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素治疗恙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6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44例恙虫病患者治疗情况,其中应用氯霉素治疗有26例,西素治疗有18例。结果氯霉素治疗组出现血细胞减少1例,肝功能损害加重3例,皮疹1例;西素治疗组出现肝功能损害加重1例,退热时间较短。结论西素治疗恙虫病临床疗效好,副作用少,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多西环素 成人恙虫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亚抗菌剂量西素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我科门诊接诊患者中选择符合诊断标准以及排除标准的牙周炎患者,共46例,120颗患牙。观察并记录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等指标。结果SDD治疗牙周炎总有效率达95%,对照组总有效率48.3%,差异显著(P<0.01)结论SDD治疗牙周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且在临床治疗中不易造成细菌的耐药性。

  • 标签: 亚抗菌剂量 多西环素 牙周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龙珠软膏联合西素片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96例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各48例,治疗组应用龙珠软膏联合西素片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西素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2.92%,总有效率两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0,P<0.05)。结论珠软膏联合西素片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确切,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素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龙珠软膏 多西环素片 寻常型痤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下黏膜切除术(MBM)对食管早癌、癌前期病变的治疗疗效,评价MBM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镜中心2012年03月至2014年12月行MBM术,术前行超声内镜检查明确病变深度及范围,术后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为早癌、癌前期病变。结果本组36例患者,36次MBM术中出现4次创面出血,追加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1例术中喷泉样出血,予钛夹二枚止血成功。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食管穿孔;1例发生食管轻度狭窄,无需扩张治疗,6个月后逐渐恢复。术后2周复查创面无渗血、渗液,4周创面完全愈合形成疤痕,术后随访6个月~2年无患者复发。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操作具有损伤小、操作简单、用时短等优点,术前超声胃镜可以判断食管黏膜下肿瘤起源并初步定性。超声内镜联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安全性高、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内镜下多环粘膜切除术 消化道早癌 癌前期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幽门螺旋杆菌(HP)患者行以西素四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6例幽门螺旋杆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四联治疗,实验组患者则行以西素+阿莫西林+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四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HP根除率、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以及用药成本。结果实验组的HP根除率54例(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41例(70.69%)。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实验组的临床有效率56例(96.55%)显著高与对照组40例(68.97%)。实验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几率7例(12.07%)显著低于对照组21例(36.21%)。实验组用药成本(386.2±98.3)元显著低于对照组(668.2±100.2)元。结论通过行以西素四联治疗,不仅能够提高HP的清除率和治疗效果,还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用于HP的治疗过程中。

  • 标签: 幽门螺旋杆菌 多西环素 四联方案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选自2014年4月~2015年4月于本院收治的142例甲亢性肝损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所用方法分两组,两组均予以口服甲巯咪唑治疗,对照组采用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增加双醇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表明,双醇与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合治疗的效果比单用烯磷脂酰胆碱效果好,有效降低肝功能指标应,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双环醇 多烯磷脂酰胆碱 甲亢性肝损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商包皮切吻合器切术与传统包皮切术两种术式治疗包皮过长、包茎进行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随机对包皮过长、包茎患者,采用两种手术方法在其安全性、术式优越性及疗效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应用一次性包皮切吻合器行包皮切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术中无出血,疼痈轻,术后阴茎外形关观自然,切缘光滑整洁无缝线。结论应用一次性包皮切吻合器进行包皮切术,手术简单、方便、安全、并发症少、效果吏力满意,符合现代微创手术要求。

  • 标签: 包皮过长 包茎 包皮环切吻合器 包皮环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透明质酸联合西素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三组,Ⅰ组予以透明质酸治疗,Ⅱ组予以西素治疗,Ⅲ组予以透明质酸联合西素治疗,均分别治疗4周。采用WOMAC及Lyshlom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Ⅲ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Ⅰ、Ⅱ组;各组治疗后的WOMAC及Lyshlom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Ⅲ组明显优于Ⅰ、Ⅱ组(P<0.05,P<0.01)。结论透明质酸联合西素可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透明质酸 多西环素 联合用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杯芳烃是继冠醚和环糊精之后的第三代超分子,它是一个很好的分子平台,而且对其进行修饰也很容易进行。杂杯芳烃是一种新颖的主体化合物,与传统的杯芳烃相比,有着巨大的差别,尤其是在结构和性能以及分子识别等方面。本文主要是针对杂杯杂芳烃作为固体萃取材料以及液相色谱固定相在生物体液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希望对日后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 标签: 杂杯杂芳烃 生物体液 固体萃取 分子识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西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蒽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间我院治疗的4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58.7%,临床收益率为82.61%。治疗过程中,患者主要的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经过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结论西紫杉醇联合替吉奥治疗蒽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多西紫杉醇 替吉奥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粘菌素B和米诺素对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检验临床效果。方法对于40例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采用K-B方式进行多粘菌素-B、米诺素的药敏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多粘菌素B抑菌率为45.74%,米诺素抑菌率为19.32%,差异具有意义(P<0.05)。结论医院实验室需要加强对于其病原菌检测力度,临床医师需要根据病原菌监测合理使用药物,能够有效避免医院内出现病原菌传播以及流行。

  • 标签: 多粘菌素B 米诺环素 鲍曼不动杆菌 抗菌活性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囊卵巢综合症(PCOS)的内分泌失调及不孕,使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丙孕酮片(达英-35)治疗,观察评价其治疗前后内分泌及代谢变化,及用促排卵药后排卵率及妊娠率。方法将50例PCOS不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25例PCOS不孕患者先给予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丙孕酮片治疗3个月后复查内分泌、糖、脂代谢指标,停药后再给予克罗米芬(CC)及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促排卵治疗;对照组的25例PCOS不孕患者仅用达英-35治疗3个月,同样第4个月进行促排卵治疗。比较两组排卵及妊娠情况。结果①经比较,观察组月经恢复、排卵和妊娠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②经比较发现,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LH、T、DHEAS均有较明显的下降(P<0.05),SHBG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LH、T、DHEAS较治疗前明显降低,SHBG升高明显(P<0.05)。组间比较发现,治疗后观察组LH、T、DHEAS均低于对照组,SHBG高于对照组,但是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③经比较发现,对照组治疗前后代谢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HDL-C较治疗前升高(P<0.05),TG、FBG、FINS在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丙孕酮片治疗可有效改善PCOS不孕患者内分泌、糖及脂代谢紊乱,改善卵巢对促排卵药的敏感性,用促排卵药后提高排卵率及临床妊娠率,二者联合用药对PCOS不孕妇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症 不孕 二甲双胍 达英-35 联合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多西他赛结合表阿霉素、磷酰胺化疗应用于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6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性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取西他赛与表阿霉素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磷酰胺化疗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随访1-3年中生存率依次是100%、96.67%、83.33%;对照组患者则分别是73.33%、70.0%、63.33%。两组患者治疗后1-3年期间生存率对比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毒副反应对比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西他赛与表阿霉素联合治疗乳腺癌具有显著疗效,且无严重性毒副反应。

  • 标签: 多西他赛 表阿霉素 环磷酰胺 乳腺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联合应用妇科再造胶囊与炔雌醇丙孕酮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接收治疗的囊卵巢综合征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各40例,观察组联合应用妇科再造胶囊与炔雌醇丙孕酮片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炔雌醇丙孕酮片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睾酮、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水平改善程度明显较对照组优越,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明显较对照组80%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妇科再造胶囊于炔雌醇丙孕酮片联合应用到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中,能够使临床疗效得到有效提升,使患者卵巢功能恢复正常。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妇科再造胶囊 炔雌醇环丙孕酮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应用复方丙孕酮联合胰岛素增敏剂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90例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观察对象,所选对象经随机分组后,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以复方丙孕酮治疗,观察组以复方丙孕酮联合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睾酮、促卵泡生成素等性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糖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排卵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以复方丙孕酮联合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性激素水平,提升患者排卵效果。

  • 标签: 复方环丙孕酮 胰岛素增敏剂 多囊卵巢综合征 性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如何选择避孕达到有效的避孕以外还要不伤害身体。方法查阅医疗文献。

  • 标签: 已婚的妇女 选择避孕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下黏膜套扎切除术(EMBL)治疗食管黏膜下良性肿瘤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EMBL治疗的25例食管黏膜下良性肿瘤患者,分析临床资料及疗效并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全组25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均为一次性切除,手术平均时间为(26.4±7.9)min,2例术中出血,内镜下止血成功,术后无穿孔和食管狭窄的发生,术后1~2d出现轻微胸痛症状,自行缓解。结论EMBL可作为食管黏膜下良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手段,操作简便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内镜下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 食管黏膜 良性肿瘤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商包皮切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方法回顾200例行商包皮切术患者中术后发生并发症的20例临床资料,总结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20例并发症患者,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均愈合良好。结论手术者进行标准化培训和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能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商环 包皮环切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自体心包进行二尖瓣成形的技术特点和可行性,评价其术后效果。方法2008年7月~2013年12月45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21—68)岁,体重38-78kg。其中心功能(NYHA)IV级2例,Ⅲ级30例,Ⅱ级13例。二尖瓣前叶脱垂8例,后叶脱垂31例,前后叶均脱垂6例。体外循环下应用自体心包进行二尖瓣成形手术。结果45例患者均顺利出院。随访3个月。术后1周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内径和左室舒末内径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术后3个月左心房内径和左室舒张末内径进一步缩小,基本恢复到正常范围。术后二尖瓣反流程度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3个月二尖瓣反流程度仍保持术后1周时效果。术后3个月心功能(NYHA)Ⅱ级2例,I级6例。心功能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应用自体心包片加固二尖瓣后瓣,可以有效保持瓣的伸缩性,同时达到满意的稳定性,近期效果良好,是一种抗凝并发症发生率低、心功能维护好、廉价的成形方法。

  • 标签: 自体心包环 二尖瓣关闭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包皮扎术与包皮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2009年2月至今行包皮扎术139例,116例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6月(1月-25月),并与2009年2月之前行包皮切术124例做比较,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伤口并发症等情况结果采用包皮扎术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伤口出血、血肿、伤口裂开、感染等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包皮切术,结果显示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包皮扎术组伤口切缘整齐,瘢痕小。结论应用包皮扎术治疗小儿包茎手术操作、护理简单,出血少,并发症少,美观。适合于各级医院广泛应用。

  • 标签: 包茎 包皮环扎器 包皮环扎术/包皮环切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