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骨节病病区外环中硒水平与大骨节病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研究组、对照组河水、井水、自来水均分别取10份水样并给予硒水平检测,指定高年资专业检测人员完成相关操作。待60份水样检测完成后计算各组硒水平平均值,将所得数据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河水、井水、自来水水样均顺利完成硒水平检测,分析数据可知研究组水样中硒水平平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外环中硒水平较低是导致该地区发生大骨节病的主要因素,相关工作者应准确掌握硒元素与大骨节病相关性,对高危地区积极采取各项措施补充硒元素,有利于降低该地区大骨节病发生率并保障人民生活质量。

  • 标签: 大骨节病 环境 硒水平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贵阳市活禽市场外环禽流感病毒H5、H7、H9亚型污染状况,评估贵阳市市民发生人禽流感的风险。方法2010、2011、2012和2013年在全市活禽宰杀销售市场外环采集笼具擦拭、粪便和污水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禽流感病毒FluA、H5、H7、H9核酸。结果2010年采集活禽市场外环标本607份,FluA阳性179,阳性率为29.49%;2011年采集活禽市场外环标本368份,FluA阳性82份,阳性率为22.28%;2012年采集活禽市场外环标本468份,FluA阳性163份,阳性率为34.83%;2013年采集活禽市场外环标本921份,FluA阳性82份,阳性率为8.90%。3种类型的标本中,污水的阳性率最高,其次是笼具擦拭标本,粪便的阳性率较低;各年各季节间标本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年活禽市场外环禽流感病毒检测均未检测出H7亚型。结论H5和H9亚型是主要的病原体,冬春季节是禽流感病毒的高检出季节,贵阳市活禽市场环境普遍存在高致病性禽流毒的污染,存在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风险,应做好人禽流感的预防和应对。

  • 标签: 禽流感病毒 活禽市场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外环中禽流感病毒分布情况,为禽流感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4月—2015年12月间,共采集禽类外环标本620份,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标本进行禽流感核酸检测。结果A型流感病毒阳性标本159份,阳性率为25.6%,H7为63份,阳性率10.2%,三年中外环标本检测到FLuA的阳性率分别为18.3%,9%,34.6%,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清洗禽类污水标本、笼具表面擦拭标本和宰杀或摆放案板表面涂抹的H7N9阳性检出率相对较高,分别为13.2%,12.3%,和11.3%。结论农贸市场活禽交易场所禽流感病毒阳性率较高,可能是秀洲地区禽流感病毒传播的一个最重要渠道,有关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对其进行监管,做好综合性防控工作,杜绝人感染H7N9病例的再次发生。

  • 标签: 外环境 禽流感病毒 H7N9 阳性率
  • 简介:摘要报告手术室对外带器械的管理,在手术室设立骨科,神经外科,五官科,眼科等各专科组,对器械公司人员及产家,用于何种手术进行严格登记制度,通过加强人员管理和外带手术器械的管理,保障了外带器械的安全使用。

  • 标签: 器械管理 医院 灭菌 租赁器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手术后的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2008-2012年间的64例脑室外引流术的临床护理的临床资料分析,在患者手术后,对其进行护理,患者没有发生并发症。结果64例患者中,治愈患者有62例,治愈率高达96%以上,死亡2例,结论脑室外引流术患者,在手术后进行有效护理,不仅可以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而且成功地挽救了患者生命,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脑室外引流术 护理分析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完善手术室各种器械的管理保证消毒灭菌质量。方法对外来器械进行规范的清洗、包装和灭菌,完善对外来器械的管理制度,优化工作流程。结果消毒灭菌质量合格,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提高了手术器械使用满意度。结论该套管理办法在手术室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 标签: 手术室 外来器械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外来植入器械的感染因素分析及对策。方法收集2015~2016年4月年手术室外来植入器械的的记录使用情况。结果我院加强了对外来植入器械的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结论加强对骨科植入器械的管理,时防止医院感染,保证手术患者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

  • 标签: 手术室外来器械 感染因素分析及对策
  • 简介:摘要对手术室外来手术器械跟台人员作出管理规定,加强和完善了手术器械跟台人员的培训和监督,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保证手术质量,保证了医疗安全。

  • 标签: 器械跟台人员 手术配合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外来骨科器械的管理方法,完善手术室各种骨科器械的管理,保证消毒灭菌质量。方法对手术室外来骨科器械进行规范化的清洗、灭菌、完善外来骨科器械的管理制度,优化各种工作流程。结果消毒灭菌质量合格,相比规范化管理前,因器械引起的医疗缺陷明显减低,相比较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减少了手术耗材的库存,降低医疗成本,减少了资源浪费,灵活选择,提高手术满意度,保证医疗安全。

  • 标签: 手术室 外来器械 质量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有效控制外来医疗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保证手术患者的手术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的要求,制定外来医疗器械灭菌的管理制度,完善外来医疗器械的流程,并严格按制度进行操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外来医疗器械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其安全使用,有效预防医院感染。方法本科多年来一直将外来医疗器械纳入规范化管理流程,由专业人员进行清洗、包装和灭菌,并加强对外来医疗器械的术前、术中、术后管理。结果外来医疗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得到了保证,管理更加规范化。结论对外来医疗器械的规范化管理,能确保外来医疗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保障了手术患者的安全。

  • 标签: 手术室 外来医疗器械 规范化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侧脑室外引流联合枕下开颅血肿清除术,在重型创伤性小脑血肿患者中的疗效。方法气管插管全麻后,首先行右侧脑室外引流术,再行俯卧位,取枕下正中切口,行枕下开颅血肿清除术。结果术后6例恢复良好,出院GCS达15分。3例后遗有不同程度的智能及肢体活动障碍。死亡2例。结论脑室外引流联合枕下开颅血肿清除术,能有效的缩短脑干受压迫的时间,并能防治术后患者脑水肿引发的枕骨大孔疝,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重型创伤性小脑血肿 侧脑室外引流 枕下开颅血肿清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下闹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患者的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脑室出血患者,对其采用颅内压监测下的闹室外引流治疗方法。结果颅内压监测3~14d,无手术致再出血病例;感染2例(5%),经抗感染治疗均得到控制;出血后6个月GOS评估,恢复良好16例(40%),中度残疾9例(22.5%),严重残疾7例(17.5%),植物生存状态3例(7.5%),死亡5例(12.5%)。结论对于脑室出血患者,在ICP监测下实施侧脑室外引流,结果显示可更有效控制颅内压,降低再出血率,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颅内压监测 脑室外引流 脑室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脑室外引流装置在脑室钻孔引流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08月37例采用一次性颅脑外引流装置的患者为观察组,并以2008年1月—2009年12月39例使用一次性无菌引流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管道堵塞、颅内感染、气颅、低颅压发生率。结果采用一次性颅脑外引流器进行引流,管道堵塞、颅内感染、气颅、低颅压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颅脑外引流器进行引流,既解决了使用传统的引流袋存在的不足,缩短了引流管留置时间,又减少了可能引起的引流管堵塞、颅内感染、气颅、低颅压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大大减轻了护理工作量。

  • 标签: 一次性颅脑外引流器 脑室外引流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的52例自发性脑室出血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对术后各时段脑室内积血消失的时间以及病后3个月的生活能力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的疗效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双侧脑室外引流术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单侧脑室外引流术的治疗效果,手术后要根据引流的速度调整高度,缩短引流时间,保证引流通畅,防止发生颅内感染。

  • 标签: 脑室外引流术 自发性脑室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术后联合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脑室出血患者先行脑室外引流术再行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引流术,配合脑室内灌注尿激酶,地塞米松鞘内注射。结果随访6个月,恢复良好生活能自理25例;部分生活自理4例;完全卧床生活不能自理3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3例。结论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管置管引流配合脑室内灌注尿激酶及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是一种治疗脑室出血的有效方法。具有安全高效、操作简便,容易观察的特点。可减少脑室内引流管的置管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能明显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室出血脑室外引流腰大池置管引流
  • 简介:摘要应用脑室外引流人工脑脊液置换冲洗治疗脑室出血40例患者,并且与28例继发脑室出血保守治疗患者进行对照,结果显示人工脑脊液置换治疗组由于对照组,经过统计学处理,p<0.05,与对照组比具有显著性意义,人工脑脊液置换方法提高了治愈率,能够在最短时间内缓解急性颅内压增高问题,使病人安全度过危险期,此种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对病人损害小,便于推广,疗效显著。

  • 标签: 人工脑脊液 脑室外引流 脑室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