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居民健康是联结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以及国家、省、地市县3级卫生信息平台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信息跨机构、跨地域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金钥匙”。本文结合居民健康工作经验,从工作中遇到的最基本概念芯片、芯片操作系统(cos)、磁条、IC等几方面着手,简单介绍了居民健康技术,重点讨论了项目建设中应该特别关注的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密钥管理系统等的建设,旨在为初期从事该项目的人员提供一个建设基本思路。

  • 标签: 居民健康卡 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密钥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参加健康体检情况及健康意识。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对305名社区居民基本情况及2年之内参加健康体检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居民健康体检率72.79%;男性健康体检率高于女性,(P<0.05);60岁以下年龄组与60岁及以上年龄组健康体检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自费体检率相比,60岁以下年龄组显著高于60岁及以上年龄组(P<0.05)。结论社区居民总体体检率较低,尤其是女性及年龄较大者,应努力提高居民健康意识。

  • 标签: 居民 健康体检 体检类别 健康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居民中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价值。方法对绍兴市越城区蕺山街道社区居民已建档的4091名高血压及1097名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干预,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干预前居民的高血压发病率约为46%,干预后的高血压发病率约为35%,降低了约11%。干预前居民的糖尿病发病率约为38%,干预后的糖尿病发病率约为30%,降低了约8%。同时由高血压、高血糖引发的并发症亦有所减少。结论社区健康干预是居民慢性病控制的有效途径,其最终目的是达到控制慢性病的发病率,全面提高居民们的生活质量,使本社区的慢性病管理和控制率达到更好的效果。

  • 标签: 社区健康干预 科学宣教 合理膳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搜集社区居民糖尿病患者资料,并分析护理督促指导中存在的问题与效果。方法采取回顾分析法对我市2个街道办事处的居民资料予以分析,选取其中具有分析价值的100例糖尿病患者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对社区糖尿病护理以及督促指导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调查,进而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结果本疾控中心抽取的资料中显示,抽取的社区中街道办事处居民的预防性知识知晓率较低、危险因素知晓率较低、情况明确率较低、血糖及时检测率较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较低。结论从资料中显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指导时,常识性问题、危险性因素、并发症预防问题认识不足是护理督促的要点,也是其中存在的主要性问题,因此应该从提升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入手,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治疗、运动养生、定期服药等方面的护理干预指导,进而提高社区居民的预防意识,提高督促指导的作用,为本研究提供科学性依据。

  • 标签: 社区 糖尿病 护理指导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将罗哌因和左布比因应用于产科麻醉中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41例择期剖宫产产妇,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产妇应用罗哌因麻醉,对照组产妇应用左布比因,观察和对比两组产妇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产妇均取的了理想的镇痛效果,运动以及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运动以及感觉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将罗哌因应用于产科麻醉中能够缩短产妇的感觉以及运动阻滞恢复时间。

  • 标签: 产科麻醉 罗哌卡因 左布比卡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布比因与布比因复合曲马多镇痛效果的区别。方法选择70例ASAI级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5例,在手术进行至关腹前分别经硬膜外导管给予0.15%布比因10ml+50mg曲马多(A组)。和0.15%布比因10ml(B组),记录给药8h内VAS评分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A组VAS评分在2h,4h,6h时较B组低。结论曲马多可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轻微。

  • 标签: 布比卡因 曲马多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了解沛县居民恶性肿瘤的死亡情况,进一步了解沛县恶性肿瘤危险因素、肿瘤类别及顺位情况,为制定肿瘤防治策略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对沛县2013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沛县2013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09.33/10万,居全死因第2位。结论恶性肿瘤已严重影响居民生命健康,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预防和减少恶性肿瘤的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 标签: 恶性肿瘤 死亡 现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居民生活行为方式对血压的影响效果,为降低高血压发生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自拟生活行为方式调查表掌握100例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情况,计算身体质量,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吸烟、饮酒、BMI>24kg/m2、每天睡眠时间少于6h、每天体育运动时间少于30min、不合理饮食(高脂、高盐等)与高血压疾病密切相关,100例患者上述各项所占人数均较高(P<0.05)。结论相关医护人员应在日常工作中加大宣传力度,告知不良生活习惯对高血压发病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以便引起高血压发病高危人群重视,及时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降低高血压发病率。

  • 标签: 生活行为方式 血压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罗哌因和芬太尼复合罗哌因应用在产妇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妇8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罗哌因进行镇痛,观察组采用芬太尼复合罗哌因进行镇痛。观察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麻醉优良率高,镇痛起效时间和完全阻滞时间短,持续时间长,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复合罗哌因应用在产妇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显著提高麻醉优良率,减轻患者疼痛,且不良反应发生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 标签: 罗哌卡因 芬太尼 镇痛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碳酸利多因与盐酸利多因在妇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分析了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88例行妇科手术麻醉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手术麻醉采用碳酸利多因,对照组给予盐酸利多因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麻醉指标。结果观察组麻醉总优良率为97.93%,对照组麻醉总优良率为79.55%,观察组麻醉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达上界平面时间及麻醉用药量均短(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手术采用碳酸利多因麻醉,其麻醉效果较好,具有麻醉起效快,止痛完全,肌松作用明显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妇科手术 麻醉效果 碳酸利多卡因 盐酸利多卡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较盐酸罗哌因与盐酸布比因在高龄产妇剖宫产中,哪种效果更好。方法甲组用盐酸罗哌因13mg(1%盐酸罗哌因1.3mL),乙组用盐酸布比因10mg(0.5%盐酸布比因2mL),均加10%葡萄糖稀释至2.5mL。麻醉方式腰麻。结果盐酸罗哌因在麻醉起效时间、达最大运动阻滞时间均长于盐酸布比因,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最大运动阻滞恢复至无阻滞(Bromage0级)时间上,盐酸罗哌因组也明显短于盐酸布比因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产妇剖宫产中,盐酸罗哌因麻醉效果更优。

  • 标签: 高龄产妇 剖宫产 盐酸罗哌卡因 盐酸布比卡因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了解2013年襄阳市襄州区居民死因状况,为制定区域卫生规划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国疾病监测系统2013年襄州区全人群死因材料;使用死因监测数据清洗与分析工具软件系统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襄州区居民标化死亡率标化死亡率为3.02‰,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前5位死因顺位依次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伤害、呼吸系统疾病,占全死因的85.63%。结论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伤害、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我区居民的主要死因,今后要加大慢性病防治的宣教力度,普及重点慢性病防治知识,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规范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开展综合防治。

  • 标签: 死亡率 死因顺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宁波市江东区居民死亡情况,掌握死因构成,了解死因变化趋势、年龄、性别差异,为今后提供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浙江省慢性病监测管理系统收集2009-2012年通过浙江省慢性病监测管理系统收集2009-2012年辖区各级医疗机构死因监测资料,运用监测资料,运用国际疾病统计分类方法ICD一10编码确定根本死因,确定根本死因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结果恶性肿瘤、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三大疾病种类,男性和女性在前5位死因顺位上有一定的差异,在不同的年龄段上也表现有差异。结论恶性肿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宁波市江东区居民死因谱中比例较高,进行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与指导,倡导居民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理念及健康的生活方式。

  • 标签: 死亡 死因分析 死因顺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氏肺孢子虫肺炎的CT表现,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氏肺孢子虫肺炎的CT表现。结果16例氏肺孢子虫肺炎的CT表现为磨玻璃影、斑片状影、结节状、网状影,典型者呈“蝶翼”状。结论磨玻璃阴影、斑片状阴影、结节状、网状影是氏肺孢子虫肺炎主要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但确诊仍需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

  • 标签: 卡氏肺孢子虫 肺炎 影像学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居民死亡状况是反映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了解影响一二三团居民生命与健康的主要疾病,我团疾控中心于2013年6月-8月,对全团辖区内居民病伤死因资料进行了回顾调查分析工作;以便更好地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123团2012年《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年报表》,从人口的数量、结构、各年龄段的主要死因特征等相关方面资料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了对居民寿命、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2012年123团居民前5位死因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及内分泌营养等疾病。表明,循环系统、恶性肿瘤、损伤中毒等疾病是影响居民人群寿命上升的3大主要疾病。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损伤中毒已经成为严重影响123团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加强对这方面的预防控制,更应引起各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 标签: 死因 死亡率 死因构成 潜在寿命损失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医务人员与社区居民的营养认知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寻找社区营养教育培训的切入点。方法在社区招募符合条件的医务工作人员及居民,采用一对一、面对面调查的方法,对351名社区医务人员及居民进行营养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社区人群营养知识得分9.93±3.12,医务人员营养知识得分11.43±1.99,显著高于居民8.49±3.33(F=50.66,p<0.001),及格率及优秀率也均高于社区居民(分别为30.65及24.40,p均小于0.001)。营养知识知晓率中食物加工时需要生熟分开知晓率最高95.7%,保健品是否对健康有益知晓率最低33.2%,其他食物提供的营养素、预防缺钙的主要食物知晓率也较低。社区居民的营养知识知晓率与社区医务人员趋势一致。结论社区医务人员营养知识水平尚有改进空间,社区居民营养知识的改善依赖于医务人员营养知识的提高,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营养知识培训,提高营养教育技能水平,从而提高社区居民营养知识知晓率,改善营养饮食行为习惯,达到饮食促进健康的目的。

  • 标签: 社区医务人员 居民 营养知识 知晓率 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