核菌检测在肺结核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值得在临床诊治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痰涂片结核菌检测法 抗原胶体金法检测法 肺结核 早期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神病患者检验危急值标准的制定及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检验危急值判定标准进行判定,观察组患者采用新型判定方法进行检验危急值判定,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中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病情好转率为45.1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9.61%,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为1.9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5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型检验危急值标准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判定,能够为治疗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从而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精神病患者 检验危急值标准 制定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高效液相色谱是一种药品检验的常用方法,它是在经典液相色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药品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主要探讨高效液相色谱在假劣中药检验中的应用。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假劣中药 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