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剂和静脉剂对产后贫血患者输血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61例产后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入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研究组2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蔗糖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补血情况及输血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输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剂补血效果显著优于口服剂,且能有效降低输血率,在产后贫血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口服铁剂 静脉铁剂 产后贫血 输血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电子垃圾污染环境对儿童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全世界最主要电子拆卸区之一的贵屿镇224名3~7岁儿童(暴露组)和比邻濠江区204名同年龄段儿童(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取静脉血检测血铅、血清、铁蛋白指标。结果暴露组血铅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暴露组血清、铁蛋白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电子垃圾污染环境存在除铅外其他多种有害金属,其交互作用可能导致当地儿童代谢有异于其他地区。

  • 标签: 电子垃圾 血铅 铁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补充剂对早产儿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160例医院收治缺铁性贫血早产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静脉补充剂。观察组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以及红细胞比积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各指标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补充剂在早产儿缺铁性贫血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纠正患儿的贫血情况,从而确保患儿的健康发育。

  • 标签: 静脉补充铁剂 早产儿 缺铁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蔗糖注射液对上消化道出血导致失血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上消化道出血导致失血性贫血9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口服剂,治疗组静滴蔗糖注射液,比较两组血红蛋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1周后血红蛋白上升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蔗糖注射液可迅速提高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红蛋白水平。

  • 标签: 蔗糖铁 上消化道出血 失血性贫血 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的疾病,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人们对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及治疗的意识也逐步提高。补铁剂作为目前最广谱有效的药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蔗糖注射液使用广泛,为保障患者安全合理用药,现对我院蔗糖注射液使用情况进行系统分析评估,发现蔗糖注射液临床合理应用存在的问题,同时为临床合理应用蔗糖注射液提供参考,并通过一系列的干预措施,以达到促进蔗糖注射液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目的。

  • 标签: 蔗糖铁注射液 不合理应用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电子垃圾污染环境对儿童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全世界最主要电子拆卸区之一的贵屿镇224名3~7岁儿童(暴露组)和比邻濠江区204名同年龄段儿童(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取静脉血检测血铅、血清、铁蛋白指标。结果暴露组血铅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暴露组血清、铁蛋白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电子垃圾污染环境存在除铅外其他多种有害金属,其交互作用可能导致当地儿童代谢有异于其他地区。

  • 标签: 电子垃圾 血铅 铁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清和转铁蛋白,以此分析血清和转铁蛋白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择缺铁性贫血门诊患者,共计100例,分为轻度缺铁性贫血患者为研究1组、中度缺铁性贫血患者为研究2组,选择阶段均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同时间阶段再选择正常健康人员共计5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人员的血清和转铁蛋白进行检测。比较组间的血清和转铁蛋白数据指标情况。结果对照组的血清(12.33±3.66umol/L)、转铁蛋白(333.33±89.99mg/L)数据指标均高于研究1组、研究2组,且研究1组的血清(10.09±2.66umol/L)、转铁蛋白(224.56±23.13mg/L)数据指标均高于研究2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缺铁性贫血患者检测血清和转铁蛋白的临床价值显著,可以对患者的缺铁性贫血程度进行判断。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检测 血清铁 转铁蛋白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孕早期补充小剂量剂在妊娠期贫血方面的预防价值。方法80例孕早期孕妇分为补充小剂量剂的实验组以及未采取的对照组,各40例。干预8周后对比两组孕妇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变化情况以及贫血发生率、用药安全性情况。结果实验前,两组孕早期孕妇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结果对比P>0.05。实验后实验组、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对比,P>0.05差异不明显。实验后两组血清铁蛋白水平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实验组贫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无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孕早期补充小剂量剂可以有效预防贫血并改善血清铁蛋白,且无严重不良事件。

  • 标签: 血红蛋白 血清铁蛋白 妊娠期贫血 小剂量铁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右旋糖苷治疗早产儿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贫血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独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右旋糖苷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Hb(98.58±1.58)g/L、Hct(0.302±0.002)、SP(322.69±3.69)μg/L、治疗有效率97.6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右旋糖苷治疗早产儿贫血,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促红细胞生成素 右旋糖苷铁 早产儿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与喜辽妥预防蔗糖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该科缺铁性贫血静脉滴注蔗糖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穿刺点上方2cm处,沿静脉走向涂抹喜辽妥药膏,每日三次,观察组在穿刺点上方2cm处沿静脉走向覆盖水胶体敷料,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水胶体敷料较喜辽妥更能有效预防蔗糖致静脉炎的发生,减轻输液部位的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水胶体敷料 喜辽妥 预防 静脉炎 蔗糖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硫酸亚铁片与多糖复合物胶囊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者65例,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采用硫酸亚铁片自治疗的32例为A组,另采用多糖复合物胶囊治疗的33例为B组,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B组治疗后的RBC、Hb水平优于A组,P<0.05,且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但两组治疗后MCV、MCHC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硫酸亚铁片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效果相比,多糖复合物胶囊的疗效显著,可推广。

  • 标签: 硫酸亚铁片 多糖铁复合物胶囊 治疗 缺铁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体检人群中亚临床甲的患病率,初步探讨2型病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二者潜在的关系。方法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内分泌科因2型糖尿病收治入院的180名患者及同期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180名进行甲状腺相关病史收集、血清甲功三项(FT3、FT4、TSH)的检测。结果入选的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甲患病率高于健康体检者,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病率较高,临床上应该重视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的检测。

  • 标签: 糖尿病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患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全血微量元素与血红蛋白含量,儿童全血微量元素与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相关性。方法原子吸收法检测微量元素,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参数MCV、MCH、MCHC、RDW。结果微量元素不同程度的降低,血红蛋白、红细胞参数MCV、MCH、MCHC随之降低,RDW随之增高。结论微量元素含量结合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参数MCV、MCH、MCHC、RDW的测定,可以作为发现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早期筛查指标。

  • 标签: 微量元素 血红蛋白 红细胞参数 缺铁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甲亢131碘治疗后甲患者的心理护理研究。方法择取2017年1—12月某院收治的甲亢131碘治疗后甲者96例,按照护理方式,I组(48例)基础护理;II组(48例)基础+针对护理。比较护理效果与依从性,再比较SDS、SAS评分。结果经比较发现,II组的几个指标,均优于I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该症者,可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可实现对患者心理状态的控制,并提高依从和治疗效果,作用明显,可推广。

  • 标签: 甲亢 131碘 甲减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与剂联合治疗早产儿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贫血早产儿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与剂联合治疗将所有贫血早产儿均分为实验组52例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与剂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剂治疗,比较两组贫血早产儿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贫血早产儿治疗后Grifiths神经发育量表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贫血早产儿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总数、红细胞压积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贫血早产儿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与剂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贫血状态,对提高患儿神经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铁剂 联合治疗 早产儿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科2016年1月—2016年12月接收的46例胎患者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患者在护理管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管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之后,实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具体)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管理中,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提升护理及治疗效果,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护理管理临床护理路径 选择性胚胎减灭术住院天数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甲状腺素对慢性心衰合并重度亚临床甲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纠正心力衰竭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纠正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左甲状腺素,两组均连续治疗12个月为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8.64%)显著高于对照组(70.45%),P<0.05;两组治疗前FT3、FT4、TSH、LVEF、LVEDD、LVESD等指标对比P均>0.05);治疗后两组FT3、FT4水平较之前未发生明显变化(P均>0.05),研究组治疗后TSH水平较之前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SH水平对比仍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组治疗后LVEF、LVEDD、LVESD检测值较之前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纠正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左甲状腺素可提高慢性心衰合并重度亚临床甲患者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重度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左甲状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剂、重组人促红细胞生长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血液透析并发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实施血液透析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65例进行分组观察,针对常规组32例患者实施CHO细胞+剂治疗,针对治疗组33例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左卡尼汀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血液透析并发症患者治疗后的红细胞比容、血红细胞水平、转铁蛋白饱和度及并发症缓解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血液透析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给予CHO细胞、左卡尼汀加用蔗糖治疗的疗效显著,促进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左卡尼汀 CHO细胞 蔗糖铁 血液透析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素治疗妊娠合并甲患者的妊娠结局与对子代产生的影响。方法选2015年1月—2018年7月期间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妊娠合并甲患者,等分为(甲组、乙组)两组,均监测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甲组行常规治疗,乙组给予左甲状腺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胎膜早破率、剖宫产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流产率与早产率低于甲组(P<0.05);两组新生儿畸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胎儿生长受限率及宫内窘迫率低于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素治疗妊娠合并甲病,有助于改善妊娠结局,促进胎儿后期健康发育。

  • 标签: 妊娠合并甲减 甲状腺素 妊娠结局 子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旋转数字影血管造影(DSA)三维重建技术在肝脏肿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晚期肝脏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DSA检查,观察组则采用旋转数字影血管造影(DSA)三维重建技术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清晰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清晰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肝脏肿瘤介入治疗中采用旋转数字影血管造影(DSA)三维重建技术,清晰度较高,可显著提升介入治疗精准率,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三维重建技术 肝脏肿瘤介入治疗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