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只有熟知生物安全柜的分类、作用,而后合理选择生物安全柜才能避免出现不足及过度的现象。本文就此展开了讨论,结合实际详细分析了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工作人员如何选择生物安全柜以及怎样正确应用生物安全柜。

  • 标签: 疾病预防 控制系统 生物安全柜 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粒给药系统在体内分布的特点以及制剂设计的研究。方法利用微粒给药系统在体内具有的不同分布特点,分析制剂的研究设计。结果制剂设计得到的被动靶向性、表面抗体或配基修饰的主动靶向性以及表面修饰技术的长循环性,其在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作用时间以及体内靶向定位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且改变微粒所带电荷的阳离子脂质体还提高了对晚期癌症的治疗效果。结论利用微粒给药系统在体内不同分布特点进行的制剂设计,其被动靶向性、主动靶向性、长循环性以及阳离子脂质体,均对药物的治疗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微粒给药系统 体内分布 制剂 靶向
  • 简介:摘要通过建立输血科智能管理系统,实现了血液从入库到出库的智能化管理,输血科管理系统和检验科LIS及医院HIS之间信息共享,有效提高临床医生护士及输血科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优化了工作流程,使临床输血更加规范和科学化,保障输血安全及合理应用。

  • 标签: 输血科 智能管理系统 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并探究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措施。方法选择综合医院出现医院感染的18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医院感染病原菌和耐药性情况。结果医院感染神经外科所占比重最高,其次为普通外科、保健医疗部和血液科;所有1858例医院感染患者分离出1675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为69.43%,革兰阳性菌占27.22%,真菌占3.34%;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粪肠球菌均具有较高耐药性,只有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敏感率高;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以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性较高,而大肠埃希菌和鲍氏不动杆菌的对各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更低。结论综合医院发生医院感染的现象较为严重,需要加强病原菌相关监测工作,强化细菌消毒等预防措施,并且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

  • 标签: 综合医院 医院感染 病原菌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中医体质健康管理的目的是在总结整理前人健康管理研究的基础上,将中医四诊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运用于健康状态测量。对健康状态从多维角度进行度量化测量、采集,存储各种健康信息并进行综合辨证分析1,让人们充分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同时,运用中医“治未病”和“养生”的方法指导人们如何早期发现健康问题、正确饮食、科学健身、保护身体不受疾病的困扰,使自己的身体和心理更加健康,提高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的能力。利用中医学的优势把科学的生活方式传授给健康的需求者,变被动的健康维护为主动的健康管理,更加有效地保护和促进国人的健康。

  • 标签: 中医体质辨识 智能化管理 医学干预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数学抽象,直观地显示出基因决定性状的客观规律。并且指出(1)不宜用“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表述单基因性状和多基因性状;(2)多基因性状与基因型之间是线性关系;(3)“正态分布表示性状的连续”是一种误导。

  • 标签: 数量遗传 单基因性状 多基因性状 正态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医院医保审核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创新管理思维,对临床医疗行为实时监管,做到合理医疗,使医保管理得到良性循环。方法研发设计为医院医保部门量身定做的医保在线审核系统,做到审核与医嘱、费用、检查检验、电子病历的有效整合和统一,通过业务规则和流程设计,实现智能化审核。结果该系统提高了医保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了审核流程优化和再造,减免了临床和医保部门审核的大量繁琐工作,平均能节省1/3到1/2的时间。结论临床医保智能审核系统实现了医保审核的精细化管理,能够提高员工对审核工作的积极性。

  • 标签: 医保 精细化管理 费用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疹流行的季节性规律,为制定麻疹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集中度及圆形分布法,对涟水县1956~2012年的麻疹季节性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涟水县1956~2012年的麻疹季节性分布的M值为0.4997,r值为0.5480。结论麻疹发病有季节性分布特征,疫苗干预可使麻疹发病高峰日后移,但不会改变麻疹发病的季节性流行规律。

  • 标签: 集中度法 圆形分布 麻疹 季节性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以智能化中药房建设为契机,推进中药调配效率和药学服务质量的提高。方法分析中药智能存取系统的总体使用情况,总结该系统的优、缺点。结果中药智能存取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加快了取药过程,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但有关问题有待解决。结论中药智能存取系统有利于医院中药房现代化建设。

  • 标签:
  • 简介:摘要癫痫的发病机制仍未明确,是否与人体生物钟节律以及人体激素分泌的规律有关,需进一步探讨。癫痫发作有24小时节律性,主要决定于病灶起源定位。婴儿痉挛症,其痉挛发作多发生在觉醒状态和白天,时间主要集中在600-900,900-1200及1500-1800;局灶性癫痫发作,如颞叶癫痫发作集中于2100-900,额叶癫痫发作集中于2400-600,顶叶癫痫发作于600-900,枕叶癫痫发作于900-1200及1500-1800;痴笑性、失张力、肌阵挛性癫痫发作多发生在觉醒期或白天,而自动症及过度运动癫痫发作多发生在睡眠期或夜间。全面性癫痫发作,如强直发作和强直阵挛性发作多发生在睡眠期,失神癫痫多发作于清醒期,而其它全面性症状性发作类型多发生在觉醒期。机制与体内深部体温、褪黑激素及皮质醇分泌有关。

  • 标签: 癫痫 婴儿痉挛症 昼夜节律 褪黑激素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住院病人来源的分析,了解医院服务范围和病人来源特点,为医院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05—2011年辖区内、辖区外、苍梧、藤山、蒙山、岑溪和外地住院病人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11年,各区域病人逐步递增,尤其辖区外和广东病人来源比较多,可以看出患者有就近就医的特点。结论应该根据病人的来源方向确定医院服务的重心和以后所要拓展的方向,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医院持续健康发展。

  • 标签: 病人来源 发展方向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院感染菌群分布以及相应的耐药状况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分离得到的医院感染病原菌3012株,对其展开菌群分布鉴定和药敏试验,而后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年内共送检标本25743份,检出病原菌株3012株,检出率为11.70%;菌群分布情况为革兰阳性球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属;革兰阴性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分离得到的病原菌对医院常用抗生素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耐药性。结论医院感染为目前医院防控工作的重点,应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降低耐药性,改善医院感染控制效果。

  • 标签: 医院感染 菌群分布 耐药性 抗生素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感染患者中分离的细菌种类的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经验依据。方法统计2012年全年1267份细菌培养标本中,对其阳性构成比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细菌数为286株,阳性率为22.57%主要有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对我院常用抗生素进行药敏统计,发现我院常使用的抗生素出现较高程度的耐药性。结论不规范地使用抗生素和盲目地经验用药与细菌的耐药性有相当大的关联性,应重视规范送检细菌培养标本,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有力的依据。

  • 标签: 细菌分布 耐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细菌分布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我院社区儿童获得性肺炎患儿36例,观察其病菌分布情况。结果致病菌中大肠杆菌,金葡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占前四位。结论通过观察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细菌分布结果,能够为该地区临床医师对肺炎患儿的经验选择抗生素提供参考,并减少患儿的菌群失调,降低细菌的耐药性产生。

  • 标签: 儿童 获得性肺炎 细菌 社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小儿肺炎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早期经验性用药和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我院住院肺炎患儿的合格痰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03份痰标本共培养出致病细菌292株,阳性率为26.5%,其中阴性杆菌242株,阳性球菌40株,真菌10株。主要分离的G-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氏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而G+菌则是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细菌耐药情况严重,阴性杆菌对β-内酰胺酶类抗生素显示高度耐药,产ESBLs菌株对青霉素类以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尤其突出,但其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的敏感性高,敏感率达1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达100%,对大环内酯类以及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也较高,但对万古霉素100%敏感。结论本组小儿肺炎的致病菌以阴性杆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较高,药敏结果显示细菌耐药性明显增强,特别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应引起临床重视。

  • 标签: 肺炎 痰培养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细菌分布特点和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帮助。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间收治胆道疾病患者294例胆汁细菌培养检出病原菌分布及抗生素敏感情况。结论引起胆道感染的细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胆汁中检出两种菌混合感染与肠球菌引起的感染呈上升趋势。经验性治疗对于革兰氏阴性杆菌建议选用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对于革兰氏阳性球菌建议联合氨基糖甙类治疗。

  • 标签: 胆道感染 胆汁 细菌 耐药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就诊女性HPV感染情况。方法采用《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PCR-反向点杂交法)》,对2014年10月至2017年3月来我院妇产科就诊的1584例患者进行宫颈脱落细胞HPV28种分型检测。结果被检人数1584例,其中阳性367例,阳性率23.17%(367/1584);单一感染281例,占总感染例数的76.57%,多重感染86例,占感染例数的23.43%;单一感染高危型共198例,占70.46%(198/281)主要以HPV-16、52和58为主,中危型16例,占5.69%(16/281),低危型67例,占18.26%(67/281);HPV-73和-83(MM7)型未检出。结论HPV28种分型是目前国内市场较全面的HPV分型模式,本文旨在统计分析用该分型模式检测的我院就诊女性HPV感染情况及各亚型的分布情况,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

  • 标签: HPV亚型分布 人乳头瘤病毒 28种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