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乙型肝炎是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的疾病,可引起机体多器官损害。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较多,垂直传播是其中一种主要传播方式,也是导致乙肝病毒携带率高的重要因素。垂直传播途径包括母婴传播、父婴传播等,母婴传播是主要的传播方式。阻断垂直传播的方式有免疫阻断、药物阻断或二者相结合阻断方式。

  • 标签: 乙型肝炎 垂直传播 阻断
  • 简介:摘要乙型肝炎是世界范围内多发病,中国更是高发区域。在现今对乙型肝炎的直接治疗措施不是十分理想的情况下,预防的主要手段乙肝疫苗的接种、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的使用,其效果已十分明显。特别是联合使用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乙肝疫苗来阻断出生前乙肝的垂直传播,其有效率在80%以上。对于近20%的阻断失败的原因,本文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明确原因需完善的检测工作。同时从理论上提出改变感染乙肝的孕妇使用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的的方式,推迟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接种时间是否对阻断垂直传播的效果更好提出了看法。

  • 标签: 阻断乙肝垂直传播 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疫苗 使用方式和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解剖型平行双钢板、垂直双钢板应用于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013年在我院住院的肱骨髁上骨折的46例患者,将46例患有肱骨髁上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有患者23例,实验组有患者23例。实验组给予解剖型平行双钢板治疗,对照组给予解剖型垂直双钢板治疗,观察并比较术后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应用解剖型平行双行板治疗的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术后恢复更好。结论解剖型平行双行板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效果明显,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解剖型平行双钢板 解剖型垂直双钢板 肱骨髁上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出血性烟雾病患者行颅骨多点钻孔间接血流重建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神经外科收治的12例采用颅骨多点钻孔间接血流重建术治疗的出血性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3~24个月,平均15.3个月,均痊愈,随访期间2例出现头晕,其余均恢复良好。结论颅骨多点钻孔血流重建术是治疗出血性烟雾病的一种有效术式。

  • 标签: 烟雾病 颅骨多点钻孔 间接血流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不同垂直骨面型骨性III类患者舌体位置与下前牙牙槽骨厚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因下颌前突来我院正畸科就诊的骨性III类患者36例(男20例,女16例),将研究对象根据眶耳平面-下颌平面角分为高角、均角、低角三组。在侧位片上测量休息时不同位点的舌体位置,测量CBCT中下切牙唇舌侧牙槽骨厚度,并进行Person相关分析。结果在釉-牙骨质界S1层面及根中部S2层面处,高角组和均角组与低角组的下切牙唇侧牙槽骨厚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下前牙舌侧牙槽骨厚度与舌体位置高低呈负相关关系(p<0.05)。在根尖层面S3处,下前牙唇、舌侧牙槽骨厚度与舌体前、后部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高角组下前牙唇舌侧牙槽骨厚度低于均角组和低角组。舌体位置高低与下前牙唇舌侧牙槽骨厚度呈负相关关系。

  • 标签: 舌姿势位 牙槽骨厚度 骨性III类 垂直骨面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后脑复张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钻孔引流术后脑复张情况,并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未发生脑萎缩、使用尿激酶、引流管与蛛网膜下腔相通者脑复张程度显著提高(P<0.05),而年龄、发病时间、中线移位距离、术后补液量等对于脑复张无显著影响(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脑萎缩、未使用尿激酶及引流管与蛛网膜下腔不相通是导致术后脑复张较差的影响因素。结论及早治疗、使用尿激酶及确保引流管内脑脊液流出可有效促进脑复张,减少血肿复发。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 脑复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钻孔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最佳时间窗。方法将此次所收治的12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照发病到手术时间顺序分组为甲乙丙丁四组。甲组<7h;乙组7~24h;丙组24~72h;丁组>72h。对这些患者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结果甲、乙、丙、丁四组治疗有效率和再出血率分别为86.67%(26/30)、26.67%(8/30);90.00%(27/30)、3.33%(1/30);63.33%(19/30)、3.33%(1/30);50.00%(15/30)、6.67%(2/30);治疗有效率甲乙组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P>0.05);甲乙两组与丙丁组比较(P<0.05);丙丁组比较(P>0.05)。再出血率甲组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时,如果<7h治疗则会加大再出血风险,>24h治疗,则会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产生影响,因此最佳时间窗为7~24h。

  • 标签: 钻孔引流术 基底节区脑出血 最佳时间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钻孔引流术联合高压氧治疗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经钻孔引流术后38例行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另外42例常规钻孔引流术治疗(对照组),术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疗组2个疗程后和对照组术后1个月比较脑复张程度,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复查头颅CT,治疗组未见血肿复发,治愈率100%,对照组3例血肿复发,需再次手术,复发率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钻孔引流术后联合高压氧治疗,可明显促进术后残留血肿的吸收,明显改善预后,提高临床疗效,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高压氧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孔引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