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微囊转VEGF基因成肌细胞与非微囊转VEGF基因成肌细胞作为对照条件下,对裸鼠的致肿瘤性。方法应用带有6his-tag的转VEGF基因成肌细胞进行微囊,将微囊组作为实验组,非微囊组作为实验对照组,注射于裸鼠背部。对微囊降解情况,外源性VEGF分泌情况,裸鼠重要脏器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未检测到微囊,未检测到外源性VEGF,未发现重要脏器有肿瘤样变化。结论通过微囊组和实验对照组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微囊崩解,实验组及对照组均未见外源性VEGF分泌,未见裸鼠肿瘤发生。

  • 标签: 微囊化 转VEGF基因 成肌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摸索当归提取工艺对脾合剂质量标准的影响。方法当归蒸馏后的蒸馏液采用不同方法处理、蒸馏后药渣其渗滤溶剂采用不同方法配制,以当归浸膏、脾合剂项下鉴别、检查、含量等作为考察指标,考察蒸馏液不同处理方法、渗滤溶剂不同配制方法对脾合剂质量标准的影响。结论渗滤溶剂用95%乙醇加水配成50%乙醇;回收乙醇后与煎液合并;得到的脾合剂质量符合标准,黄芪甲苷含量最高,当归浸膏量最高。

  • 标签: 当归提取工艺 鉴别 检查 黄芪甲苷 浸出物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活血瘀法结合综合干预对葡萄糖调节受损者的血糖影响。方法选取社区131例葡萄糖调节受损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67例)治疗组(64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干预指导,治疗组除给予综合干预指导外,给予三七粉3g/日,顿服,随访1年,分析转。结果干预12个月后,对照组糖尿病发生率为4.68%(3/64),糖尿病前期逆转率为46.88%(30/64);治疗组糖尿病发生率为3.33%(2/60),糖尿病前期逆转逆转率为61.67%(37/60),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逆转率有显著性差异。相比治疗前,治疗组干预后血流变指标有明显下降(P<0.05)。讨论活血瘀结合综合干预治疗糖尿病前期疗效显著,其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血粘度来达到的。

  • 标签: 活血化瘀 综合干预 葡萄糖耐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脾汤治疗肿瘤患者的自汗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肿瘤内科收治的患者80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自汗症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补液营养支持,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脾汤治疗;2周之后对比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40例中,痊愈12例,好转22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5%;对照组40例中,痊愈6例,好转16例,无效18例,有效率为5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脾汤是临床治疗肿瘤患者的自汗症状的有效方剂。

  • 标签: 归脾汤 肿瘤 自汗
  • 简介:摘要脾汤出自《济生方》,乃补血名方,后世医家多有发挥,现代临床应用亦颇为广泛。本方在治疗月经病上应用颇多,兹将近年来有关此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

  • 标签: 归脾汤 月经病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芍地黄汤,主治肝肾阴虚之症。笔者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临床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述月经过少、不孕症、胁痛等验案如下,旨在拓宽辨证思路,扩大治疗范围。

  • 标签: 归芍地黄汤 月经过少 卵泡发育不良性不孕 胁痛
  • 简介:摘要急性精神障碍用以描述一类起病急速、症状多变、病程短暂的一种精神障碍。病程不足1月,对不同转的患者有不同的临床处理原则。若能依据患者的各种有用信息,对此类患者的转进行预测,将对患者的早期治疗十分有利。本研究目的就是调查入院诊断为急性障碍患者的疾病发展、转及预后以指导临床诊治。

  • 标签: 急性精神障碍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 急性短暂精神病性障碍 精神分裂症 转归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A组服用钙尔奇D及阿法骨化醇;B组在A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替勃龙;C组在A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左丸加味。疗程6个月。比较治疗后骨折风险因子,血生化指标,骨密度及中医症候疗效的变化。结果B组与C组在主要部位骨质疏松骨折概率及髋部骨折概率均低于比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在股骨颈及腰椎L1-4骨密度上均高于A组,且B组骨密度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的ALP,β-CTX,PINP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B组的E2明显高于C组及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的总有效率均高于较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有一定的疗效,当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应用雌激素时,可选择左丸加味辩证论治。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绝经后骨质疏松 左归丸 雌激素治疗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龄COPD患者治疗转的影响。方法符合条件的老年COPD患者4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措施,健康宣教;实验组在一般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各种护理干预。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病死率,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对高龄COPD特别是有合并症患者尽早实施护理干预,能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救治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高龄COPD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长期高血压和脑卒中、冠心病之间的关系以及引起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等疾病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我社区在2009年12月~2012年4月期间,一共跟踪了66例高血压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并对患者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患者并发冠心病的患者有15例,占22.7%;并发脑卒中的患者有22例,占33.3%。结局良好的患者有29例,占44.0%。结论根据患者的特点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脑卒中和冠心病的比率。

  • 标签: 社区健康教育 高血压 转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脾颗粒和安乐胶囊对失眠治疗的疗效。方法取适应性饲养小鼠,分为空白组、地西泮组、安乐胶囊组、脾颗粒组以及脾+安乐组。空白组给予同样体积的蒸馏水,地西泮组给予地西泮,安乐胶囊组给予安乐胶囊,脾颗粒组给予脾颗粒,脾+安乐组给予脾颗粒+安乐胶囊。连续灌胃给药6天后,采用腹腔注射的方法注射戊巴比妥钠,记录各组小鼠的睡眠潜伏期和持续睡眠时间;再取氯苯丙氨酸(PCPA)失眠大鼠模型分为空白组、地西泮组、安乐胶囊组、脾颗粒组以及脾+安乐组,给药方法,药名和药量同小鼠各对应组。连续2周灌胃给药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脑内5-HT(5-羟色胺)、GABA(γ-氨基丁酸)、NE(去甲肾上腺素)含有量。结果小鼠睡眠时间延长脾颗粒、安乐胶囊均能使小鼠睡眠时间延长,脾颗粒和安乐胶囊联合用药延长时间最长。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对失眠大鼠神经递质影响试验脾颗粒、安乐胶囊均可使5-HT、GABA含量升高,但脾和安乐联合用药升高最明显,与其他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1);各组NE含量与空白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但各给药组之间比较,NE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脾+安乐联合用药较单方用药延长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时间长,且5-HT、GABA等神经递质含量升高显著1,说明脾+安乐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促进睡眠,且联合作用优于单方用药。

  • 标签: 归脾颗粒 安乐胶囊 失眠大鼠模型 神经递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肾丸加减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5年4月来我站中医科就诊的200例月经过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克龄蒙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肾丸进行加减治疗,三个月后,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有16例出现了不良反应,治疗组有3例出现不良现象,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上来看,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肾丸加减治疗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由此能够看出,利用该药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治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月经过少 中医药疗法 归肾丸 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芍止痛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ThermoC18(4.6×250mm,5?m);流动相为乙腈-水(1387);流速为0.8mL?min-1;柱温为35℃;波长为230nm。结果芍药苷在0~96.0?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且回归方程为Y=8603.3X-6646.7,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9%(n=9),RSD为0.7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稳定、可靠,可以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归芍止痛胶囊 芍药苷 HPLC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高钾血症病因、治疗、转。方法对58例足月新生儿高钾血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足月新生儿高钾血症常见病因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即感染、缺氧、酸中毒、溶血,少见的病因主要为遗传性疾病,治疗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是否异常而不同,经治疗,52例新生儿血钾恢复正常,3例患儿家属放弃治疗,3例患儿死亡,死亡患儿均伴有严重心律失常。结论病情危重新生儿,常合并高钾血症,如无严重心律失常,经治疗后预后良好,应持续心电监护,有助于早期发现高钾血症及其所致的心律失常,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 标签: 足月新生儿 高钾血症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重症心力衰竭的综合治疗及症状转评价。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重症心力衰竭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案治疗,综合组则采取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烦躁消失时间、心肌酶降低至正常时间;治疗前后患儿心室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综合组疾病疗效、烦躁消失时间、心肌酶降低至正常时间、心室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治疗方案治疗小儿重症心力衰竭效果好。

  • 标签: 小儿重症心力衰竭 综合治疗 症状转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法对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转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调查时间为2016年12月—2018年4月,选择在此期间我院所收治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内科合并症状、术前卧床时间、患者的骨折原因、手术方法和麻醉方法、手术以后心肺并发症和住院期间的死亡率。选择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于不同麻醉方法进行分析,了解对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住院死亡率的影响。结果本研究100例患者,2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死亡,死亡率为2.00%,其中区域阻滞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各1例,两组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患者的死亡、心血管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与患者的临床指标存在关联。结论采用区域阻滞麻醉和全身麻醉方法对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率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是区域阻滞麻醉患者手术以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于全身麻醉而言更低。

  • 标签: 区域阻滞麻醉 全身麻醉 髋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131碘(131I)治疗后早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临床转。方法对34例131I治疗甲亢后1年内出现早发性甲减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甲亢131I治疗后出现早发性甲减的患者通过信件、门诊、外院复查等方式进行长达4~19年的随访,平均随访14年,以了解早发性甲减的转。结果(1)早发性甲减恢复组3例,占9%,2例在1年内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远期随访显示,2例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在4年及8年后出现甲减,1例甲减患者在6年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2)早发性甲减未恢复组31例,占91%,其中79%(26例)在131I治疗后3~6个月出现甲减,5例在7~12月出现甲减,这些在4~19年一直处于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中。结论早发性甲减中91%为永久性甲低,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绝大多数早发性甲减都会转变成为永久性甲减。

  • 标签: 131碘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减退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院医疗投诉的原因、处理、转、并对此进行系统归纳总结,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方法回顾性整理某院2001年—2012年之间,到医务科办公室反映及投诉的记录,按照医疗投诉的原因1.医务的技术水平、2.医务人员服务水平、3.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4.病患缺乏医学知识对诊疗结果期望过高、法律意识增强或者过敏、5.恶意投诉;医疗投诉的处理及转1.解释和加强沟通平息事件;2.减免费用平息事件;3.转为医疗纠纷处理期超过3个月的或者给医院造成负面影响等不同因素进行分组比较。结果被投诉的科室以外科最高,其次为门诊,医疗投诉中对医院医师医疗技术不信任、怀疑或者不满意的占多数,占到总投诉数量的29%,其次是对医院的服务不满意,占23%;通过和病患耐心沟通解释病情,并为我们的不足之处给病患的赔礼道歉的方法,可以平息47%的医疗投诉。结论医患沟通不良,是导致医疗投诉案件的重要原因。医院积极处理医疗投诉,即维护患者利益,又塑造医院良好形象,同时降低医疗纠纷处理难度与成本。在及时处理投诉的同时,医院应把医疗投诉作为以中国资源,作为改进医院工作的动力加强医院质量建设。

  • 标签: 医疗投诉 处理方式 转归 医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