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从子宫颈癌术后患者发生性生活质量降低的各种原因中寻求护理应对措施。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的50例子宫颈癌术后患者为对象,年龄在25岁至48岁之间,采用单独与患者或其丈夫交谈或社会支持等形式,了解其对宫颈癌切除术后的性心理看法,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应对措施。结果认为宫颈癌术后过性生活会影响宫颈残端的有33例,占66%,认为宫颈癌术后阴道缩短,配偶有看法,产生自卑的10例,占20%,认为术后过性生活感到疼痛及其他不适的,有7例,占14%,根据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对患者及配偶进行耐心的性知识指导及健康指导,对性生活恐惧缓解37例,占74%,基本缓解13例占26%。结论宫颈癌术后对性生活质量通过各种形式的应对,消除患者性心理障碍,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宫颈癌术后 性生活质量降低 应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轻度高血压患者的策略与效果。方法对照观察性研究,2017年5月—2018年5月共计入组轻度高血压78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39例。对照组39例,叶酸1片/qd;实验组患者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对其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1月,3月,6月的血压情况进行观察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的血压150~159mmHg比例均值为36.12%和34.0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月血压恢复正常者,实验组和对照组都是1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月血压恢复正常者,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例和3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月血压恢复正常者,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9例和5例,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轻度高血压患者采用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安全有效,能够有效促进健康。

  • 标签: 轻度高血压 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 随机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阴道产及剖宫产患者分娩后的性生活质量。方法选取近来3年前往我院进行治疗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00例,其中A组为阴道产组,B组为剖宫产组。采取发放调查表的方式,调查两组产妇产后3个月及6个月的性生活满意度。结果经调查显示,产妇分娩后3个月,A组患者性生活不满度明显高于B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6个月,两组患者性生活不满意度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阴道分娩方式会对产妇产后3个月的性生活造成不良影响,产后6个月基本无影响。医院应该提倡阴道产分娩方式。

  • 标签: 分娩方式 经阴分娩 剖宫产术 性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是以压力性尿失禁(SUI),盆腔器官脱垂(POP)包括子宫脱垂、阴道前壁膨出、阴道后壁膨出以及慢性盆腔疼痛(CPP)等为主要病症的一组妇科问题。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各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薄弱,进而盆腔脏器移位连锁引发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是中老年的常见病,据权威机构调查,35岁~59岁中年女性中有60%以上患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均寿命延长,人们对于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要求日渐提高,盆底损伤和机能退化造成的盆腔器官脱垂严重影响中老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特别是妨碍妇女的工作和社会活动,被称为“社交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尤其对于女性健康的性生活有很大的影响,该影响现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女性人群中的性问题广泛存在,与健康状况和社会心理因素相关,并可影响到与配偶的相互关系及家庭稳定以至于社会和谐。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性疾病 女性性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应激性生活事件与脑中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脑中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入院7d以内张氏“生活事件量表”调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脑中风患者中,21例重度生活事件刺激因素者,占35%;32例中度生活实践刺激因素者,占53.3%;7例轻度生活事件刺激因素者,占11.7%。应激性生活事件与脑中风发生率上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结论脑中风患者发病、病情进展以及预后过程中,应激性生活事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应激性生活事件 脑中风 临床资料 生活事件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狼疮肾炎女性患者性生活质量变化情况,探讨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CSFQ量表及自制影响性生活质量的因素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狼疮肾炎女性所有患者性交频率明显减少,性高潮缺失占56%,其主要影响因素为认为性生活影响疾病康复、躯体不适、药物、丈夫的性态度。结论狼疮肾炎女性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性生活质量下降,我们应该加强性认知指导,提高患者性生活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狼疮肾炎 性生活 质量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克龄蒙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对围绝经期女性生活质量影响。方法从本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围绝经期女性中随机选择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分别给予常规克龄蒙治疗和常规克龄蒙治疗联合生活方式干预。观察记录两组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经不同的治疗和干预,观察组的生活质量SF-36健康问卷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围绝经期女性实施常规克龄蒙治疗联合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围绝经期女性 克龄蒙 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性护理干预对放置IUD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82例IUD术后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给予主动性护理干预。结果半年后,实验组生活质量SCL-90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主动护理干预应用于IUD术后女性,对于保证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考虑。

  • 标签: 主动性护理干预IUD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女性盆腔脏器脱垂术后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2年6月间共99例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在我院分别行传统手术阴式子宫切除+阴道壁修补和盆底重建术进行治疗,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10个月采用电话问卷调查的方式,根据女性性生活功能指标量表(femalesexu2alfunctionindex,FSFI)中的内容量化患者术后性功能情况,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传统手术组与盆底重建组对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性生活质量影响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个月性生活质量影响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底重建组术后10个月性生活质量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结论盆底重建术术后使阴道顶端与网片融为一体,保持了盆底的完整性,改变传统阴道顶端悬吊所带来的弊端,使后穹窿变深变宽,有效的阻止阴道残端脱垂,增加阴道长度,提高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

  • 标签: 盆腔脏器脱垂 阴式子宫切除+阴道壁修补术 盆底重建术 性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宫全切术与次全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性生活的影响。方法84例子宫肌瘤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全切除术组和次全切除术组,比较两组子宫恢复情况,评价不同手术方式对性生活的影响。结果全切除术患者子宫恢复速度较次全切除术后患者子宫快速恢复慢。术后6个月,次全切除术后患者性生活频率和性欲均较全切除术患者高,两组比较P<0.05。结论子宫次全切除术可缩短子宫恢复时间,术后对患者性生活影响较小。

  • 标签: 子宫全切术 次全切除术 子宫肌瘤 性生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阴道冲洗与心理干预对年轻宫颈癌患者放化疗治疗结束后3个月性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后的宫颈癌年轻患者21例,进行阴道冲洗与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性生活质量。结果患者在接受阴道冲洗与心理干预前后的性欲指数评分、性交舒适度评分、阴道润滑程度评分以及整体性交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阴道冲洗以及心理干预的措施,可以显著地提升年轻宫颈癌患者的性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阴道冲洗 心理干预 年轻宫颈癌患者 性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子宫全切术和次全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对患者性生活的影响及差别。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5例,根据患者病情及意愿,行子宫全切术及次子宫全切术,根据术式不同分为甲、乙两组,术后对患者行生活质量调查研究,分析不同术式对子宫肌瘤患者今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前性功能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院六个月后随访结果显示乙组患者性功能量表各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甲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性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子宫次全切术患者性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子宫全切术患者,故临床上应尽量保留子宫颈。

  • 标签: 子宫全切术 次全切除术 子宫肌瘤 性生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对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及负性心理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抽取80例本院自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子宫切除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分析两组术后性生活质量、负面心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性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对比显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负面心理对比显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既可改善负面心理,又可提高性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子宫切除术 性生活质量 负性心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的构建策略。方法以23名护士组建专科护理小组,负责敏感性指标调查及设计,调查内容上包含PACU护士核心能力,并借助Delphi专家调研论证指标。结果PACU护士核心能力调查结果表明521名护士能力处在中上的水平,在理论知识及专科技术能力却较低。专家问卷调查显示敏感性指标的判断、舒适及权威系数均较高。结论结合PACU护士现有能力,将专科护理技术及理论内容作为基础制定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对提升PACU护理工作质量有重要帮助。

  • 标签: PACU 护理质量评价 敏感性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胶体金试纸条法潜血实验进行灵敏度阳性范围的验证及质量控制。方法通过人工配置相应浓度的血红蛋白溶液,找到隐血阳性的检测范围。结果胶体金试纸条的阳性结果范围为625μg/ml左右至1μg/ml左右。结论验证阳性范围后对日常检测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效控制假阴性的出现。

  • 标签: 胶体金法 隐血 敏感性 假阴性 阳性范围
  • 简介:摘要micro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单链RNA分子,其参与调控部分基因表达。某些microRNA不仅作为“癌基因”、“抑癌基因”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还可调控胃癌的化疗敏感性。研究microRNA与胃癌化疗敏感性,为临床化疗开辟了新思路。本文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和分析。

  • 标签: 胃癌 microRNA 化疗敏感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致光敏感性皮炎的处理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19日收治的1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静脉注射甲强龙40mg以平喘,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0.5g以抗感染,患者隔天全身皮肤见散在性红斑,右足背水肿,随后出现水疱,压之出现轻度疼痛,考虑为光敏感性皮炎。结果给予地氯雷他啶抗过敏,静脉用甲基强的松龙20mg,1次/日,无菌穿刺水疱抽液,局部涂红霉素软膏,每天纱布适当包扎3~5小时,一周后皮肤结痂,水疱消失,哮喘改善,病情明显好转出院。结论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可致光敏感性皮炎,应用地氯雷他啶、甲基强的松龙联合无菌穿刺水疱抽液以及红霉素软膏治疗,可明显改善病情。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不良反应 光敏感性皮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患者30例临床诊断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痊愈4例,显进22例,进步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6%。症状消失时间20天~90天。结论精神分裂症性症状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躁狂症状用抗精神病药或锂盐治疗,抑郁症状用抗抑郁剂治疗。在发作期如果症状发生了改变,治疗方向也应及时变化。

  • 标签: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诊断 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