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药品发放指导用法用量的方法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药剂科取药的200例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自己根据医嘱及说明书服用药物,实验组患者在遵循医嘱及说明书的情况下,再予以用法用量的具体指导说明,包括用药时间、服药方法、注意事项等。比较两组的用药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指导后的实验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用药治疗的效果也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发放药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药品用法用量的指导,予以亲切地关怀,能够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从而提高用药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药品发放 用法用量 指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士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24小康复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2018年收治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药物治疗、偏瘫肢体功能训练、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24小康复管理,并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改良Bathel指数、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24小康复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偏瘫肢体功能训练 24小时康复管理 ADL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比腰-硬联合麻醉不同注药速度对剖宫产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11月收治的12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各40例。三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经腰穿针注入0.5%罗哌卡因2mL注入蛛网膜下腔,注药速度分别为A组1mL/5s,B组1mL/10s,C组1mL/15s,后予以硬膜外麻醉。观察对比各组患者疼痛感觉阻滞平面、改良Bromage评分、最低血压(MAP)变化和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各组比较,A组T10阻滞出现时间明显早于B组和C组,最高阻滞平面明显低于B、C两组,蛛网膜下腔注药后的5min、10minMAP明显低于B、C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B、C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多项指标评定,0.5%罗哌卡因注入速度为1mL/10s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行剖宫产,安全性高,效果最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腰硬联合阻滞 注药速度 罗哌卡因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肿瘤患者实施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在“边缘时间”内的安全护理进行探究,以提高患者安全与护理质量。方法对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行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5例,采用边缘时间安全护理;对照组45例,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观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实施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边缘时间”的安全护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及投诉。

  • 标签: 肿瘤患者 动脉灌注化疗 动脉栓塞 边缘时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及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和产后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妇产及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促使产妇出血量减少,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产时及产后出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肢长骨骨折患者实施MIPPO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4例于我院接受肢长骨骨折治疗的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8月—2017年8月,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42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切开内固定手术,实验组行MIPPO技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骨愈合情况。结果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愈合时长均较短,实验组切口长度、出血量均大于参照组、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参照组。肢长骨骨折骨愈合优良率实验组(92.86%)高于参照组(71.43%),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肢长骨骨折患者MIPPO技术治疗,患者治疗后骨愈合效果显著,应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MIPPO技术 四肢长骨骨折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效果。方法对象为本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共108例,均于2016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联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生菌治疗,每组各54例,比较两组疗效及再感染率。结果观察组用药14d、治疗1个月和6个月,阳性率分别为5.56%、5.56%、7.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37%、24.07%、31.4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的20.37%(P<0.05)。结论采用联疗法联合益生菌治疗可确保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且降低再感染率。

  • 标签: 四联疗法 益生菌 幽门螺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第产程异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旨在为第产程不顺利的患者找到更合理的护理方式。方法将研究的患者分成两个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完全随机的方法),分组后,每组患者各为200人。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实验组在正常一般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结果两组通过护理之后,24小产后出血具有显著差异出现明显差异(χ2=6.78,P=0.02)。实验组通过对患者的优质护理后,患者产后出血的异常状况的发生率大幅度下降,由对照组常规护理的产后出血率22.5%降为7.5%;而在第产程产后出血上,通过统计学计算(χ2=8.98,P=0.01),给予一般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10.0%,实验组患者第产程出血率则下降到2.5%。结论优质护理对于第产程异常产后出血患者中具有良好的预防产后出血的作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第四产程 产后出血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同步肢血压监测技术用于基层医院的作用。方法选取基层卫生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200例进行心血管疾病筛查及随访的受检对象,运用符合计量标准的水银柱或经校验的电子血压计进行单臂血压测量和运用VBP-9外周动脉测量仪进行同步肢血压测量,对比两种测量方式的血压监测结果,观察指标包括右上肢血压与右踝血压的收缩压、舒张压与脉压差。结果同步肢血压测量右上肢血压的舒张压高于单臂血压测量。舒张压差异显著(P<0.05);两组的脉压差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同步肢血压测量右踝血压的收缩压高于单臂血压测量,收缩压差异显著(P<0.05)。结论同步肢血压监测技术用于基层医院,可获得更准确的血压检测结果,能降低高血压漏诊率。

  • 标签: 同步四肢血压监测技术 基层医院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评价采用舒适护理对动脉瘤术后患者恢复期的安全性及满意度。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于我院进行动脉瘤手术的患者1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措施能有效促进动脉瘤手术患者术后的恢复,改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 标签: 舒适护理 动脉瘤手术 术后恢复 护理安全性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产前超声对胎儿法洛联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诊断为法洛联症4例患者,均接受相应超声检查,对胎儿心脏各切面异常声像图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共3例胎儿经过产后手术证实、尸体解剖确诊为法洛联症,在产后超声、手术诊断为单纯室间隔缺损1例胎儿。胎儿声像图特征是以主动脉骑跨、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为主,而主动脉内径比值减少、主动脉根部内径增宽均有助于进行产前诊断。结论孕产妇接受产前超声诊断可判断出胎儿法洛联症,在临床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超声检查 法洛四联症 产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川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和分布情况,为产前筛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进行地贫基因检查的3295例样本,采用液相芯片法检测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结果共检测单纯型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1079例,阳性率32.75%。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检测出18基因型,其中βCD17/β基因型最常见,检出388例,占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35.96%。且重型地贫患者有三例与CD17突变有关。结论川地区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以βCD17/β为主,应加强宣传教育和检测,预防重型地贫患儿出生,对于遗传咨询和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

  • 标签: &beta 地中海贫血 基因突变 构成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接骨板治疗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72例肢长骨干骨折患者。所选患者以随机数字法的方式分为两组各36例。常规组与实验组分别应用传统内固定与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效果。结果术前不同时间段两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以及关节肿胀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以及关节肿胀指数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接骨板治疗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更好的加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效果,优化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微创接骨板 四肢长骨干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凝血检验前关健环节对凝血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6月凝血检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空腹组和餐后组,各50例,分别进行采血。使用全自动凝血仪分析纤维蛋白原水平、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观察凝血分析前关健环节对凝血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餐后凝血指标中APTT和PT结果无显著差异,其FIB指标与空腹相比显著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溶血标本对凝血结果具有一定影响,其中影响较大的为PT、其结果时间显著延长。结论采血过程看似简单,但是其涉及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和检验结果具有密切相关性,采血人员应对检验质量和过程管理充分了解,在检验前关键环节及时沟通和仔细操作,避免检验结果受到影响。

  • 标签: 凝血分析前 关健环节 凝血事项检验结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微创治疗方法在上尿路结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4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了腹腔镜切开取石(14例)、经皮肾镜碎石(9例)、输尿管镜碎石(23例)和体外冲击波碎石(18例)种微创方式,并比较分析种微创手术治疗的成功率。结果腹腔镜切开取石成功率最高,达到100.0%;输尿管镜碎石成功率最低,仅有69.5%。经组间比较,种微创治疗术的成功率不同,腹腔镜切开取石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另外三种微创治疗(P<0.05)。结论患者上尿路结石大小、位置及自身情况,决定了微创治疗手术方法。但不同的微创治疗方法具有不同的治疗效果,其中腹腔镜切开取石的临床效果最佳。在临床治疗中,应针对患者实际情况,科学选择微创治疗方法,可在必要结合多种方法实施治疗。

  • 标签: 上尿路结石 微创 输尿管镜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肢创伤骨折患者在急性疼痛期开展的护理管理方式进行讨论并对效果进行观察。方法以56例肢创伤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系统随机分组下分为常规组、综合组,综合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对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进行调查,同时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综合组患者护理前疼痛评分为(8.2±0.4)分,常规组为(8.4±0.3)分,P>0.05。护理后综合组患者疼痛评分为(4.1±0.6)分,常规组为(5.9±1.3)分,P<0.05。综合组患者对护理管理满意的26例,满意度为92.9%,常规组患者对护理管理满意的20例,满意度为71.4%,P<0.05,卡方值为5.87。结论开展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减轻患者疼痛,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四肢创伤 急性疼痛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研川省高海拔藏区急救现状,分析地广人稀、恶劣条件、特殊民情下的急救能力及难度,找出问题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方法收集并分析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人口密度、海拔气候、急救现状、急救模式、常见病种等资料,探讨高原急救的特点和规律。结果高海拔地区的急救受地域、气候、海拔、民情等因素影响,难度较大;建立健康档案、完善急救设施、健全急救体系、加强“五大中心”建设势在必行。结论川省高海拔藏区急救难度大,急救能力的提升任重道远,急救医学发展需兼顾高原医学。

  • 标签: 高海拔 急救 现状 救援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调研川省高海拔藏区急救现状,分析地广人稀、恶劣条件、特殊民情下的急救能力及难度,找出问题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方法收集并分析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人口密度、海拔气候、急救现状、急救模式、常见病种等资料,探讨高原急救的特点和规律。结果高海拔地区的急救受地域、气候、海拔、民情等因素影响,难度较大;建立健康档案、完善急救设施、健全急救体系、加强“五大中心”建设势在必行。结论川省高海拔藏区急救难度大,急救能力的提升任重道远,急救医学发展需兼顾高原医学。

  • 标签: 高海拔 急救 现状 救援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穿刺(骨穿、胸穿、腰穿、腹穿)培训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5月-10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光华医院进行临床轮转的20名大学本科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10)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指导穿刺培训,研究组(n=10)通过组建培训师资团队、团队能力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等强化大穿刺培训。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穿刺技能考核成绩及规培学员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穿刺成功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穿刺考核评分项目中术前准备、病人体位、穿刺点定位、消毒铺巾、局部麻醉、穿刺操作、术后处理及无菌观念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研究组规培学员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穿刺强化培训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和操作能力,改变重理论轻操作的观念,从而提高穿刺教学质量。

  • 标签: 穿刺 团队建设 临床技能培训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肢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5月-2018年5月所收治的共计56例肢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完成后的整体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的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肢骨折,能够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钢板内固定手术 微创经皮锁定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