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诱导鼠胚胎充质干细胞C3H10T1/2的成骨分化能力。方法培养C3H10T1/2,用20μg/mlBMP2对其诱导一定时间后,Westernblotting检测smad蛋白及信号通路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p38的水平变化,QRT-PCR检测成骨标志基因碱性磷酸酶(ALP)表达情况,茜素红染色,观察诱导晚期细胞矿化情况。结果经BMP2诱导后,C3H10T1/2细胞成骨终末期分化标志矿化情况(茜素红染色)显著增加,smad蛋白及p38磷酸化水平有所上升,成骨标志基因ALP表达水平有明显提高。结论BMP2具有诱导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能力,对BMP、Smad通路有一定依赖性。

  • 标签: 骨形态发生蛋白 C3H10T1/2细胞 成骨分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就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感相互关系,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水平。方法随机对佛山市南海区内6个镇街社区的精神疾病患者与该区内无精神病发作史的社区人群进行生存质量、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的问卷调查并分析其之间的关系。结果病例组的生存质量、社会支持及自我效能感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并且病例组的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感之间均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结论社区就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存质量、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均明显低于一般人群,通过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度和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水平。

  • 标签: 精神分裂症患者 生存质量 社会支持 自我效能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药物相互作用,保证安全用药。方法从药物相互作用和如何减少不利作用两方面,探讨临床上的安全用药。结果可以实施个体化给药、重视药品说明书、重视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高风险人群及易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高风险药物等方面来减少药物之间不利的相互作用。结论重视药物相互作用,能提高医疗质量,对安全用药极为重要。

  • 标签: 药物 相互作用 安全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新药的不断涌现,药品种类和数量在快速增加,患者也常常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由药物相互作用造成的种种反应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对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也成为目前药理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就以阿托品为例浅谈药物相互作用。

  • 标签: 阿托品 药物 相互作用
  • 简介:摘要根据《黄帝内经》中有关五味和人体生长发育各时期的论述,把甘味、咸味与现在西医研究结合起来指导日常的摄入量。在人体生长发育时期应逐渐适当增加咸味和甘味食物以滋养发育中先天肾后天脾,提供人体生长发育所需营养。衰老时期肾和脾功能总量开始逐渐减弱,此时应逐渐减少咸味和甘味食物,避免出现饮食五味偏嗜即供给与使用不平衡。

  • 标签: 咸味 甘味 生长发育 衰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小分子BH3模拟物,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分子靶向抗癌药物,不过由于这种药物缺少足够的先导分子,因而在临床试验候选药物分子方面,仍具有分子药理机制的不足。人们对于BH3沟槽表面复杂功能、结构缺乏了解,使得药物分子理性设计受到限制。对此,应研究发现新的小分子BH3模拟物,能够在分子药理机制上发挥更大的优势。在研究分子靶向抗癌药物的过程中,采用此类小分子,对Bcl-2家族蛋白功能进行研究,使药物抗癌分子药理机制更为完善,了解BH3沟槽分子结构特征,进而为BH3模拟物理性设计提供依据。

  • 标签: 小分子BH3 模拟物S1 抗肿瘤 分子药理机制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2-1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2期
  • 机构:来自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研究发现,利用名为6-thiodG的小分子就可以实现靶向作用端粒的目的,这种小分子可以利用细胞的生物钟来靶向作用并且杀灭癌细胞,抑制癌症发展。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5期
  • 机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展示了一种他们开发的新型化合物——“分子镊”,经在动物身上的初期测试显示,它能安全地预防有害的蛋白质聚集。人们已知与蛋白质聚集有关的病症至少有30多种,包括糖尿病、癌症、脊髓损伤、老年痴呆、帕金森症等。这一发现为开发出治疗相关疾病的新药带来了希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提高和在细胞受体及增殖调控的分子水平对肿瘤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人们开始了针对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大分子,来控制其基因表达和改变生物学行为,或通过强力阻止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积极发挥抗肿瘤作用。近年来,在肝癌治疗中针对信号转导、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新型分子靶向药物,已经展现出值得期待的疗效。但是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多途径、交叉对话的蛋白网络系统,本文就肝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的临床试验现状作一综述。

  • 标签: 肝癌 分子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在临床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参阅相关文献资料,对低分子肝素钙在临床中的应用疗效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低分子肝素钙在心血管系统疾病,过敏性紫癜以及血液透析抗凝中的临床应用安全、有效。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在临床应用广泛,无需实验室特殊监测,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经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临床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2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孕妇分为低分子肝素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组(观察组)和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丹参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两组孕妇孕期胎儿生长情况及脐动脉血流情况,随访至妊娠结束,观察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治疗后胎儿头围、双顶径、腹围、股骨长以及宫高均优于对照组(P<0.05),胎儿脐血流指标PI、RI及S/D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胎儿胎龄、体质量及身长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FGR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应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低分子肝素 低分子右旋糖酐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他汀类药物是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因有降胆固醇的功效而被临床广泛使用。虽然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当与其他药物联用时会产生一定的药动学作用,可能会降低药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因此,正确认识到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合理进行配药规划,对于维护临床安全来说极其重要。本文就他汀类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做了简要阐述。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药物相互作用
  • 简介:摘要临床中许多患者会同时服用多种药物,须谨慎用药以免发生药物-药物相互作用(DDI)。DDI曾致一些重要临床药物限用或退市,新药研发过程中DDI非常重要,已成为药品监管机构和制药公司的关注重点。本文结合CFDA和FDA颁布的指导原则,简介新药研发过程中的DDI研究。

  • 标签: DDI抑制 诱导 相互作用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7-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7年第1期
  • 机构:Chaer基因是诱发心肌肥厚的早期关键分子开关。国际顶尖杂志《自然?医学》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李红良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衰老作为生物生长发育的必经阶段,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衰老的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机理进行了综述,着重回顾了自由基、线粒体DNA损伤、免疫系统、端粒与衰老的关系;并对与衰老有关的基因进行了总结。

  • 标签: 衰老 自由基 线粒体DNA 端粒 免疫 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药物和制剂成分的药理作用和理化性质,合理设计处方。方法针对不同病人的症状和病情,采用联合用药的方式。结果当药物配伍使用时,由于它们的物理、化学和药理的性质不尽相同,必然会发生相互影响,出现各种各样的配伍变化。结论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防止医疗及生产质量事故的发生。

  • 标签: 配伍变化 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