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50例体检者血液标本5mL,分别置于2支试管中,每支2.5mL,其中1支试管中的标本采用人工方法使其溶血,检测正常标本和溶血标本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总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肌酐(Cr)、葡萄糖(GLU)、血尿酸(UA)、钾离子(K+)等11项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溶血血清ALT、AST、LDH、K+、CHOL测定结果明显高于正常血清(P<0.05),ALP的活性随溶血而降低,溶血对BUN、Cr、TG、GLU、UA测定结果影响较小。结论临床检验工作中应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避免标本溶血的发生,如发生了标本溶血现象,可设置样品空白以减少影响,必要时应重新采血。

  • 标签: 溶血 生化检验 对策
  • 简介:摘要本次针对小榄镇教师群体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流行病学研究项目采取的是Hp14C-尿素呼气试验法,众所周知,试验的方式方法是否可靠直接关系到研究过程中的便利程度以及研究结果的准确,本文对Hp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法进行适用以及准确的研究。

  • 标签: 14C-尿素呼气试验 Hp感染检测 可靠性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用于子宫肌瘤治疗的可靠。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共计126例,根据患者就诊单双号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对比组患者使用大剂量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相关临床数据与对比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并没有太大差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子宫肌瘤治疗过程中,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效果与大剂量相同,但是小剂量使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大剂量,安全可靠要更高,具有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良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腔肿瘤病人放疗之前进行膀胱充盈稳定性训练的可靠。方法在科室中选取42例盆腔肿瘤患者,将这些病例分为手术组20例,无手术史的患者22例,在训练的过程中充分保证两组患者膀胱排净之后的饮水量相同,利用专业的膀胱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并将结果进行记录,根据所记录的结果制作出尿感量表。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患者的尿感与测量值之间的关系,并对膀胱容量在放疗治疗的过程中预测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两组病例的预测结果和测量结果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没有手术史的病例预测结果和测量结果要明显比手术组病例要高(P>0.05),两组病例患者尿感和测量值之间的相关分析,并且手术组和无手术组患者的膀胱充盈量尿感和测量结果具有非常明显相关。结论膀胱充盈训练能够让盆腔肿瘤患者具有稳定的尿感,在患者进行放疗治疗的过程中会随着放疗的进展膀胱充盈量逐渐的降低,尿感也会随之下降,因此,在肿瘤患者放疗治疗的过程中应利用标准的仪器进行膀胱充盈量的检测。

  • 标签: 盆腔肿瘤 放射治疗 膀胱充盈训练 尿感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LX-3000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对尿液中红细胞(RBC)、白细胞(WBC)检测结果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2年8月本院病人的新鲜晨尿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用一次无菌尿样采集杯收集新鲜晨尿,充分混匀后分二管,一管用于LX-30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另外一管用于光学显微镜镜检。结果LX-3000检测中红细胞总阳性率和白细胞总阳性率分别与显微镜检结果中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白细胞、红细胞结果均有不同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结论LX-3000尿沉渣分析仪虽然简便、快速,但有一定的影响因素,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与镜检有机结合,才能避免仪器检测造成的误诊和漏诊。

  • 标签: 尿沉渣分析仪 显微镜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SYSMEX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电阻抗法和光学法对大血小板检测结果的可靠。方法将240例我院住院患者空腹抗凝静脉全血,经SYSMEXXE-5000进行血小板(PLT)电阻抗法(PLT-I)和光学法(PLT-O)检测和手工计数,结果与显微镜计数法结果(PLT-M)比较.运用SPSS11.0和Excel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体积血小板组3种方法之间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大血小板组PLT-I和PLT-O结果假性降低,PLT-I法结果低于PLT-O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I、PLT-O结果与PLT-M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血小板体积标本SYSMEXXE-5000使用PLT-I血小板计数结果正确可靠,但在大血小板标本仪器计数血小板不可靠,仪器结果只能起提示作用,需与显微镜手工计数法相结合保证血小板结果的准确

  • 标签: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 电阻抗法 光学法 大血小板
  • 简介:摘要目的对SYSMEXXN-9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血有核红细胞(nucleatedredbloodcell,NRBC)的可靠进行评价。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到2018年6月SYSMEXXN-9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出NRBC>0/100个WBC的标本共324例,同时段仪器检测出NRBC为0/100个WBC的标本共100例,同时采用镜检法计数有核红细胞。结果324例NRBC阳性标本的仪器法与镜检法计数NRBC结果呈明显正相关(R2=0.9994),仪器法与镜检法计数NRBC的结果差异的95%一致界限为(1.98±9.76)个NRBC/100个WBC,仅有7例(2.16%)在一致界限范围外,且仪器法检测NRBC的灵敏度为99.7%,特异性为96.1%。结论SYSMEXXN-9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血NRBC结果可靠,基本可替代镜检法检测外周血NRBC,缩短检测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有核红细胞 仪器法 镜检法 灵敏度 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VITEK2-compact微生物鉴定仪对产EsβLs菌株快速检测的可靠。方法应用标准的纸片扩散方法对临床已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βLs进行确证试验。同时,应用VITEK2-compact微生物鉴定仪进行检测,将两种方法在时间和检出率上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同时检测的两种方法,42株肺炎克雷伯菌ESβLs检测符合率达93.5%,66株大肠埃希菌ESβLs检测符合率达96.3%。标准纸片扩散法平均检测时间为18h,而VITEK2-compact微生物鉴定仪的平均检测时间为6.5h。结论VITEK2-compact微生物鉴定仪不仅能快速准确检测产ESβLs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而且结果可靠

  • 标签: VITEK2-compact微生物鉴定仪 超广谱&beta -内酰胺酶 快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大便常规检验在季节腹泻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治疗的96例腹泻患者纳入研究,按腹泻季节分为4组,各24例;每组患者均给予大便常规检验,对比每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经检验分析,副溶血性弧菌及沙门菌于夏秋两季流行,大肠埃希氏菌及志贺菌不存在季节流行特点。结论在经验季节腹泻患者的过程中,给予大便常规检验的效果良好,不仅能辅助病情诊断,还能评估造成季节腹泻的风险因素。因此值得在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 标签: 大便常规检验 季节性腹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学检验流程重要进行初步的探讨。结果医学检验流程是检验质量过程的重要组成,也是避免医疗事故和纠纷的重要步骤,是准确、及时反映患者的病情同时为其提供相应的诊疗依据的重要环节。结论医学检验流程十分重要,在临床诊断中要对其重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检验中影响尿液检验准确的相关因素以及针对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进行尿液检查的患者,从中随机选择1486份样本进行回顾分析。对标本保存以及标本检查等相关影响尿液检查的相关影响因素出现的误差进行统计,并通过不同的影响因素制定针对的解决对策。结果1486份尿检样本的检查结果中,有67份样本出现较大的误差,占4.51%。其中,标本检验时出现的误差最高,占35.82%,其次为临床用药时出现的误差,占26.78%,最少的为标本送检时出现的误差占7.46%。结论患者接受尿液检查的过程中,应该对每一个流程严格把握,使影响因素最小化,使误差率降到最低,确保临床尿液检查更具准确的特点。

  • 标签: 临床检验 尿液检验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各项目细菌检验的正确,提高临床检验的水平。方法选择本院微生物实验室的细菌检验标本4821例,时间段在2011年4月—2012年4月。标本中粪便类201例,尿液类902例,脓分泌物类913例,生殖道分泌物类168例,血液类876例,痰液类1761例。检验结果阳性为1462例,阳性检出率30.3%。与临床反馈结果符合率较高,为95.1%。结果各类标本的合格率都较好,其中最高的是尿液类标本,合格率达99.01%。最低的是痰液类标本,合格率为93.03%。结论标本采集、处理以及菌类的培养、分离、鉴定必须要有严格的控制过程,只有保证细菌检验的正确足够,才能对患者负责,作出较准确的诊断。

  • 标签: 临床细菌 检验 正确性 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生化检验中采用血气分析的动脉剩余血以减少重症患者检验失血的可行。方法采用固体肝素锂锌平衡的动脉血气针采集动脉血,将剩余动脉血用于生化检验(试验组),并且在对静脉血进行采集并用于生化检验(对照组),对这两组的检测结果和患者的失血量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两组方法在总蛋白和直接胆红素以及肌酐等上进行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血气分析的动脉剩余血进行生化检验,结果准确,可以有效地减少重症患者的失血量。

  • 标签: 动脉剩余血 血气分析 生化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强化手段对于提升临床免疫检验工作准确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3年7月-2015年11月我院检验科接收的住院患者血清检验样本38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检验样本的送检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包含192例血清检验样本,全部检验样本在采集和实验室检验操作过程中,均严格遵照相关操作规程,参照组检验样本应用常规性质量控制措施,研究组检验样本应用强化检验质量管理控制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检验样本的检验准确。结果研究组检验样本在血清癌胚抗原、前列腺特异抗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及CA125等生理指标方面的变异指数,均显著低于参照组检验样本,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检验样本的检验准确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检验样本,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检验科收检的血清检验样本应用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手段,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清检验生理指标的变异指数,提升血清样本临床检验工作的准确,优化患者在患病期间的诊断技术水平和诊断结果获取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予以推广运用。

  • 标签: 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 临床免疫检验 准确性 影响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加强检验人员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方法通过检验科平常由于缺少临床沟通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结果采用多种办法,增加与临床医护人员的交流与沟通,使由于缺乏沟通造成的问题得到解决。结论为了更好地为患者与临床医护人员服务,作为检验工作者,应该主动与临床医护人员多交流沟通,把由于缺乏沟通造成的误解及医疗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 标签: 检验 质量管理 医护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用末梢血与静脉血两种方式对血常规检验结果准确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健康体检患者共68例,征得患者同意后取患者末梢血与静脉血,对比两种检验方式下WBC、RBC、MCV、PLT水平差异性。结果采用末梢血检验的对照组与采用静脉血检验的观察组在WBC、RBC、MCV、PLT水平对比上呈明显差异,对照组分别为(6.17±1.42)×10-9/L、(3.74±0.93)×10-12/L、(91.36±6.83)fL、(232.62±31.65)×10-9/L;观察组则分别为(5.56±1.18)×10-9/L、(3.61±0.49)×10-12/L、(82.51±3.74)fL、(217.74±28.72)×10-9/L。结论血液常规检验中取患者静脉血在检验结果准确上优于末梢血。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末梢血 静脉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影响血液检验结果正确的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5月期间收集的接受血液检验的患者106例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按照检验时间分为每组各53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分析影响因素并进行整改,对照组未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检验结果的准确。结果经过分析影响因素并进行整改的观察组检验结果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验结果正确受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检验人员要对各项操作质量进行提高,符合规定,将误差减小到最低,从而使检验结果得到高准确率。

  • 标签: 血液检验结果 正确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医院的诊疗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加强临床检验与临床沟通是促进采集和送检样本规范化,保障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提高检验工作质量的必要途径。本文主要阐述了加强和促进临床检验与临床沟通的必要,并针对现阶段临床检验和沟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措施建议,以期为现代医疗的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 标签: 临床 检验 沟通 必要性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细菌阴道病(BV)的临床检验及危险因素。方法将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75例细菌阴道病患者选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线索细胞检查、BV快速检测、pH值检测、胺试验,观察对比各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总结分析细菌阴道病诱发的危险因素。结果线索细胞检查的检出率为62.7%(47/75),BV快速检测的检出率为61.3%(46/75),胺试验的检出率为50.6%(38/75),pH值检测的检出率为48.0%(36/75),pH值检测与线索细胞检查、BV快速检测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细菌阴道病诱发的危险因素有滴虫阴道病、经常清洗阴道、多次流产、避孕套使用、卫生习惯。结论BV快速检测方法结果准确、操作简便,是细菌阴道病临床检验的首选方法;线索细胞检查可以作为BV快速检查的补充予以运用;胺试验和pH值检测联合运用,能够有效提高检测率。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临床检验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响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检验结果准确的因素。方法现选取我院收集的70例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对检验结果准确造成影响因素。结果经过分析总结,对检验结果的准确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有血液标本采集的方法、抗凝剂和血量的比例、血液标本保存的条件。结论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检验结果准确受多种因素影响,检验人员应给予充分重视,采取积极的应对方法,最大程度的为临床提供准确依据。

  • 标签: 临床生化检验 检验结果 准确性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