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睑腺按摩运用到治疗睑腺功能异常患者中的护理功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这一时间段我院接收并治疗的睑腺功能异常患者54例,用1毫升空针针栓进行睑腺按摩治疗睑腺功能异常的患者,记录全部患者的护理方式与功效。结果在为患者用1毫升空针进行睑腺按摩治疗睑腺功能异常及综合性护理后,显效、有效、无效的患者分别为48例、5例、1例,总有效率即98.15%。结论在运用改良睑腺按摩对睑腺功能异常患者进行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性护理,可以极大地提升治疗的成效,促使患者尽早康复。

  • 标签: 睑板腺功能异常 改良睑板腺按摩 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估中药热熏联合睑腺按摩治疗睑腺功能障碍(MGD)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12月在南京市中医院门诊就诊的MGD的患者54人(108眼)随机分为治疗组28人(56眼)和对照组26人(52眼),对照组予以睑缘局部涂以典必殊(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组先以“桑菊消炎合剂”热熏后,再予睑腺按摩,后涂以典必殊眼膏。评估治疗前、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症状、睑腺分泌物、睑缘充血、角膜荧光素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泪流量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均有缓解(P<0.05);治疗组睑腺分泌物、睑缘充血、角膜荧光素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均有明显改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均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泪流量评分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除泪流量外,其他评价指标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熏联合睑腺按摩加典必殊眼膏治MGD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典必殊眼膏治疗。

  • 标签: 中药热熏 睑板腺按摩 睑板腺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睑腺功能障碍性(MGD)干眼患者治疗中实施睑腺按摩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MGD干眼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进行分组研究,即甲组与乙组,各50例。甲组应用常规治疗,乙组在甲组基础上配合睑腺按摩护理,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FLS评分、BUT、LMS评分对比无意义,P>0.05,治疗四周后两组均显著改善,但乙组改善的幅度优于甲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MGD干眼患者治疗期间积极运用睑腺按摩护理,能够获得显著的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眼睛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睑板腺 功能障碍性 干眼 睑板腺按摩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患者李某,女,已婚,28岁,重庆市梁平区某完全小学幼儿教师,因“胸腹部泛发淡红色丘疹7年”来诊,7年间曾辗转于多家医院,均未明确诊断,西医予以抗病毒、调节免疫治疗,中医予以火针、灯火灸法治疗局部皮损,且治疗均无明显收效,影响皮肤美观,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故建议患者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皮肤科病理活检提示疣表皮发育不良,此病多与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好发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且发病有遗传倾向。笔者就本病例作简要介绍,以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对本病起到足够的认识作用,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减少误诊,故报道如下,与同道共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睑腺按摩术在睑腺功能障碍患者应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门诊诊断为睑腺功能障碍的168例患者,每周行1~3次改良睑腺按摩治疗,观察睑腺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结果168例睑腺功能障碍患者经过一个月治疗后,患者的畏光、眼痒、眼部分泌物异常等不适症状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睑腺按摩术在睑腺功能障碍患者应用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 标签: 睑板腺按摩 睑板腺功能障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半椎和全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椎管内肿瘤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1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椎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半椎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加以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近期疗效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经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椎管内肿瘤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半椎入路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创伤小,且术后并发症较低,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半椎板入路 全椎板 椎管内肿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翼胬肉切除加改良双结膜瓣转位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翼胬肉切除加双结膜瓣转位术式的63例63眼原发性翼胬肉患者,观察12到18个月。结果63例,复发6例,复发率9.52%。结论翼胬肉切除加双结膜瓣转位手术治疗原发性翼胬肉,复发率较低,可以作为翼胬肉一种术式选择。

  • 标签: 翼状胬肉 双结膜瓣转位术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臀部蔓血管瘤患者介入术后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例蔓血管瘤患者行介入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患者经介入治疗及精心护理后,瘤体缩小,治疗过程中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手术治疗蔓血管瘤,采取预防为主的护理措施,有效的规避了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 标签: 蔓状血管瘤 臀部 介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海绵窦海绵血管瘤影像征象。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2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8例海绵窦海绵血管瘤病例,对其CT及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7例位于右侧海绵窦,1例位于左侧海绵窦,均呈“葫芦形”生长,CT呈高密度,MRI显示呈长T1、长T2信号改变;其中1例病例误诊为脑膜瘤,3例病灶手术切除。结论海绵窦海绵血管瘤影像学表现具有其特征性,但仍与鞍旁及颅底脑膜瘤、神经源性肿瘤、垂体瘤影像表现近似,需认真分析病灶,减少误诊率。

  • 标签: 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窦 CT MRI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角膜绷带镜在翼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5例翼胬肉患者作为观察组和35例翼胬肉患者作为对照组,均为初发性的翼胬肉,两组患者均由由同一术者行翼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手术结束以后,观察组包封术眼并佩戴角膜绷带镜,对照组仅常规包封手术眼。两组均用复方地塞米松滴眼液、重组人上皮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点眼,睡前使用氧氟沙星眼膏涂眼。一周内观察两组患者眼部的刺激症状及角膜上皮修复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角膜上皮的修复时间(3.45±0.96)d较对照组(4.23±0.98)d明显缩短,差异有意义(P<0.05);术后1~7d观察组眼部舒适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使用角膜绷带镜可缩短角膜创面的修复时间,减轻角膜刺激症状和局部炎症反应。

  • 标签: 角膜绷带镜 翼状胬肉 角膜刺激症状 角膜上皮修复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翼胬肉患者实施翼胬肉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眼科接受治疗的90例翼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行翼胬肉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翼胬肉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烧灼创面进行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手术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结束之后,观察组的治愈率高达93.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5%,P<0.05,差异显著。结论针对翼胬肉患者实施翼胬肉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烧灼创面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切除术 丝裂霉素烧灼创面
  • 简介:摘要目的对翼胬肉手术并发症的规避措施及其效果作探讨。方法研究中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翼胬肉手术治疗患者98例纳为对象,将其以双盲法均分为两组以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49例患者,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49例患者;将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20%比对照组24.49%低,P<0.05;观察组复发率1例2.04%、对照组复发率8例16.33%,P<0.05。结论翼胬肉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更佳,可明显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其临床治疗效果亦明显改善。

  • 标签: 翼状胬肉 手术治疗 并发症 规避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在胸腔镜下行肺袖切除治疗中央型肺癌术后的护理。方法我科在胸腔镜下对30例中央型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1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和住院期间的相关指标,采用VAS评分评定术后疼痛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下床时间、胸管拔除时间、尿管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VAS评分;术后疼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胸腔镜下行肺袖切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可促进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减少术后疼痛和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了住院时间,改变了人们对肺癌复杂手术治疗的恐惧心理,让更多患者愿意接受微创胸腔镜手术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腔镜 肺癌 肺袖状切除 快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翼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翼胬肉患者中收集92例(92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前者采用的是传统单纯的胬肉切除术治疗,后者接受的是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3.5%、91.3%,术后6个月复发率分别为4.3%、6.5%,两组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年,研究组复发率6.5%低于对照组21.7%(P<0.05)。结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翼胬肉,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远期复发率,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翼状胬肉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应用于翼胬肉治疗中的手术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抽取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的152例翼胬肉患者作为观察组,抽取自愿行单纯翼胬肉切除术治疗的152例翼胬肉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治愈率94.74%高于对照组78.95%,复发率0.69%低于对照组4.17%,不良反应发生率4.61%低于对照组19.74%,观察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7.95±0.87)d短于对照组(3.02±0.73)d,且P<0.05。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胬肉治愈率高,不易复发,安全可靠。

  • 标签: 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解毒祛风退翳汤治疗树枝角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树枝角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解毒祛风退翳汤,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视力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5%。试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且试验组患者术后的视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解毒祛风退翳汤治疗树枝角膜炎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视力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树枝状角膜炎 解毒祛风退翳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Ki-67在口腔鳞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30例OSCC和20例正常口腔粘膜(NOM)中VEGF和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VEGF和Ki-67在OSCC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NO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和Ki-67阳性表达与病理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OSCC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同时表达与组织分化和淋巴结转移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EGF和Ki-67在OSCC中高表达,两者可能与口腔鳞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有关。

  • 标签: VEGF Ki-67 口腔鳞状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屈光不正儿童睫肌麻痹前后角膜地形图。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2017年3月收诊的90例(180眼)屈光不正儿童为研究对象,在麻痹前后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比较麻痹前后的参数变化情况。结果远视儿童的要睫肌在麻痹前后,其Kf(D)、Ks(D)、Ks-Kf(D)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儿童睫肌麻痹后与麻痹前也没有明显差异(P>0.05);儿童近视眼和远视眼在进行睫肌麻痹后,其角膜散光和SRI、SAI没有明显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睫状体麻痹前后,角膜屈力、散光轴向、SRI、SAI无明显变化,所以在进行屈光不正儿童的检查中,麻痹并不会影响其检查结果,麻醉前后都可以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

  • 标签: 屈光不正 睫状肌麻痹 角膜地形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物理治疗加药物综合治疗睑腺功能障碍(meibomianglanddysfunction,MGD)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1月我院门诊诊断为MGD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对照组)60例120眼,只用四环素可的松眼膏与人工泪液;B组(综合治疗组)60例120眼,予局部清洁、睑腺管口处理、局部按摩、人工泪液与四环素可的松眼膏,热敷眼部20~30min、按摩眼睑5min(每日2次)的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自觉症状及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液分泌量与泪膜破裂时间。结果A组患者症状好转25例50眼,好转率41.67%,B组患者症状好转58例116眼,好转率96.67%,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泪液分泌治疗后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泪膜破裂时间(BUT)B组治疗后明显好转,治疗4,8wk后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角膜荧光素染色(FL),治疗4,8wk后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加睑腺开口处理、局部按摩等综合治疗睑腺功能障碍疗效确切。

  • 标签: 睑板腺 功能障碍 综合治疗 干眼症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矢窦旁脑膜瘤手术治疗的方法以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7年5月—2017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12例矢窦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的内容主要可包括手术过程、术中技巧等。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到8年的跟踪随访后发现,接受手术治疗后治愈的患者有9例,其余3例患者分别出现了偏瘫、复发以及间断性癫痫发作。结论手术较好的暴露情况、娴熟的外科手术技巧以及对皮质回流静脉进行保护是提升矢窦旁脑膜瘤预后的关键所在。

  • 标签: 矢状窦旁脑膜瘤 手术技巧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