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以临床诊断为依据,对病历档案进行编码,并加以统计分析,从而实现病历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更好的为医院管理、医疗、教学、科研服务。

  • 标签: 病历档案统计分析信息资源利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颈癌病人病历资料,为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应城市人民医院97例宫颈癌病人出院病历和临床资料,对宫颈癌患者的年龄,治疗转归,及致病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在97例宫颈癌患者中,71.1%的患者分布在40至60岁之间,60岁以上20例占20.62%,30至40岁8例占8.25%,30岁以下未发现。结论提高已婚女性防治宫颈癌的意识,改善生活环境和卫生习惯,特别是对贫困人群的生活环境和卫生习惯进行改变,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和预防,已婚女性要每年进行普查普治,达到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发病率和提高生存率。

  • 标签: 宫颈癌 已婚女性 宫颈癌预防和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成效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促进临床持续改进。方法分别抽取某院2011年7-12月处方1844张,2012年1-6月处方2074张,7-12月处方2359,从抗菌药物处方张数,不合理用药类别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这三个时间段抗菌药物所占比例分别为27%,19.5%,16.0%,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明显减少,不合理用药处方数分别为4%,2.6%,1.7%。结论卫生部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在该院有显著成效,但仍需持续改进。

  • 标签: 门诊处方 抗菌药物 统计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统计分析门诊患者药物咨询的情况,提高药学服务的质量。方法对2013年1-12月1164例门诊药物咨询记录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咨询患者的性别、年龄和咨询内容。结果在1164例门诊药物咨询中,咨询对象以女性为主,且主要是50岁以上患者,咨询的内容众多,但以药品的用法用量、药品的药理作用、药品的不良反应为主。结论门诊患者对药物信息的需求日益加大,门诊咨询药师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提高药学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 标签: 门诊药物咨询 药学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住院死亡病例性别、年龄、死因分布情况,降低病死率,提高人们的期望寿命,为有关部门确定疾病防治重点、提高医疗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死亡病例按照国际疾病ICD-10进行分类,同一患者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诊断时,以最终致死疾病进行统计。结果死亡病例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471,70~岁年龄组老年人居多,以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统疾病为主要死亡疾病。结论根据死亡病例构成情况提出防治重点,为了全民健康长寿,卫生部门应提倡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 标签: 死亡病例 恶性肿瘤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及权威参考文献,总结我院门诊处方评价工作,找出处方存在的问题,改进处方不足之处。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和2012年1月~6月门诊处方合计7568张,对门诊处方的书写、用法用量、配伍以及合理用药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处方书写存在不规范,二是用药不合理,三是药物有滥用现象。结论针对处方质量考核中的问题,定期反馈处方质量和药品的使用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强医师和药师《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学习,同时加大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力度,促进合理用药、规范处方书写,提高处方质量,我院门诊处方质量合格率2012年比2011年同期提高了7.89﹪。

  • 标签: 门诊处方 点评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209例药品不良反应(ADR)统计分析,供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期间我中心发生的ADR报告进行分析,研究ADR的发生与患者性别、年龄、用药情况、临床表现及给药途径的关系。结果209例ADR报告中,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的150例,占总报告数的71.77%,引起ADR例数最多的是抗感染药物,占59.81%,引起ADR临床表现最多的是胃肠道反应,占42.11%。结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促进临床医生合理用药。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提高我院病历书写质量。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住院病历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我院仍有部分乙级和甲级病历。结论应进一步加强我院病历书写质量培训。

  • 标签: 病历 统计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为预防跌倒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7年上报护理部20例患者跌倒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性别及年龄、护理级别、发生地点、时间、跌倒时的活动情况、跌倒导致损伤、陪护情况、护士年资等相关因素。结果跌倒的发生年龄以老年患者居多;地点比较集中在床边和厕所;发生时间以清晨、中午和夜间为主,并与陪护和护士评估能力等因素有关。结论跌倒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影响有关,提高护士的护理安全风险识别能力意识,加强住院患者管理,能够有效地预防意外事件发生。

  • 标签: 临床护理 住院患者 意外跌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恶性肿瘤性别、年龄、预后及病理类型分布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为有关部门确定该病防治重点、提高医疗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宁波某三家大型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05-2011年期间甲状腺恶性肿瘤的病例资料,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来分类,应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甲状腺恶性肿瘤病例多发于30至60岁之间的中年女性,预后好,病理类型主要为乳头状癌。结论针对甲状腺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情况,应该制定综合的防制措施来最大限度地降低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

  • 标签: 甲状腺 恶性肿瘤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巯咪唑致不良反应(ADR)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近年来我院收集的甲巯咪唑不良反应报告及2013年6-12月因服用甲巯咪唑出现不适症状来我院服131碘治疗的住院患者共计188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不良反应情况等信息资料,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8例ADR中,男性60例(31.91%),女性128例(68.09%),男、女比例为12.13。粒细胞减少及肝功能异常为甲巯咪唑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分别占全部不良反应的45.74%及46.81%,而粒细胞缺乏为其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甲巯咪唑是治疗甲亢的一线治疗药物,但其不良反应不容忽视。在服药期间须定期检测血象及肝功能,以得到有效治疗的目的。

  • 标签: 甲巯咪唑 药物不良反应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67名护理人员的离职原因进行统计分析,探寻减少护理人员流失的措施。方法调查我院67名护理人员离职的原因,分析性别、年龄、婚育、学历、工作年限、是否在编、工资水平等因素对离职的影响。结果67名护理人员离职原因为工作压力大20人(29.9%)、待遇低12人(17.9%)、发展机会少7人(10.4%)、未通过医院考评10人(14.9%)、回原籍工作18人(26.9%)。年龄<25岁者、工作年限<5年、无编制者离职率较高P<0.05);而已婚者、高职称、高工资水平者离职率相应较低(P<0.05)。性别、学历不是影响离职的因素。结论工作压力大,工资与期望值不符,发展机会少是护理人员离职的主要原因,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护理人员的流失。

  • 标签: 护理人员 离职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人力资源的总体构成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对提高医院的竞争力,进一步搞好医院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运用Excel软件对2010年我院人员信息内容进行排序、分类汇总,统计分析。结果我院的医师比例偏高,而护理人员比例偏低,但高学历、高职位的人员力量充足,中青年员工所占比例最多。结论我院应注重人才的培养,加大引进护理人员的步伐,提升中级医疗人员职称比例,充实医院的医疗队伍;将优秀的人才安排在合适的岗位上,为医院创造更大的效益。

  • 标签: 人力资源 结构比例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和临床上报提供相应的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统计分析的方法,对2015年至2017年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归纳、分析。结果该统计时间内共计有207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上报,通过对不同亚组的分析,该医疗机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特点为男性女性=1.04951,男性和女性比率接近;其中50~70岁发生不良反应率最高,达32.37%;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中,抗微生物药发生率最高,有92例,占44.44%,其中以头孢菌素和青霉素类最为多见;损伤的器官及系统中,皮肤及其附件比例最大,占57.97%;上报的药物不良反应中以已知一般不良反应较多,占63.77%;呈报不良反应的科室中,临床药学室最多,占17.87%。结论该医疗机构药物不良反应男性和女性发生情况基本一致,对年龄情况分析可知儿童和老人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抗微生物药相对于其他药物来说发生率最高;发生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最多是皮肤及其附件;已知的一般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于新的一般的不良反应及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也就是说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呈报的科室中相对就是血液肿瘤科较多。

  • 标签: 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门急诊处方点评,了解我院用药情况,规范处方,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12月每月1000张门急诊处方,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抽查处方12000张,合格处方9584张,合格率79.87%。结论我院处方在规范性、用药合理性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应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加强处方管理。

  • 标签: 门急诊 合理用药 处方点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住院患者死因及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原因,降低病死率,提高医疗质量。方法收集某医院2008年~2015年住院死亡病例1426例,对其性别、年龄、死因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死亡病例中,6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前五位死因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消化系统疾病。结论应加强对重点疾病尤其是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科学制定管理决策,积极提高本院医疗诊治技术,降低住院死亡率,提高居民生命质量。

  • 标签: 住院患者 死亡病例 死因统计分析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分析我院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现象,以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两年接受药物治疗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统计分析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结果120例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中静脉给药不当引起的不良反应有91例,占75.8%,口服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有16例,13.3%,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特异性反应、毒性反应和二重感染。结论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加强管理,重视病例调查分析,提高合理用药,才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现象。

  • 标签: 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