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骨科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随访的55例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病人,所有病人均给予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到5年,平均12.8个月。有效率为94.5%,复发率为5.5%。结论对于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病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相对于单纯使用西医治疗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且可显著降低复发率。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骨折内固定 术后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创伤性肺炎为常见的肺实质损伤,多为迅猛钝性伤所致,例如车祸、撞击、挤压和坠落等。发生率约占胸部钝性伤的30%~75%,严重创伤性肺炎死亡率较高,是胸部创伤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但常由于对其认识不足、检查技术不敏感或被其他胸部伤所掩盖而被忽视或漏诊。我院自2008—2012年来治疗创伤性肺炎100例,现就其诊断、监测和治疗分析如下。

  • 标签: 创伤性肺炎 诊断 监测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创伤骨科100例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后病人要在及时进行康复治疗;要对其进行身体、心理、职业、社会等多方面护理;依据病人的患病情况、病人精力以及经济条件为其制订专门的护理方案,实行一对一的专门护理。结果100例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0.9d,其中有65例病人了解相关的康复知识,76例病人对自己的患病知晓。从护理情况来看,有96例(占96.00%)的病人生活能够完全自理,有3例(占3.00%)病人生活能够部分自理,有1例(1.00%)病人生活不能够自理。在100例病人中,有3例(10.00%)病人出现了并发症,包括1例肌肉萎缩、1例关节痉挛、1例关节畸形。结论通过康复护理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因机体损伤所产生的伤害,加强患者的康复意识,使其积极主动的进行康复锻炼,使伤患部位最大程度的恢复,最大程度减小伤残的概率。

  • 标签: 创伤骨科 患者 护理 锻炼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CT检查对于脊柱创伤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来我院进行诊治的脊柱创伤患者32例,均对其采用美国GE16排螺旋CT扫描,对其临床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颈椎骨折者8例,胸椎骨折者3例,腰椎骨折者21例;单发骨折者23例,多发骨折者9例;伴有椎管狭窄者11例。结论对于脊柱创伤患者采用CT检查不仅速度快,图像清晰,还能准确的判断脊柱骨折的部位、范围、程度、分类及椎管受累情况等,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足够的、详细的信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脊柱创伤 CT诊断
  • 简介:摘要由一因素导致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同时发生的创伤,且至少有一个部位的创伤可致病造成生命威胁,将这类创伤称为多发性创伤,也称为多发伤。本文通过对多发伤的特点及其急诊护理的研究,总结出护理及治疗对策,对多发伤的护理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多发性创伤 临床特点 急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肝破裂的诊断及治疗的最佳措施。方法总结2006.1—2011.6本院收治创伤性肝破裂81例。其中Ⅲ级以上严重破破裂26例,手术治疗76例,手术方式包括缝扎止血明胶海棉填塞,带蒂大网膜填塞,清创性肝切除,肝动脉结扎,肝周填塞止血。非手术治疗5例。结果手术组中5例发生并发症,经保守治疗痊愈。死亡5例,主要死因为大出血及合并伤。结论手术治疗是创伤性肝破裂的主要措施。

  • 标签: 创伤 破裂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部创伤的影像学表现,探讨和评价X线与CT检查在胸部创伤的应用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96例胸部创伤X线平片和CT影像表现。结果96例患者中肺挫裂伤58例,胸部骨折42例,血气胸25例,肺不张7例,纵隔和皮下气肿20例,气管及支气管断裂5例,创伤性膈疝3例,胸内主动脉及大血管损伤1例。结论X线平片是胸部创伤检查的常规手段,螺旋CT检查快速,诊断敏感性及准确性高,对复合伤及病情危重、复杂患者应首选CT检查。

  • 标签: 胸部创伤 X线平片 CT
  • 简介:摘要创伤性骨折均因意外事故致伤入院,因其突发性使患者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心理刺激。本文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起到了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创伤骨折 心理分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创伤性休克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127例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充分认识创伤性休克的特点、发病机理,采取针对性强的急救和护理措施。结果通过链式流程创伤急救模式的应用,除3例创伤严重死亡外,其余均成功治愈。结论链式流程在创伤性休克中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创伤性休克 急救 护理 链式流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严重创伤性休克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分析39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强调医护之间密切配合。采取迅速有效急救措施的重要性。结果35例患者抢救成功,4例死亡。结论早期发现休克、及时采取有效抢救措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创伤性 休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肝破裂的治疗方法,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创伤性肝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20例行非手术保守治疗,28例行手术治疗,治愈45例,死亡3例。结论手术是治疗创伤性肝破裂的主要方法,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彻底止血及清创切除损伤坏死的肝组织。对于肝脏损伤较轻,生命体征平稳及血液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在严密的观察下应行积极的非手术治疗。

  • 标签: 肝破裂 非手术治疗 止血 清创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07年2月—2012年5月,创伤性脾破裂患者3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手术治疗组22例,非手术治疗组8例。分析两组临床诊断和治疗资料。结果诊断正确率96.67%,手术治疗组22例,全部一期手术成功,痊愈;非手术治疗组8例,其中1例迟发性脾破裂,经保守治疗后均痊愈。结论提高脾破裂诊断率的关键在于腹部外伤的详细病史了解程度、B超检查、腹腔穿刺检查的仔细程度。对于创伤性脾破裂患者,在治疗时能够确保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应该尽力保留脾脏。

  • 标签: 创伤性脾破裂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胸骨骨折的诊断治疗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2年1月年胸外科收治的胸骨骨折患者,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随访。结果本组病例死亡14例,出院后随访3-12月,非手术患者骨折畸形愈合9例,占手术治疗患者的19.1%(9/47)。手术治疗后畸形愈合3例,占手术治疗患者的5.5%(3/55)。所有治愈患者均未见明显呼吸、循环系统影响。结论胸骨骨折的患者早期进行周密细致的检查,必要时结合多层螺旋CT进行明确诊断。严格把握治疗的原则,积极处理相关复合伤,明确轻重缓急,可明显减少死亡率,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 标签: 创伤性 胸骨 骨折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后急性弥漫脑肿胀(PADBS)的机制及非手术治疗措施。方法对创伤后发生急性弥漫性脑肿胀26例非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照GOS评价,8例入院时双瞳散大,入院后72h内死亡,7例病情加重后因家属拒绝手术而死亡,11例保守成功,存活率42.3%,3级重残1例,4级中残1例,5级良好9例。结论对于创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GCS评分>12分,中线移位<0.3cm,ICP<2.7kPa可早期使用甘露醇、甘油果糖、白蛋白(或血浆)、激素、呋塞米、巴比妥类药物及依达拉奉等药物综合保守治疗,后期的恢复效果良好,避免手术二次创伤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脑创伤 急性脑肿胀 非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矫治创伤后遗足畸形的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为临床治疗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随访2008年10月-2012年5月矫治的15例创伤后遗足畸形的患者,其中3例做二关节融合,2例做跟骨外侧柱延长,5例加做跟腱延长,2例胫前肌外置,1例腓骨长肌内置,2例胫后肌前置.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行Laaveg-Ponseti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分析比较术前术后评分并记算比较分析改善率。结果Laaveg-Ponseti评分系统,评分优10例,良3例,可2例.结论Ilizarov技术矫治创伤后遗足畸形较传统方法更趋微创化,更趋生理性,临床效果优。

  • 标签: 创伤后遗足畸形 Ilizarov技术 组织牵伸 外固定 矫正
  • 简介:摘要通过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相关体检快速、准确判断骨折部位,并进行简易外固定、液体复苏,从而降低创伤骨折患者院前急救的再损伤率及死亡率。

  • 标签: 创伤骨折 院前急救 外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