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乙肝肝硬化患者102例随机分组。单一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和拉米夫定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乙肝肝硬化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LA等肝纤维化指标差异;Child-Pugh评分、凝血酶原活动度、HBV-DNA。结果联合组患者乙肝肝硬化治疗总有效率比单一组高,P<0.05;治疗前LA等肝纤维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治疗后LA等肝纤维化指标差异比单一组好,P<0.05;联合组治疗后Child-Pugh评分、凝血酶原活动度高于单一组,HBV-DNA比单一组低,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给予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肝纤维化,降低HBV-DNA,提高凝血酶原活动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乙肝肝硬化 抗病毒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疾控中心2015年之前收治的AIDS患者226例,均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2015年12月期间226例患者抗病毒治疗情况。结果艾滋病患者血液、性接触途径感染率1.33%、98.67%;随着抗病毒治疗时间延长,CD4+淋巴细胞计数增加(P<0.05),病毒学有效控制率随之提高(P<0.05);18例患者死亡,存活患者可从事轻体力劳动,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结论高效的联合抗病毒治疗艾滋病疗效确切,有利于重建免疫功能,提高病毒学有效控制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目前本院服药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系统性随访管理,进行有效督导,改进随访干预体系模式势在必行,有利于了解患者服药的动态情况,及时纠正依从性低等问题。方法从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新入组的抗病毒治疗患者,按改进后模式进行随访干预管理,对比未干预前的随访脱失率、CD4检测率、随访率,达到提高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结果改进艾滋病抗病毒治疗随访干预体系模式后,抗病毒治疗4次随访率由88.1%升至92.36%,脱失率由7.5%降至3.4%,CD4两次检测率由91.27%升至99.31%。结论改进后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随访干预体系模式,定期进行了艾滋病毒宣传教育工作,同时提高了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1。从而达到提高艾滋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随访脱失率,提高随访率。从而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随访干预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患者实施抗病毒感染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60例在我院确诊的乙型肝炎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一组患者为感染治疗组,一组患者为对照分析组,各组患者30例,对照分析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感染治疗组患者则需要接受抗病毒感染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感染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分析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感染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分析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治疗后感染治疗组患者IL-18以及IFN-γ与对照分析组患者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感染治疗组患者HbeAg、HBV-DNA的阴转率以及ALT复常率和对照分析组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两组差异明显,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乙型肝炎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有效的抗病毒感染治疗可以促使乙型肝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

  • 标签: 乙型肝炎 抗病毒感染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肝衰竭患者给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84例肝衰竭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对症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3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变化、HBV-DNA转阴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TBIT、TC、ALT、PTA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衰竭患者给予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疗效明显,可以防止肝组织纤维化,改善肝功能,提高HBV-DNA转阴率,疗效安全可靠。

  • 标签: 肝衰竭 拉米夫定 恩替卡韦 糖皮质激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复诊率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老年艾滋病(AIDS)患者按其住院号单双号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50例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干预方式通过面谈、电话、短信、微信及QQ聊天方式,对病人进行为期12个月16次的随访,随访的内容有认知干预、提高依从性的技巧及心理干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12个月后,根据抗病毒治疗复诊记录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复诊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老年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复诊率,提高依从性,保证老年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的顺利进行。

  • 标签: 护理干预 老年艾滋病 复诊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6例纳入本次实验,依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分为每组患者均占据23例的常规组与实验组,分别采取拉米夫定与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连续治疗24周与48周时,实验组患者未检查出HBVDNA的患者人数相比常规组明显较高,P<0.05,其中治疗24周时,实验组与常规组未检查出HBVDNA的患者占据百分比为56.52%与30.43%,治疗48周时,实验组与常规组未检查出HBVDNA的患者占据百分比为91.30%与30.43%。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取恩替卡韦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用于长期疾病治疗。

  • 标签: 恩替卡韦 拉米夫定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 安全性
  • 简介:摘要肝纤维化是持续慢性肝损伤引起的可逆性疾病。肝纤维化组织中一直伴随缺氧,且缺氧能促进发展进程。为了了解缺氧促进肝纤维化的机制,指导用药治疗,文中从炎症、血管生成以及表观遗传学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缺氧诱导因子 肝纤维化 炎症 血管生成 表观遗传学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7-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7年第1期
  • 机构:美国《癌细胞》杂志发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研究小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肿瘤向肺部转移的新机制,并为此配发康奈尔大学肿瘤转移领域顶级学者撰写的专题评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脑卒中后肩痛阻碍了偏瘫侧上肢功能的恢复。本文从肌张力异常、肩袖损伤、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周围神经损伤、不恰当的康复治疗和患者护理等方面探讨脑卒中后患侧肩痛的发病机制

  • 标签: 脑卒中 肩痛 发病机制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7-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7年第1期
  • 机构:加州大学戴维斯医学院的科学家发现,肠道致病菌入侵肠道时引发免疫反应会对肠壁进行修复。新发现对开发防治肠道致病菌的新手段,缓解因滥用抗生素所导致的耐药性增加的严峻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射干麻黄汤是传统中医治疗哮喘(支气哮喘)的名方,其对于哮喘的治疗效果经长期、大量的临床实践观察已经得到了证明。广大医学研究者也着眼多个方面,对射干麻黄汤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究。深入研究总结射干麻黄汤治疗哮喘的疗效及机制,结合近年来的临床疗效数据,有助于为更进一步探讨射干麻黄汤对哮喘的治疗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 标签: 射干麻黄汤 哮喘 疗效 治疗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最终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浆TNF-α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上述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给予西替利嗪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能够安全可靠地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整体治疗水平,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发病机制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疾病造成的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患者和照料者带来极大不方便。高压氧(HBO)作为治疗及康复手段,为脑梗死患者又提供了一个治疗选择。本综述主要简述高压氧治疗脑梗死的机制及在脑梗死方面的治疗现状。

  • 标签: 高压氧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学校传染病的预防机制,并探讨其管理对策。方法选用自制调查表对49所中小学校以及托幼机构的传染病预防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对各项调查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管理对策。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所有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的工作预案的建设完善率为83.67%、组织机构为73.47%、学生健康档案记录为69.39%、缺勤记录为85.71%、晨检制度为85.71%,专人负责建设完善率为77.55%;其中学校医务室的完善率为85.71%,疫情登记报告87.76%,消毒隔离制度89.8%,接种证查验登记81.63%。结论学校的传染病预防机制完善率较低,有必要完善机制制度和管理制度,提高学校等的医疗预防水平,确保卫生等设施设备的完善,从而确保学生的健康监护。

  • 标签: 传染病 预防机制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因为我国食品药品监督力度的全面改革,对于我国医药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无论是在鼓励方面,还是在监督方面都有一定作用,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于药品稽查上下联动机制的构建思考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结合当下药品稽查联动执法存在的问题为依据,从加大区域专项联合整治、推进稽查信息联网共享、建立案件协查通报机制、实行区域多部门协作互动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更好的做好我国药品稽查工作。

  • 标签: 药品 稽查 联动机制 问题 建议
  • 简介:摘要非小细胞癌症属于肺癌的一种,也是肺癌最常见的病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有严重的危害,目前临床对癌症的治疗常采用靶向治疗,也取得了不小的治疗成果。但是,在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靶向治疗的初期,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出现了较强的耐药性,因此如果解决靶向治疗引起的耐药性是目前临床主要研究的重点内容。近几年来,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手段就是靶向治疗,靶向治疗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疾病中,因此临床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体内潜在的致癌基因已经被验证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间变性淋巴瘤激酶,MET基因扩增,KRAS基因突变等。本文重点对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和耐药的机制进行阐述分析,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可靠的治疗依据。

  • 标签: 非小细胞癌症 肺癌 靶向治疗,耐药性 耐药机制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emphysema)的常见慢性疾病,目前普遍认为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及小气道重构为其三大病理特征。肺气肿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一个主要病理现象,其病理机制主要包含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衰老及凋亡等等。本文以细胞衰老机制为切入点,对近年来研究较多的肺气肿细胞衰老相关靶点作一综述。

  • 标签: 肺气肿 细胞衰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根据细菌耐药的研究成果,制订新的抗生素应用指导意见临床实践效果。方法2016年3月组建小组,根据细菌耐药机制,调整抗生素合理应用管理对策,包括做好病原学的诊断、重视病原学诊断结果的利用、降低筛选获得性耐药风险、做好药物动力学检测、合理联合用药。结果2016年,住院部医院感染、耐药菌检出率、多重耐药菌检出率、联合用药率、高耐药可能性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4.9%、71.5%、38.5%、2.4%、5.6%,低于2015年5.2%、78.5%、42.1%、3.1%、8.1%,2016年病原学检查率58.1%高于2015年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的管理对策极大的提高了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水平,有助于控制医院感染特别是耐药菌感染。

  • 标签: 细菌耐药 耐药机制 抗生素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溃疡性结肠炎疾病较为多发,临床调查研究发现,饮食习惯不良、遗传等因素都会提升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的发病率,而目前临床多采用保守方式治疗,下文将详细针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式进行探究。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发病机制 治疗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