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腮腺肿瘤的CT(computedtomography)增强特点及影像病理特征。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8例经病理证实的腮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CT增强检查。结果CT检查在腮腺良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为89.7%(26/29),3例患者由于表现形态不规则或者边界较模糊、密度不均匀,而误诊为恶性肿瘤。在恶性肿瘤的准确率是77.8%(7/9)75.0%,2例患者由于边缘较清晰而误诊为良性肿瘤。结论CT增强能够较为准确地显示腮腺肿瘤的具体情况,对腮腺肿瘤的诊断,特别是典型的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 标签: 腮腺肿瘤 CT 影像学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肝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影像学特征及CT假阳性病灶的病理特征,提高肝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的104例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影像学特征及CT假阳性病灶的病理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104例患者,总共病灶118个,其中表现为癌灶的患者98例,假阳性患者10例,而4例为胆管细胞与肝细胞混合癌细胞。所有肝癌患者的病灶存在着明显的不均匀强化,肝癌癌灶呈现不同程度的坏死,门脉期呈现不均匀低密度化。结论采用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可以对肝癌患者的病症作出正确的诊断,因此,肝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影像学特征及CT假阳性病灶的病理分析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肝癌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 影像学特征 CT假阳性病灶 病理探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在早期乳腺癌影像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检出率。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接待受检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对可疑患者予以活检手术检查,对MRI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经时间-信号曲线结果显示,其中Ⅰ型53例、Ⅱ型4例以及Ⅲ型3例。有4例患者发现癌前改变,2例患者发现乳腺癌。分别对患者予以腺叶切除、保乳手术以及改良手术进行治疗。结论早期乳腺癌影像诊断当中,磁共振动态增强的应用可提高对该病的检出率,且诊断的效果可较好的满足患者的诊治需求。

  • 标签: 磁共振动态增强 早期乳腺癌 影像诊断 应用效果 检出率
  • 简介:摘要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分子影像学技术已成为医学影像学以及相关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一个新趋势。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和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从核酸—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疾病的发病机理、疾病早期的生物学特征,为疾病发生的早期检测、预警、诊断和疗效评估提供新的方法与手段。它的研究成果将为肿瘤和其他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诊断、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估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新方法和新手段。

  • 标签: 分子影像学 分子生物学 人类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肾脏肿瘤影像诊断价值。方法2011年1月—2017年2月,医院共采用影像学技术诊断并在术后证实病理诊断儿童肾脏肿104例,均进行过MRI、CT、超声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恶性74例,良性肿瘤30例。超声、CT、MRI的诊断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的特异度、阴性预测值、符合率高于超声,MRI诊断的阴性预测值、符合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特征显示,恶性病灶的假包膜征、T2WI中高与混杂信号、囊变、晕环结节征、超声低回声比重高于良性,恶性病灶匍匐征、脂肪比重低于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势比OR从高到低分别匍匐征、脂肪、晕环结节征、假包膜征、超声低回声。结论影像学技术特别是超声、MRI是诊断儿童肾脏肿瘤的理想技术,需要特别关注匍匐征、脂肪、晕环结节征、假包膜征、超声低回声病灶。

  • 标签: 肾脏肿瘤 儿童 影像学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影像诊断的相关情况,提高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水平,以减少临床误诊的出现。方法36例肺结核患者被选入本组研究,均出现CT误诊情况。入组患者选择起止时间为2016年9月—2017年9月。观察入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并分析相关的误诊原因等。结果36例出现误诊的患者中,相关的疾病类型包括肺癌21例、肺炎10例、淋巴瘤2例、结节病2例、气管先天发育异常1例。对36例患者的临床CT影像学表现情况进行统计,可得误诊影像主要包括斑片状及片状实变影、结节肿块、肺门及纵隔肿块、颈部肿块。结论肺结核影像诊断误诊的原因包括CT表现不典型、CT检查不全面及胸部表现未与胸片表现综合分析等。

  • 标签: 肺结核 CT检查 影像 误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引进重庆中联医院信息系统(旗舰版)用于快速处理各种影像诊断文字资料的软件应用程序。方法利用手工及程序处理影像诊断文字资料的时间数据表格,对比两者的速度以判别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诊断报告处理速度显著提高。结论该软件具有操作简便、处理速度快等优点,显著提高科室的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

  • 标签: 影像PACS系统 软件 应用程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肺炎的影像学特点和X线平片影像。方法对2015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6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进行研究,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研究组,观察组患儿早期进行影像学特点和X线平片影像诊断,研究组患儿晚期进行影像学特点和X线平片影像诊断,分析患儿的临床体征、症状以及X平片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感染性肺炎有10例,吸入性肺炎有20例,研究组中有感染性肺炎14例,吸入性肺炎有16例。结论通过观察新生儿肺炎的影像学特点和X线平片影像,有助于对其进行早期诊断。

  • 标签: 新生儿 肺炎 影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种影像检查方法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近几年随着CT、MRI技术的进展,在临床上的逐渐普及,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更多的影像依据。结论(1)超声检查能发现大多数子宫肌瘤,但不能进行准确定位,也难识别小肌瘤,作为子宫肌瘤的筛查方法,应为首选检查方法。(2)CT检查除钙化外,缺乏特征性表现。一般不用于子宫肌瘤的检查。(3)MRI能检出小至5mm的子宫肌瘤,易于分辨粘膜下、肌层内、浆膜下的子宫肌瘤。是发现和诊断子宫肌瘤的最敏感方法。

  • 标签: 子宫肌瘤 影像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小儿肺部疾病影像诊断方式。方法本次小儿肺部疾病影像诊断研究主要选取了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结核患者45例,分别进行CT影像诊断检查和X胸片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本次小儿肺部疾病影像诊断中,45例小儿肺结核患者中,大部分患者呈现出肺实质侵润和淋巴肿大的胸部影像,同时一些小儿患者具有支气管病变、栗粒性肺结核等胸部影像表现。结论CT影像诊断检查能够有效诊断出小儿肺部疾病的主要胸部影像表现,查出率较高,误诊率较低。CT影像诊断检查较X胸片检查,能够检测出X胸片所未能检测出的淋巴肿大以及原发病灶等问题,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是小儿肺部疾病影像诊断的主要方式,值得在临床诊断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小儿肺部疾病 影像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结核MRI平扫及增强表现,探讨MRI平扫及增强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2例脊柱结核患者的MRI平扫及增强表现,旨在提高脊柱结核的MRI诊断准确率。结果颈椎结核8例,胸椎结核11例,腰椎结核19例、骶椎结核4例。脊柱结核T1WI呈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当病灶中心发生干酪性脓肿时呈均匀长T2信号,常累及相邻多个椎体,椎间隙变窄,周围易形成冷脓肿,为脊柱结核的典型表现。结论通过分析脊柱结核的MRI平扫及增强表现并结合临床病史,可有效提高脊柱结核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脊柱 结核 MRI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病例摘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好,日子蒸蒸日上,这就要求在护理方面有高品质的服务,随着人们从认识法律到懂法律,大众的法律意识在逐步的提高,渐渐的加强,这就对院方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好的管理及提高护理质量。护理行业是具有高责任,高风险的行业。患者自行维权的意识越来越强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责任和风险也随之增加,如果危险因素没有被认识、防范,将对医院,对患者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 标签: 护患纠纷 法制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或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以顺利进行CT增强扫描,提高诊断准确度。方法根据检查部位、病情体质、年龄调节注射造影剂的剂量和速度,选择适宜的注射部位并及时做好各项护理。结论做好CT增强扫描的观察和护理十分重要,是保证增强扫描顺利进行并获得满意结果的必要条件。

  • 标签: CT增强扫描 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