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针穿刺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2年6月我科84例甲状腺结节针穿刺后行手术治疗患者的细胞病理学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判断细胞病理学诊断的准确性,分析细胞病理学诊断中漏诊及误诊的常见原因。结果组织病理学诊断良性病变54例(占64.3%),恶性肿瘤24例(占28.6%),良性肿瘤6例(占7.14%)。细胞病理学诊断良性病变或恶性病变与组织病理学的符合率分别为97.2%和93.4%。8例诊断不符合病例主要来自于滤泡性肿瘤诊断组,其主要原因是细胞学诊断错误及腺瘤性结甲和滤泡性肿瘤间重叠的细胞学特征。结论甲状腺结节针穿刺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诊断良性或恶性病变准确性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细针穿刺 细胞病理 组织病理
  • 简介:摘要骨缺损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传统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有自体骨移植与同种异体骨移植,但自体骨移植与同种异体骨移植均存在一定的治疗缺陷,如自体骨移植存在供区并发症与来源有限等缺点,同种异体移植存在并发疾病传播和免疫排斥风险;而骨组织工程虽然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因其可限制异体移植引发的疾病传播、避免免疫排斥反应等已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治疗骨缺损的模式。

  • 标签: 骨移植 组织工程 骨缺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有很多治疗骨缺损以及骨流失疾病的方法,包括被人们公认的“金标准”-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支架材料复合生长因子等。依照组织工程的和基因治疗的“局部”治疗策略或者“系统性”增强骨修复策略正在被深入研究。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6-16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6期
  • 机构:日本一个研究小组宣布,他们将由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培育而来的心肌细胞片移植到心肌梗死的大鼠体内后,发现其能同化成为心脏的一部分,这让人们对再生医疗有了更多期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中针腰麻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6年2月—2017年3月在我院拟行剖宫产分娩的120例产妇,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60例。其中观察组采取针腰麻,对照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头痛时间、麻醉消失时间分别为(1.18±0.63)h、(5.02±1.97)h,与对照组的(1.22±0.75)h、(5.28±2.42)h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穿刺时间、腰痛时间分别为(8.14±2.12)min、(2.04±0.72)d,与对照组的(9.51±2.64)min、(4.36±1.27)d相比有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腰麻应用于剖宫产术中更具微创性,尤其对于局部穿刺点的损伤程度轻于腰硬联合麻醉。

  • 标签: 剖宫产 细针腰麻 腰硬联合麻醉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癌(BAC)病理、临床和CT表现特征,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对60例BA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或活检得到组织病理学证实,对照病灶边缘及内部特点以及病理切片;结果孤立结节型29例(48.3%),实变型14例(34%),弥漫结节型17例(17.7%)。孤立结节型可见分叶、毛刺及星芒状改变、小结节堆集、胸膜凹陷征、小泡征及空腔征等,实变型早期CT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磨玻璃影,中晚期可呈片状密实影,易与炎症混淆,但“枯树枝”征、血管成像征可鉴别,弥漫结节型由于病灶的多态性,难以与结核等特异性炎症或其它肺内浸润性疾病鉴别,若有明显的“枯树枝”征,则可作为BAC的特征;结论CT检查可以发现BAC各型的某些CT特征性表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细支气管肺泡癌 病理 临床 CT表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针穿刺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收治的21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针穿刺,并将取出材料进行病理学活检。结果经超声初步检查,发现良性结节186例(88.6%),恶性结节24例(11.4%),恶性率11.4%。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发现良性结节175例(83.3%),恶性结节35例(16.7%),恶性率16.7%。经比较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引导下穿刺的敏感度、特异度、误诊率分别是91.2%、86.0%和1.6%,明显优于超声检查结果。经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超声检查,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针穿刺活检的诊断率更高,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超声引导 细针穿刺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浅谈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对其进行分析研究。22例患者中基本治愈16例,缓解2例,明显进步4例。在治疗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同时注重预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32例,平均年龄44±2.6岁。对患者采取对症治疗及相应护理。结果经我院的精心治疗及护理后,26例患者治愈,6例缓解。结论对患者进行治疗后,采取有效的护理,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康复取得较好的疗效。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临床护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护理。方法随机在本院2013年1月—2017年1月间接诊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设为B组,另选取同期5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设为A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B组的治疗总依从率为96.00%,明显高于A组的84.00%;B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6.00%,明显高于A组的82.0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再生障碍性贫血综合性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临床护理 护理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有效解决烧烫伤患者创面疼痛、进行性坏死、易感染、瘢痕愈合难题,帮助患者远离植皮困扰。方法采用中医“皮肤激活再生疗法”,治疗各种原因造成的烧烫伤。结论“皮肤激活再生疗法”治疗烧烫伤具有止痛效果好,感染率低,创面愈合时间短,疤痕形成少,无需手术植皮等优点,是治疗烧烫伤的理想方法。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皮肤激活再生疗法 烧烫伤
  • 简介:摘要甲状腺针吸取细胞病理是临床诊断甲状腺疾病的一项重要检查,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快捷、经济、患者痛苦小、诊断快速、正确率较高、合并症少以及近于无损伤性等优点,正确掌握针吸取方法并注意把握针吸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将可以提高甲状腺常见疾病的确诊率。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目的是了解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HAAA)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中所占比例并探讨其临床特征。方法观察近五年来在本院接受诊疗的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HAAA所占比例,并将其与非肝炎患者临床表现、肝功能、血液常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诊疗及干预等进行对照。结果肝炎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占SAA的比例为3.33%。再生障碍性贫血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在进行临床治疗前均进行检查,并确定其血常规、骨髓象等均无异常;2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24例(92.4%)三种(甲、乙、丙)型肝炎病毒经检查后呈阴性,2例(7.6%)乙型肝炎病毒,并按抗原种类此病毒又分为HBsAg、HbeAg,它们均成阳性;24例(92.4%)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易在急性黄疽型肝炎后丙氨酸转氨酶(ALT)以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浓度降低时患病;经过6个月临床治疗后内,再次与非肝炎相关的SAA比较,早期发病率与感染相关病死率均显著增高;但HAAA组2年生存率显著降低。

  • 标签: 肝炎 再生障碍性 贫血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再生医疗器械集中管理,达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目的。方法建立全面的岗位职责,严格执行标准工作流程,通过对医院再生医疗器械的集中管理,监测消毒各环节质量管理监测。结果通过对再生医疗器械的集中管理,防止了因消毒供应环节不严格而引起的医院感染,保证了医疗质量和安全。结论通过加强集中管理再生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各环节操作规范化,保证了再生医疗器械的无菌质量,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机率。

  • 标签: 再生医疗器械 集中管理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5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研究病因,对比分析采用单纯的十一酸睾酮治疗(观察组)、环孢素A与十一酸睾酮联合治疗(对照组)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环孢素A与十一酸睾酮联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效果更佳。

  • 标签: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病因 治疗 对比分析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