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妇产科手术室护理中,安全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抽签的方法将在我院妇产科实施手术的患者(共70例)随机分成两组,予以35例参照组常规护理模式,予以35例试验组安全护理模式,对两组取得的护理效果进行讨论和对比。结果试验组在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发生上均显著少于参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手术室护理中,安全护理模式可使出现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的情况得到显著控制。

  • 标签: 安全护理模式 妇产科手术室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知信行”模式在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的效果。方法利用“知信行”模式,培训在我院工作的护理人员,不仅增加了其相关安全知识,也使护理人员能够正确认识到安全文化的重要性,转变以前错误的工作态度,形成能积极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行为,提高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率,降低发生率,最终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结果护理不良事件主动上报率明显提高(P<0.0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护理综合质量、病人满意度都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知信行模式不仅提高了护士工作中不良事件主动的上报率,还极大减少了发生率,使临床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得到提高,最终有效减少护理风险,确保病人安全

  • 标签: 知信行模式 护理不良事件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将PDCA循环模式应用于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避免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落实安全制度、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方法应用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模式对精神科护理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订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结论PDCA循环模式是落实精神科护理安全的有效管理方法,能有效减低精神科护理安全风险,对安全质量的持续改进起到促进作用。

  • 标签: PDCA循环模式 精神科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急诊科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接收的患者中选取126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行常规护理)和观察组(63例,行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比较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结果(1)经比较,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护理后,两组护理评分均明显提高,前后组内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中应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急诊护理的水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急诊分诊 安全管理模式 急诊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我国人口老龄化是日渐明显的发展趋势。老年人的身体、生理、心理、社会等一系列问题逐渐增多,随之而来的护理模式的转变及老年护理的发展势在必行,无论从护理理念上、形式内容上、提供服务结构上都应向多元化、专业化、整体化护理发展,这样有助于消除老年病人不良的心理和生理变化,。

  • 标签: 老年 护理 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全管理模式在老年痴呆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2016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管理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n=46)以及对照组(n=46)。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安全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6.52%)较对照组(23.91%)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可降低安全风险事件发生率,为患者提供安全保障。

  • 标签: 安全管理模式 老年痴呆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新模式在在肾内科病人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通过管理、员工、环境设施、仪器设备、病人、工作流程等方面分析可能影响肾内科护理安全的因素,建立切实可行的护理安全管理新模式如信息化护理安全管理、共同参与的护理管理、专科专业化的管理、风险预警管理、护理安全文化建立、PDCA管理模式循环等新模式的实践应用。结果使临床护理工作达到法制化、标准化、设施规范化,提高了风险防范的能力,减少了护患纠纷,杜绝了护理差错的发生,保证病人的护理安全

  • 标签: 护理安全 肾内科 管理模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护患沟通情景模拟形式对激发护士学习护患沟通知识以及护患沟通能力的作用。方法护理部选择发生护患纠纷的素材进行护患沟通情景模拟大赛;护士分饰角色,护士长饰演患者家属;赛后在全院开展学习讨论。结果100%的护士对护患沟通情景模拟的形式感兴趣;98.5%的护士认为对今后的工作有指导作用;99%的护士认为自己的沟通能力得到提高。5月份病人满意度为97%,比4月份上升2%。结论护患沟通情景模拟形式能够有效促进护士学习护患沟通知识,提高护士进行护患沟通的能力。

  • 标签: 护患沟通 情景模拟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急诊护理中采取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急诊科患者11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2016年2月-7月的患者55例列为对照组,2016年8月-2017年2月的55例患者列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分诊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分诊管理基础之上采取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护理,采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8.1%(54例),护理质量为(97.3±2.1)分,明显优于采用常规分诊管理模式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83.6%(44例),护理质量(80.9±3.4)分,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护理中采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急诊分诊 安全管理模式 急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老年优质护理病房加强安全管理,防止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坠床。方法自2011年3月1号起开始在本科室实施以安全教育、责任、安全检查、康复训练等为主的安全管理模式。结果对患者进行教育后,实验组患者、医护人员、护工阿姨的知晓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前者明显低于后者许多,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管理模式的实施在临床应用中效果显著,可降低老年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坠床机率,保证患者身体安全,减少了跌倒/坠床引起的后遗症与死亡,甚至是医患矛盾,故具有广泛推广的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预防跌倒/坠床 安全管理模式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三级质控模式于老年患者安全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老年患者,设其为对照组,此期间医院尚未在安全护理管理中应用三级质控模式;择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老年患者,设其为研究组,此期间医院开始在安全护理管理中应用三级质控模式。为两组老年患者进行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的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5%(1/40),对照组的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2.5%(9/40),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的安全护理管理中为其应用三级质控模式可以有效预防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

  • 标签: 三级质控模式 老年患者 安全护理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全护理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痴呆患者中应用及效果。方法将47例晚期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对照组23例。观察组对患者进行1年的老年痴呆相关知识和家庭护理干预。对照组为健康的老年人。比较两组1年内全身并发症及家居安全意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压疮发生率及家居安全意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有效的家庭护理干预可减少晚期老年痴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延缓病情进展,提高其家居安全

  • 标签: 护理干预措施 老年痴呆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安全转运护理模式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护理的危重患者8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安全运转模式护理。结果通过调查和观察,发现实验组在临床护理服务质量等方面均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全运转护理对于急诊科危重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有利于降低运转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的质量,增加医院的美誉度。

  • 标签: 安全转运护理模式 急诊科 危重患者 院内转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对于外科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180例外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情况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且实验组护理干预后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舒适护理模式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可明显减轻外科患者的焦虑情况,并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病情好转率及对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

  • 标签: 舒适护理模式 外科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护理工作是临床医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护理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越来越多的医疗管理者将不再是传统的重治疗轻护理,而是护理治疗两方面共同发展,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医院整体水平。护理管理包括护理人员管理、护理业务管理、护理组织管理、护理质量管理、病房护理管理、护理经济管理、门诊护理管理、护理物资管理、护理教学管理、护理科研管理以及护理信息管理等。其中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内容。新型护理管理思维包括逆向思维、预见性思维、细节思维、收敛思维、扩散思维。通过改变思维模式能够达到更为有效的护理管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值得广大医务工作者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改变 思维模式 搞好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剖宫产患者进行自理模式护理对患者早期的恢复作用。方法将我院收住的200例剖宫产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00例患者运用自理理论护理,对照组100例患者则是进行传统护理、常规护理,通过对两组产妇术后情况进行记录并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恢复情况比对照组显著有效。结论采用护理的程序方法对剖宫产的术后护理实行自理模式利于产妇恢复,促进母乳分泌,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本领。

  • 标签: 自理理论护理程序剖宫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舒适护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内科疾病患者120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舒适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焦虑评分以及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内科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内科护理 舒适护理模式 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文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对健康护理方面的质量要求也较高。为进一步加强医学护理的行为、规范及管理,减少因护理缺陷造成纠纷事件,对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改革,更好地提升护理水平十分必要。

  • 标签: 改革护理模式 提升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