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解剖平行双钢板、垂直双钢板应用于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013年在我院住院的肱骨髁上骨折的46例患者,将46例患有肱骨髁上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有患者23例,实验组有患者23例。实验组给予解剖平行双钢板治疗,对照组给予解剖垂直双钢板治疗,观察并比较术后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应用解剖平行双行板治疗的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术后恢复更好。结论解剖平行双行板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效果明显,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解剖型平行双钢板 解剖型垂直双钢板 肱骨髁上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第二磨牙游离缺失、对颌磨牙间垂直食物嵌塞的治疗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月本院口腔科收治的垂直食物嵌塞患者110例,根据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全冠修复联合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治疗方法,对照组仅采用全冠修复的治疗方法,1年后进行复查,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52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治愈34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61.8%,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冠修复联合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方法治疗第二磨牙游离缺失、对颌磨牙间垂直食物嵌塞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第二磨牙游离缺失 食物嵌塞 修复方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乙型肝炎是乙肝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的疾病,可引起机体多器官损害。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较多,垂直传播是其中一种主要传播方式,也是导致乙肝病毒携带率高的重要因素。垂直传播途径包括母婴传播、父婴传播等,母婴传播是主要的传播方式。阻断垂直传播的方式有免疫阻断、药物阻断或二者相结合阻断方式。

  • 标签: 乙型肝炎 垂直传播 阻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特点。方法对93例丙肝病毒感染孕妇及其新生儿分析HCV宫内感染状况及婴幼儿感染情况。结果母亲抗-HCV阳性、HCV-RNA阴性26例,宫内感染26例,宫内感染率100%,1岁后随访21例,无感染者,感染率0%;母亲抗-HCV阳性、HCV-RNA阳性67例,宫内感染67例,宫内感染率100%,1岁后随访48例,无感染者,感染率0%。结论孕妇抗-HCV阳性的宫内感染率为100%,但几乎在一岁后自然转阴。

  • 标签: 丙肝病毒 母婴传播
  • 简介:摘要母婴垂直传播是乙肝的主要传播方式,因此,预防HBV母婴传播极为重要。HBV垂直传播不仅仅存在于母婴之间,同时也存在于父婴之间。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阻断HBV垂直传播,对控制乙型肝炎流行及预防HBV相关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乙型肝炎垂直传播的途径、机制及临床干预的研究进展。

  • 标签: HBV 垂直传播 临床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充填根管的牙齿的微渗漏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因正畸或牙周问题而拔除的结构完整的新鲜离体牙100颗单根管前磨牙进行研究,随机为这些牙齿编号(1~100),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手扩组与机扩组,各50颗牙齿,手扩组使用不锈钢K锉行手动根管制备,机扩组使用Pro-Taper机扩针,登士佰机扩马达行根管制备。制备完成后,分别将手扩组机扩组的牙齿各自随机分成手扩组A/B,和机扩组A/B,对A组(手/机)行热牙胶垂直充填,B组(手/机)行冷牙胶侧压充填;通过对两组牙根尖微渗漏量的对比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根尖微渗漏量数据分析,不同的根管制备方式对渗漏量影响均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相对于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微渗漏量更小,P<0.05,存在统计分析意义。结论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根管充填方式,渗漏量更少,根尖封闭性更好,远期成功率更高。

  • 标签: 热牙胶 微渗漏 根管充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应用于胸腰椎骨折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4年6月期间在我院骨外科接受治疗的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利用计算机进行随机性分组,治疗组15例患者应用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进行固定治疗;对照组15例患者应用传统双平面固定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在头侧椎体前上缘到尾侧椎体前下缘之间的距离、Cobb角恢复、骨折前移复位程度等方面均远远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能够巩固胸腰椎骨折后路短节段的稳定性,有效矫正胸腰椎后凸畸形,并且可以长期维持矫正的效果。

  • 标签: 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 胸腰椎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肱骨远端骨折治疗中垂直与平行双钢板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基本对象为2017年4月—2018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老年病患,共有80例,将他们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平行组与垂直组),对比两组病患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肘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两组病患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myao肘关节功能评分,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行组并发症产生率为2.50%,垂直组并发症产生率为15.00%,差异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结论在治疗老年肱骨远端骨折治疗时运用垂直与平行双钢板均可改善临床症状,其中平行双钢板的术后并发症比垂直双钢板低。

  • 标签: 老年病患 肱骨远端骨折 双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并垂直头位的先天性眼球震颤手术短期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6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垂直头位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眼球震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该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6个月患者的垂直头位小于15°患者17例,垂直头位角度在15-30°之间7例,术后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为(0.27±0.12),与术前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用手术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合并垂直头位患者时,选择科学合理的手术方式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视力情况。

  • 标签: 先天性眼球震颤 头位异常 短期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比垂直和平行双钢板在老年肱骨远端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3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38例老年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垂直组(n=19)和平行组(n=19),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治疗指标进行对比,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在接受不同治疗情况下,两组老年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关节活动范围情况对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5)。组间住院时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老年肱骨远端骨折患者疗效患者临床治疗总优良率对比,观察组为94.73%,对照组为78.95%,组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χ2=3.905,P<0.05)。结论在老年肱骨远端骨折临床治疗过程中,垂直和平行双钢板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术后肘关节功能也无差异,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相似。

  • 标签: 垂直 平行 双钢板 老年 肱骨远端骨折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体外手法复位结合垂直应力螺钉治疗腰椎骨折的有效性及对于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探索最佳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65例腰椎骨折患者,观察组予以体外手法复位结合垂直应力螺钉治疗,共计33例,对照组予以垂直应力螺钉治疗,共计3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椎体骨折复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改变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Cobb角度、水平位移与椎体高度丢失率均减少明显,术后矫正率则增加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人际间关系、营养/健康责任、以及总分均增加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手法复位结合垂直应力螺钉可较好的改善腰椎骨折的疗效,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腰椎骨折 体外手法复位 垂直应力螺钉 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乙型肝炎是世界范围内多发病,中国更是高发区域。在现今对乙型肝炎的直接治疗措施不是十分理想的情况下,预防的主要手段乙肝疫苗的接种、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的使用,其效果已十分明显。特别是联合使用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乙肝疫苗来阻断出生前乙肝的垂直传播,其有效率在80%以上。对于近20%的阻断失败的原因,本文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明确原因需完善的检测工作。同时从理论上提出改变感染乙肝的孕妇使用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的的方式,推迟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接种时间是否对阻断垂直传播的效果更好提出了看法。

  • 标签: 阻断乙肝垂直传播 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乙肝疫苗 使用方式和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颌正常位,咬合关系良好的下颌高位垂直阻生齿冠周龈瓣切除成形术后疗效。方法对131例下颌高位阻生齿的患者在行冠周龈瓣切除成形术后进行为期1个月,3个月,9个月的随访分析。结果1例失访,4例复发,126例成功。结论冠周龈瓣切除成形术对因各种原因不能或拒绝拔牙且对颌正常位,咬合关系良好的下颌高位垂直阻生齿有良好的疗效,在临床上具有可行性。

  • 标签: 阻生齿 冠周龈瓣切除 成形术 高位垂直阻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喉功能重建中采用喉垂直部分切除术进行肌皮瓣切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入住我院诊断为声门癌需进行喉功能重建的患者40例,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将患者随机分为采用喉垂直部分切除术的试验组及采用扩大垂直半喉切除术的对照组,各20例,在手术完成后对所选取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对比患者经治疗后的吞咽及发声功能,两组患者的拔管率、3年及5年生存率以及局部的复发率。结果经两种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的喉功能进行重建后,实验组患者的拔管率相对于对照组有明显提高,3年和5年的生存率也大大提高,有效降低了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安全性有所提高,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声门癌患者经喉垂直部分切除术肌皮瓣喉功能重建后,患者的预后良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吞咽及发声功能,使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并且副作用及并发症大大减少,喉垂直部分切除术肌皮瓣喉功能重建术扩大了垂直喉部分切除术的临床适应症,有利于在临床使用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喉垂直部分切除术 喉扩大部分切除术 肌皮瓣 喉功能重建 临床应用 声门癌
  • 简介:摘要目的上下直肌加强减弱手术对垂直性斜视患儿双眼视觉形成的应用。方法选用我院接诊的19例垂直性斜视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上下直肌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术后疗效、三级视功能的情况及代偿性头位情况。结果术后疗效治愈(垂直斜视<8△)13例,占68.42%。好转(垂直斜视≥8△,<10△)4例,占21.05%。未愈(垂直斜视≥12△)2例,占10.53%。三级视功能及代偿性头位明显好转。结论上下直肌加强减弱手术在治疗垂直性斜视中,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术方式,对术后恢复双眼正常眼位,恢复双眼同视功能,均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上下直肌加强减弱手术 垂直性斜视 双眼视觉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炎肺癌的影像学分进行研究,同时对其诊断价值进行评判。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1月医院收治的肺炎肺癌患者38例,采用手术、开胸肺活检、穿刺活检、支气管镜活检等方式,对肺炎肺癌的病历、临床、影像资料等进行证实,并对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根据影像学形态进行分,同时对其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判。结果诊断结果为在38例肺炎肺癌患者中,有1例肺低分化癌、1例肺不典型类癌、14例肺鳞癌、18例肺腺癌、2例肺小细胞癌、2例低分化腺癌伴鳞状分化。影像学分主要包括弥漫性分布及局限性分布的混合阴影、实变并肿块、肺叶肺段实变并空泡及蜂窝、单纯肺叶或肺段实变阴影、磨玻璃密度影与结节共存、单纯磨玻璃密度影。结论肺炎肺癌具有多种类型的影像学形态,同时动态影像学变现具有相应的特征,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肺炎型肺癌 影像学分型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一例因口服酚酞片致重症大疱表皮剥脱松解药疹合并2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要点,通过对躯干、四肢、会阴部皮损护理,口腔护理,心理护理,遵医嘱抗生素联合激素治疗,加强营养支持,严密病情观察等措施,患者皮损控制,未发生继发感染,住院35天后血糖控制良好,皮损痊愈出院。

  • 标签: 重症大疱型表皮剥脱松解型药疹 2型糖尿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急性中央脊髓损伤治疗方法。方法32例急性中央颈脊髓损伤患者,上肢17例,四肢15例。入院后行颅骨牵引、制动、脱水。20例行手术治疗,12例行非手术治疗。结果32例患者均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29例患者伤后3月-18月获随访,未见手术并发症发生,神经功能(ASIA法分类)均获1~2级的恢复。23例患者工作,生活可自理,颈椎MRI复查,14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脊髓空洞影像学表现。结论对无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管狭窄、椎管内无梗阻的急性中央脊髓损伤(水肿)宜采用非手术治疗。对脊髓的持续存在致压物或颈椎失稳的中央脊髓损伤患者应及时行手术减压,重建颈椎稳定性。对脊髓前方致压物患者采用经颈前路手术治疗,对颈椎管广泛狭窄宜采用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对颈胸交界处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宜采用内固定。

  • 标签: 脊髓损伤 颈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MRI影像学表现,提高该病临床诊断水平。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例儿童颅内毛细胞细胞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受试者手术病理资料以术前MRI诊断资料,分析MRI影像学表现。结果受试者中,肿瘤位于幕上者25.0%肿瘤位于幕下者75.0%均为良性。MRI常规扫描肿块周围水肿者2例,肿块囊实性构成比最高为70.0%(P<0.05);肿块囊性部分呈明显长T1、长T2信号,实性部分呈稍长T1、长T2信号,肿块均为DWI低信号或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显示明显强化的壁结节不伴囊壁强化占比(70.0%)最高(P<0.05)。结论颅内毛细胞细胞瘤MRI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为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 标签: 颅内 毛细胞星形细胞瘤 中枢神经肿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