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急救常见安全隐患的原因。方法对2005~2009年我院急诊科有关前急救投诉20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前急救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急救前隐患、现场急救隐患、转运途中安全隐患三个方面。结论针对原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能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的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杜绝前急救医疗纠纷与事故的发生。

  • 标签: 院前急救 安全隐患
  •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代输液制度和流程,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了输液安全。方法根据工作中出现的潜在安全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并予以实施。结果未发生差错事故。结论做好乡镇卫生代输液的护理安全措施,可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代输液 不安全因素 护理安全措施
  • 简介:摘要前急救是一个紧急过程,与院内急救有很大的不同。在前急救的安全管理中,必须持之以恒的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一切可以利用的措施,避免不安全因素,防止与出诊相关的意外事故发生。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社会性强、时间紧急、随机性强、急救环境条件差,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本文主要讨论了与前急救安全管理相关的问题、前急救安全的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

  • 标签: 院前急救 安全性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全型留置针输液在前急救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60例前急救中的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0例,实验组使用安全性留置针,对照组使用普通留置针,比较两种留置针性能的优势。结果实验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针刺伤发生率和局部漏针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结论安全性留置针静脉输液在前急救转运中值得推广。

  • 标签: 院前急救 转运 安全型留置针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松岗街道工人的安全生产态度。方法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使用自填式问卷,计算调查对象安全生产态度的得分情况,逆向问题反向计分。结果工人对安全生产的态度较可,其中在年龄大于30岁、工作时间超过3年、教育水平在初中或以上,以及月收入超过1000元者中表现更好,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性别和企业的规模对安全态度有影响(P分别为0.029、0.039和<0.001),其中相对于小型企业,中型和大型企业中员工表现出较差安全态度的OR值分别为0.289(0.224~0.372)和0.532(0.416~0.682)。结论对于年轻、工龄短、教育水平低、收入水平下游和小型企业的工人应重点进行干预,管理者的主导作用要进一步增强,与职工形成互动、联动的工作局面将对安全生产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 标签: 工人 安全生产 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前急救过程中的护理配合及转运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提高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方法总结我院120急救站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67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前急救及转运工作。结果67例患者中4例发病后呼叫120不及时,到场抢救无效死亡,其余急救及转运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前急救采取有效的措施,选择合适时机转运,转运途中严密监护,可有效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前急救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4月经急诊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0例。针对常规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救治,针对治疗组采用前急救护理路径救治。结果常规组呼救后到在前接受救治时间为23.49±12.27min,到医院接受救治的时间41.67±14.71min;治疗组呼救后到在前接受救治时间为17.61±6.14min,到医院接受救治的时间30.71±12.56min;常规组总死亡伤残比例为74%,治疗组总死亡伤残比例为50%。所有数据均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采用前急救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发生病情后至接受救治时的时间,降低死亡伤残率,提高救治效果。

  • 标签: 急救护理路径 脑卒中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安全生产事故本身具有的突发性和短暂性往往使得事故现场受灾人群无法及时疏散、逃生,加之事故对周围环境的严重破坏程度,往往伴随着建筑物倒塌、电器设备连电燃烧等潜在危险性。因此,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往往都比较大,其应急救援工作必然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本文通过简要回顾2007年发生在山东省内的某起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过程,深入探讨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机制,从而为今后该类事件的处置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安全生产事故 医疗卫生救援 体会与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哮喘患者前急救护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哮喘患者急诊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及时除去病因,心理护理、搬动患者,健康指导等。结果通过前护理方案和实施,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结论前急救护理方案有利于患者及时治疗,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哮喘 院前护理 方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救中心对于州县一级医院来说,管理上难度很大,因为没有独立的自主权,人员配备不足,装备配备不足,政府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急救工作的发展。

  • 标签: 急救中心 院前急救 难点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对农村卫生工作的倾斜,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加大,乡镇卫生的现状较过去得到明显改善,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本文就目前乡镇卫生运行中存在问题和困难进行总结,以探讨新形势下乡镇卫生的发展前景。

  • 标签: 乡镇卫生院 发展前景 展望
  • 简介:摘要前急救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急救医学首要环节,是对遭受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病人在到达医院之前进行的紧急救护,包括现场紧急处理和监护转运到医院的过程。其目的是挽救病人生命,使前患者的死亡率和伤残率降到最低。前急救人员长期处于急救状态,工作范围广,具有多病种、多学科、病情变化快等特点,且在整个救治处理、抢救过程中多方面因素有可能危害病人或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使前急救工作存在一定风险。以我院前急救现况,浅谈前急救的风险及相应的对策。

  • 标签: 院前急救 风险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疗养药房药品的管理经验进行探讨,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结合疗养药品管理制度,严格药品的调配、发放、储存、盘点各个环节,归纳管理体会。结果与结论完善的药房管理,为提高药学优势服务,提供了更好地保障。

  • 标签: 药房 药品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猝死的病因、临床特点及前急救情况。方法对275例前猝死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提高猝死患者前急救水平提供依据。结果心源性疾病、脑血管意外、肺源性疾病是50岁以上人群猝死最主要的病因1。结论普及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提高院前急救能力,建立科学的急救网络系统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猝死 院前急救 心肺复苏
  • 简介:摘要急腹症是临床上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引起急腹症的原因很多,如不及时做出诊断和治疗不当,往往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处坠落伤是指人们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从高处坠落,受到高速及阻挡物(如地面)的冲击力,使人体组织和器官受到损伤,大多数为多发伤,伤情复杂,病势凶险,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前急救棘手。本文通过对108例高处坠落伤患者的前急救护理,总结出抢救高处坠落伤患者必须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给氧,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以维持正常血氧浓度及充足的血容量,积极止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做好抢救准备,遵守先救命再治伤的抢救原则,积极处理致命伤,尽最大努力挽救患者生命及恢复患者肢体的基本功能。从而体会到抢救者必须保持冷静,紧张而有序,操作准确精炼,以消除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恐惧心理,稳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积极配合抢救,取得更好的抢救效果。安全转运的同时及时与相关科室联系,做好抢救准备,及时准确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告知可能存在的潜在性损伤,让病人及家属一起承担潜在风险,以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

  • 标签: 高处坠落伤 院前急救护理 常见隐患及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了解某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成效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促进临床持续改进。方法对某2012年上半年抽查处方2074张,2012年下半年抽查的门诊处方2359张,从抗菌药物处方张数,不合理用药类别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所占比例从2012年上半年的19.5%下降至2012年下半年的15.2%,抗菌药物的用量明显减少,不合理用药处方数从2.6%降至1.5%,也有所好转。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基层卫生实施优质护理融洽了护患关系,病人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提升,医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增加。

  • 标签: 优质护理 基层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