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综述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经络现象、腧穴特异性、腧穴—脏腑效应和针灸临床中的具体应用,理论结合实际,认为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兴、便捷、无辐射的医学影像学新技术,在针灸—经络系统的研究及指导针灸临床实践中具有切实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红外热成像 针灸 经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短期疗效与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骨科已确诊100例股骨远端复杂骨折患者分为A、B两组。A组50例患者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对疾病进行治疗;B组50例患者使用传统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及相关骨关节恢复程度等指标。结果患治疗后恢复情况显示A组使用微创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其恢复情况显著优于传统治疗B组(P<0.05)。结论微创内固定系统用于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短期疗效显著。具有较好的复位以及固定效果且手术创口较小,恢复速度快。钢板固定后减少与骨的接触与压迫,可显著减少对骨血运的破坏,加速骨折愈合时间。另外,术后并发症较少,可显著提高疾病治疗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微创内固定系统 股骨远端复杂骨折 短期疗效与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患者行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时,最为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5月-2013年5月间,入住我院并选用微创内固定方案作为治疗手段的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患者治疗及护理资料共35例,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通过术前护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给予适当的心理排解、合并症防治措施,并在术后积极对患者进行切口抗感染、推拿锻炼及出院指导护理,35例患者均取得了不错的疗效,骨折处愈合时间平均仅为(14.8±1.9)周,无愈合迟缓及不愈合情况发生,且以Merchant标准进行预后效果评判,优良率高达91.4%。结论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方案是极为有效的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措施,为了提升其预后效果,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围手术期护理。

  • 标签: 微创内固定系统 胫骨平台复杂骨折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杂肝胆管结石的临床诊治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肝胆管结石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采用B超、CT诊断肝胆管结石及定位病灶为手术提供依据,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经胆总管胆道取石及胆总管空肠吻合术取石,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纳入40例肝胆管结石,行联合手术后,31例患者结石清除,9例残留结石。9例残留结石患者择期再手术取石,6例患者结石取净,3例结石残留,总结石清除率为92.50%(37/40);肝功能不全7例、创面胆漏3例、切口感染2例,切口延迟愈合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5.00%。术后,随访6个月~12个月,肝胆管结石复发3例,复发率为7.50%。结论正确诊断病情,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治疗的关键;肝功能不全是术后主要并发症,需加强术后并发症治疗,提高治疗的效果。

  • 标签: 肝胆管结石 诊断 治疗 多处肝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62例复杂型胫骨平台骨折进行8个月~2年的随访,并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患者总体治疗的优良率为83.3%。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行之有效的方案。

  • 标签: 胫骨平台 骨折 治疗
  • 简介:摘要临床药师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工作不仅是医院临床工作发展的需要,也是医院临床药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工作过程中,应注意自身的角色定位,发挥药学特长,为临床提供与用药相关的服务。经过几年来的临床实践,笔者对临床药师成长所需进行总结。

  • 标签: 临床药师 临床药学
  • 简介:摘要临床上治疗复杂的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方法较多,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大类,本文通过详细分析研究复杂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的两种方法,分析其治疗特点,观察其治疗效果,以期为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带来康复的福音,为临床治疗复杂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提供有力依据。

  • 标签: 肱骨外科颈骨折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为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实施基于非MDT模式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并揭示患者的诊断参考标准。方法将我院肝胆外科确诊收治的100例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5z0例。为参照组行常规方法手术治疗,针对研究组实施基于非MDT模式指导下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指标,以及术后住院持续时间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指标低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研究组的术后住院持续时间指标短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为肝胆外科临床中收治的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实施基于非MDT模式指导下的手术治疗干预,能够取得较好结果,优化患者的生存质量,相关研究成果适宜推广运用。

  • 标签: 复杂肝内胆管结石 非MDT模式 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杂根管的预备技术处理方法。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复杂根管预备的30颗磨牙的根管预备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30颗患牙中成功24例,纵裂4例,松动拔除2例,总有效率80%。结论对钙化根管,细小根管,C形根管的预备和充填后,保存患牙,咀嚼功能正常。

  • 标签: 复杂根管 预备 充填
  • 简介:摘要本文对近年来国内报道的关于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部分术式进行了总结,并分别介绍了各种术式的操作方法、优缺点以及一些治疗新法的研究进展。旨在通过对各种术式的论述,帮助临床医师在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治疗过程中灵活选择最佳术式,准确把握治疗原则,最大程度地减轻患者痛苦与经济负担。

  • 标签: 高位复杂性肛瘘 疗法 术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会阴侧切术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和预防措施及术后护理。方法随机抽取并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住院的300例会阴侧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切口院内愈合298例,切口红肿20例,切口硬结6例,切口裂开1例,经过合理护理后,都愈合良好。结论切口愈合不良在会阴侧切术后较常见,与多因素有关,应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和全面的术后护理,可提高切口愈合率。

  • 标签: 会阴侧切 适应症 护理
  • 简介:摘要针对新版GMP对生产设备的要求,从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入手,结合国内外近几年设备洁净技术的发展,阐述了制药生产设备管理如何与新版GMP相适应

  • 标签: 设备管理 新版GMP 使用 验证
  • 简介:摘要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一直是医保管理的重要环节,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复合式支付方式改革是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内涵及重要性,重点介绍了我院在医保管理、践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中的创新实践模式,并提出了未来医院医保管理的方向。

  • 标签: 支付方式 病种付费 医保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复杂纵隔肿瘤的外科诊治的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07年10月-2012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复杂纵膈肿瘤患者30例。对患者的术后临床效果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复杂纵膈肿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患者无死亡,均100%痊愈出院;恶性肿瘤的患者5年以上的生存率为0,良性肿瘤的患者5年以上的生存率是76.67%,患者的5年以上总生存率是76.67%。结论复杂纵膈肿瘤的临床症状复杂,进行相应针对性的手术治疗,以达到复杂纵膈肿瘤的理想治疗效果。

  • 标签: 复杂 纵膈肿瘤 外科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既符合生物力学,又能职简驭繁的复杂Pihon骨折手术内固定方式。方法全组病例全部采用“新三柱”理念进行结构重建、固定。结果33例患者均获8~48个月随访,平均10个月,踝关节功能按Mazur标准1,优19例,良12例,可2例,无骨不连、关节僵凝、失稳以及关节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在新的“三柱”重建理论指导下,进行胫腓骨远端,踝关节结构重建,既能在解剖结构上,又能在踝关节生物力学上获得良好效果,对踝关节的早期功能锻炼以及其后的积极康复都有积极意义。

  • 标签: Pihon骨折 内固定 踝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入路选择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2013年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均接受切开内固定治疗,按照手术入路分为2组,其中A组25例采用双侧入路,B组31例接受膝正中入路。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愈合和负重时间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B组在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方面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总优良率分别为80.0%和74.2%(P<0.05),A组术后并发症率为4.0%,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两种手术入路各具特色,临床效果相同,其中双侧入路术后并发症少,更安全。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 手术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复杂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患者46例,随机分为开腹组及腹腔镜组,入选患者均为复杂胆囊疾病,主要是胆囊三角解剖不清患者。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者熟练的操作是复杂胆囊疾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的关键,只要方法恰当,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 复杂胆囊疾病 胆囊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