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微生物检验中应用涂片检查的价值进行探究。方法对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临床送检的156例标本分别于细菌培养前后进行涂片检查,然后对涂片检查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进行观察,并探究临床微生物检验中涂片检查的应用价值。结果156例标本中,检出微生物共有142例,其中比例最高的为革兰阴性菌(57.0%);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占比较高,分别为19.0%、23.94%;革兰阴性菌中阴沟肠杆菌和大肠埃希菌构成比较高,分别为13.3%、19.7%;真菌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占比最高,为14.78%。结论涂片检查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其能实现病原菌感染类型的准确判断。

  • 标签: 涂片检查 微生物检验 应用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海拔地区眼科门诊眼病构成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抽取高海拔地区眼科门诊2018年1月—2019年4月诊治的1818例患者作为对象,对其疾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发现,结膜炎,眼外伤,泪道疾病,眼睑疾病,屈光不正,白内障,角膜炎,翼状胬肉等是主要疾病类型,其中男性患者有1030例,占比为56.7%,女性患者有788例,占比为43.3%,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高海拔地区门诊眼病情况进行分析,可进一步了解、掌握其眼病构成情况,从而对临床眼病的防治进行指导。

  • 标签: 高海拔地区 门诊眼病 构成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液自动的分析法和传统手工镜检法在尿液分析中的重要性。方法选择2010年1-6月份来我院进行尿常规检查的患者人数100例,对100例尿液同时用干化学分析法和传统尿镜检法进行检测,并进行分批分析。结果尿分析仪和尿镜检法有明显不同,二者各有优劣。结论尿干化学分析法的结果只能做为初学筛查,镜检法是尿常规检测中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二者必须相结合才能得出更好的检测结果。

  • 标签: 尿常规 尿液镜检法 干化方法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肝癌患者使用超声诊断与CT增强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2月1日—2016年11月30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疑似肝癌患者,46例患者均接受超声诊断、CT增强扫描检查,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将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超声检查和CT增强扫描检查的病灶直径分别同病理检查结果对比相差较小(P>0.05);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比CT增强扫描检查高(P<0.05)。结论超声诊断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比CT增强扫描高。

  • 标签: 肝癌 超声诊断 CT增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火锅底料中油脂的脂肪酸构成,为合理膳食提供参考。方法在超市购买12种火锅底料,将火锅底料样品进行一步甲酯化处理后,利用气相色谱分析脂肪酸构成。结果火锅底料中饱和脂肪酸占50%-60%,以棕榈酸(160)和硬脂酸(C180)为主,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C181)为23%-30%,必需脂肪酸亚油酸(C182)的含量为5%左右,只有一种底料亚油酸含量达13%,4种底料检测出反式脂肪酸,含量0.30%-0.44%。结论火锅底料中脂肪酸以C160、C180、C181为主,与牛油的脂肪酸组成接近,可能都是以牛油为主要原料,部分品牌中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较高,可能使用了少量植物

  • 标签: 火锅底料 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患者疾病谱构成的变化趋势,为医院管理和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医院2009年—2016年出院患者病案首页资料,对其主要诊断以ICD—10编码分类进行疾病构成统计分析。结果八年来稳居前五位的疾病是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共98696例,占出院总人数的64.43%。结论医院应抓好重点科室的建设,提高诊疗技术,加强对常见病、多发病的综合防治工作,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广大居民的健康水平。

  • 标签: 住院患者 疾病谱 构成比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爆裂性骨折前后路两种术式及预后比较分析。方法任意选取我科治疗中45例经前路减压植骨、K-PLATE内固定,48例经后路减压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共计93例患者术中创伤程度、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前期恢复时间及预后比较。结果93例患者均获得0.5—4年(平均2.5年)随访.在创伤程度、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前期恢复时间上有明显差异,但在腰椎融合度、腰椎稳定性、圆锥及马尾神经损伤后神经症状改善上无明显差异。结论腰椎爆裂骨折绝大多数病例采用后路手术进行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

  • 标签: 脊柱骨折前后路手术手术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成药联合益生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寻找慢性萎缩性胃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确诊为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共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8.33%(P<0.05);治疗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3.33%,对照组为80.00%(P<0.05)。结论中成药胃复春联合益生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胃复春 益生菌 幽门螺杆菌 慢性萎缩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实施处方点评制对处方质量规范的效果,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的门诊处方,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处方点评的相关要求,对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11年7月1日实施处方点评制后,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使用抗菌药物处方都有了明显的降低。结论处方点评制的实施对规范处方管理及合理用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门诊处方 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用灯盏花素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心电图明显改善,观察组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为90.2%,对照组为78.7%;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83.6%,对照组为65.6%,两项指标比较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安全有效。

  • 标签: 灯盏花素 不稳定性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护理工作改进方法,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方法比较2012年改进前与2017年改进后产科工作量和质量。改变产房调度模式,实行病房“大责任”责任制,运用有效的激励管理机制引导护士正确处理困难。结果当工作量增加时,护理人员能够轻松应对,患者满意度从92.3%提高到98.0%。结论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可有效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 标签: 产科 人力资源 弹性排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不同药物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差异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患者应用胶体铋剂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应用奥美拉唑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显效45例、75.0%,无效1例、1.7%,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显效32例、53.3%,无效13例、21.7%,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药物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中具有自身各自的特点和效果,应用奥美拉唑治疗可以取得比胶体铋剂更好地临床治疗效果,对于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慢性胃炎 奥美拉唑 胶体铋剂 疗效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目前医学上常用的四种梅毒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以TPPA(明胶颗粒凝集法)为标准,对TP-ELISA(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RUST(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以及TP-CMIA(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TP-CMIA(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初筛检测的88例患者的血清中,4种方法都是阳性的患者有56例,TPPA(明胶颗粒凝集法)阳性79例,TP-ELISA(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84例,TRUST(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1阳性56例,TP-CMIA(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技术)阳性88例。而在88例健康对照组中,经过TP-CMIA(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测后阳性例数为85例,特异性为96.59%,3例阳性血清标本经TPPA确认为阴性(χ2=16.3947,P<0.05)。结论四种检测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对TP-CMIA、TP-ELISA所检测出来的阳性血清标本,再做TRUST滴度以及TPPA复检,可以有效提高梅毒的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梅毒 检测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腰椎管狭窄的CT和MRI影像特征及准确率,总结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36例腰椎狭窄的患者,分别对其CT、MRI的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手术结果作为参考标准,观察比较两组检查方式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CT诊断符合的有36例,无误诊和漏诊案例,诊断准确率为100%;MRI诊断符合的有32例,误诊4例,诊断准确率为88.9%,其中漏诊的4例分别为黄韧带肥厚钙化2例,体后缘骨质增生1例,下关节突骨质增生1例。结论CT和MRI应用在腰椎管狭窄的临床诊断中,皆有较高的灵敏度,对于具有骨质改变、骨化及韧带钙化等病理改变,CT诊断的特异性更高,能够提供更为客观与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数据,是首选的诊断腰椎管狭窄的辅助诊断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腰椎管狭窄 CT MRI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1g/L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控制干眼症患者眼表炎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1.1-2013.1门诊诊断为干眼症的患者200眼,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试验组1g/L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及人工泪液联合应用,4次/d点眼,每次1滴。B组为对照组人工泪液单独应用,4次/d点眼,每次1滴。试验疗程为14d。所有的患者符合入选标准,用药后3,7,14d观察患者的自觉症状、体征、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Ⅰ试验、荧光素染色评分等。比较两组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g/L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及人工泪液联合应用治疗干眼症患者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人工泪液治疗组,两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双氯芬酸钠可以有效控制干眼症患者眼表炎症,是辅助治疗干眼症的有效药物。

  • 标签: 干眼症 双氯芬酸钠 人工泪液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内镜诊断和病理检查两种方法在诊断慢性胃炎时的表现,探讨其相关性并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间到我院进行内镜检查确诊的98例慢性胃炎患者做病理检查,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结果通过内镜检查和病理诊断得到的检查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诊断符合率为96.8%,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符合率为94.6%,两者一致性较好;通过对两种检查手段的具体指标分析比较发现,两种诊断方法在诊断慢性胃炎类型时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胃炎的确诊应采用内镜与病理检查相配合的诊断方式,防止漏诊、误诊。

  • 标签: 慢性胃炎 内镜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院2009-2013年住院病人疾病构成情况,为提高医院管理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确定医院的工作重点和发方向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某院2009—2013年住院病人疾病分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3年前10位疾病住院病人数占全部住院病人数的91.61%,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一直位于前3,近三年除损伤和中毒病人数在下降,其余疾病分类住院人数均呈上升趋势。结论医院应重视疾病构成情况,制定年度计划,确定发展方向,调整服务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加强重点专科建设,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 标签: 住院病人 疾病构成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人力资源的总体构成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对提高医院的竞争力,进一步搞好医院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运用Excel软件对2010年我院人员信息内容进行排序、分类汇总,统计分析。结果我院的医师比例偏高,而护理人员比例偏低,但高学历、高职位的人员力量充足,中青年员工所占比例最多。结论我院应注重人才的培养,加大引进护理人员的步伐,提升中级医疗人员职称比例,充实医院的医疗队伍;将优秀的人才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为医院创造更大的效益。

  • 标签: 人力资源 结构比例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