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筛选预测维吾尔族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血清差异蛋白。方法收集维吾尔族局部晚期的食管鳞癌患者28例,采集维吾尔族食管癌患者接受放化疗前后的静脉血,同时收集健康对照组血,对各组血清进行iTRAQ标记及蛋白质谱检测,最后通过蛋白分析软件筛选差异蛋白。结果放化疗前后食管癌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对,分别筛选出83个、112个差异蛋白,患者放化疗前组与放化疗后组比对,共筛选出24个差异蛋白。结论SAA、补体、组蛋白、CRP等,与既往研究结论相似,进一步证实了本研究结果可靠性。有些近年来研究热门的新蛋白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等,对诊断肿瘤及研究肿瘤侵袭性有很大意义,且IGF被认为与肿瘤的化疗抵抗相关。

  • 标签: 食管癌 放化疗 蛋白 维吾尔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和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收住我院的67例缺血性结肠炎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内镜特点,易患因素,转归等。结果该病多发生于50岁以上老年人(86.6%),女性多见(男∶女为1.0∶1.68);且多数(92.5%)伴有可能相关的基础疾病;53例行腹部CT检查31例有阳性发现;病变主要见于左半结肠,呈节段性分布;结肠镜下表现多数(91%)为一过型,83.6%患者治疗1周内症状缓解。结论对伴有基础疾病老年患者,出现腹痛及便血时应警惕缺血性结肠炎,及早完成结肠镜及腹部CT检查;早期诊断与治疗能改善预后。

  • 标签: 老年人 缺血性结肠炎 临床和内镜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引发新疆伊犁县地区不同民族及不同年龄段女性阴道炎的主要病原体及其感染率与季节的关系,为该地区临床预防及治疗阴道炎提供依据。方法直接涂片刘氏染色镜检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结果600例引发新疆伊犁县地区各族女性阴道炎的主要病原体为白假丝酵母菌和加德纳菌,且多为二者的重叠感染。重叠感染的病原体在不同民族间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31~40岁为该地区女性阴道炎高发年龄段,秋冬季发病率(58.5%)略高于春夏季(41.5%)。结论新疆伊犁县地区女性阴道炎多由白假丝酵母菌和加德纳菌的重叠感染引发,因此临床医师应结合症状、体征,充分利用实验室检查对阴道炎进行病因诊断,提高当地疾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阴道炎 病原菌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疾病管理是系统的为病人提供跟踪式干预与管理,通过调动个人与家庭自我保健的积极性,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来达到防治疾病发生、控制疾病发展、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方法要求疾病管理师了解健康,进行健康及疼痛危险性评估,科学的跟踪随访。结论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实施疾病管理,能促进患者掌握疾病及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 标签: 疾病管理 泌尿系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了肝囊型包虫外囊完整摘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囊型包虫外囊完整摘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48例,然后采取随机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实施了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肝囊型包虫外囊完整摘除手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率,适合大力推广。

  • 标签: 肝包虫病 摘除术 满意度 并发症发生率 快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疆少数民族为合并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使用米索前列醇和宫缩素以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合并妊娠期高血压产妇58例,随机将产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产妇,给予对照组产妇宫缩素,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产妇米索前列醇,对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率6.9%,对照组产后出血率20.7%,研究组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产妇的产后2h及产后24h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疆少数民族在合并妊娠期高血压产妇预防产后出血中采用米索前列醇有着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大力的推广实行。

  • 标签: 妊娠期 米索前列醇 高血压 缩宫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