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玻璃体积血的常见病因及治疗疗效。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25例(142眼)玻璃体积血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顺性分析。结果125例患者中眼外伤11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2例,视网膜静脉阻塞16例,视网膜血管炎4例,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24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14例,视网膜动脉瘤2例。治疗后视力提高98眼(69.01%),不变27眼(19.01%),下降17眼(13.71%)。治疗前后视力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脱离及裂孔是玻璃体积血的主要病因。保守治疗及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玻璃体积血 病因 玻璃体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非外伤所致的大量玻璃体积血的病因。方法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0例非外伤所致的大量玻璃体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出导致非外伤所致的大量玻璃体积血的病因,比较不同病因在患者年龄、性别中的发病率。结果增值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引起非外伤所致的大量玻璃体积血的主要病因;不同病因在不同年龄、性别患者中的发病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值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引起非外伤所致的大量玻璃体积血的主要病因,且不同病因在不同年龄及性别的患者中的发病率不同。

  • 标签: 非外伤 大量玻璃体积血 增值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眼氨肽注射液对玻璃体积血的治疗效果。方法玻璃体积血64眼,对所有患者给予眼氨肽注射液1ml患眼球侧注射,每日1次,15天为一疗程,根据病情可应用1-3个疗程,以用药后患者视力恢复情况及玻璃体积血吸收程度进行疗效评定。结果64眼玻璃体积血经眼氨肽球侧注射治疗后,玻璃体积血有所吸收,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眼氨肽注射液对玻璃体积血有效。

  • 标签: 眼氨肽 玻璃体积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化疗后机体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49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均接受化疗保守治疗,分别记录其1~6个化疗周期影像学检查(多层螺旋CT)肿瘤体积变化情况。结果49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第1、2周期肿瘤体积下降幅度均较优(P<0.05),自第3周期开始肿瘤体积下降幅度趋缓甚至有所增加(P>0.05),第5周期肿瘤体积显著低于其他化疗周期(P<0.05)。结论化疗周期与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体积变化情况具有一定规律,且化疗后肿瘤体积缩小幅度可受到多方因素影响,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上述情况并综合判断病情之后方可制定针对性的放疗方案。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化疗 肿瘤体积 变化规律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观察肝硬化患者肝脏体积变化,来进行量化分析研究。方法采取对照的方法,筛选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治疗的100例肝硬化患者为病患组,100名健康体检群众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成员全部进行16层CT检查,对他们肝脏肝叶的大小进行记录,然后两组患者肝脏的体积大小进行对比,同时,察看各肝叶占整个肝脏比例,最后进行统计学的分析。结果病患组肝脏平均体积,其中肝脏的左叶,右叶占到肝脏体积都明显小于对照组;以上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通过多层螺旋CT来测量肝脏的体积变化,并进行量化处理,对肝硬化的程度可以进行比较合理的评价,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肝硬化 肝脏 体积变化 量化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头颈部肿瘤分段调强放疗中不同腺体的体积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头颈部肿瘤分段调强放疗患者的30副定位CT影像,观察第一阶段放疗前后(剂量约44.0~48.4Gy/20~22fx)腮腺、下颌下腺、甲状腺的体积变化。结果第一阶段放疗后,患者腮腺及下颌下腺体积缩小明显,差异显著(P<0.05),甲状腺体积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在头颈部肿瘤分段调强放疗中观察第一阶段放疗前后不同腺体体积的变化提示,分段调强放疗中制定再程放疗计划方案对更好地保护头颈部腺体非常重要。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分段调强放疗 腺体体积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化疗后机体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49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均接受化疗保守治疗,分别记录其1~6个化疗周期影像学检查(多层螺旋CT)肿瘤体积变化情况。结果49例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第1、2周期肿瘤体积下降幅度均较优(P<0.05),自第3周期开始肿瘤体积下降幅度趋缓甚至有所增加(P>0.05),第5周期肿瘤体积显著低于其他化疗周期(P<0.05)。结论化疗周期与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体积变化情况具有一定规律,且化疗后肿瘤体积缩小幅度可受到多方因素影响,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上述情况并综合判断病情之后方可制定针对性的放疗方案。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化疗 肿瘤体积 变化规律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耐量减低患者认知功能的受损情况及其海马、内嗅皮层体积的变化。对象与方法98例观察对象均来自我院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老年人,年龄≥55岁,其中IGT组48人,糖耐量正常组50人。对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MMSE、GDS、CMS、ADL等评测,入选MCI组与认知功能正常组。利用MRI测量海马体积和内嗅皮层体积。采用计算机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学处理。结果1、IGT组与糖耐量正常组的CMS量表总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2、IGT组与糖耐量正常组的MCI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3、MCI组的内嗅皮层与海马的平均体积较认知功能正常组有明显的萎缩(P<0.05)。结论ICT患者发生MCI的几率高于糖耐量正常组,利用MRI测量MCI患者的海马和内嗅皮层的体积对预测MCI向痴呆转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糖耐量减低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海马及内嗅皮层的体积 老年痴呆早期诊断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非小细胞型肺癌放射治疗后肿瘤体积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肿瘤放疗科进行住院,接受放射性治疗的经确诊为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80例,分别对其进行不同剂量的放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肿瘤体积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肿瘤体积的变化大小及临床疗效与放射剂量、肿瘤临床分期及选择的放疗方案密切相关。放射剂量<60Gy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50%在一年之内死亡;剂量>70Gy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年生存率可达40%,但是2年生存率为0;当剂量控制在60-70Gy时,患者生存率为64.71%。结论肺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接受放疗后期肿瘤体积受放射剂量、临床分期的影响,放射剂量宜控制在60-70Gy,可以达到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非小细胞型肺癌 放射治疗 肿瘤体积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参数在缺铁性贫血中的实验观察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7月-2011年7月这段时间里我院收治的证实为缺铁性贫血的患者病例46例,并另抽取体检检查显示不存在缺血指征的健康人群50例,对这两组均进行RDW以及一些其它参数的测定,并对两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缺铁性贫血组的患者的RDW检测结果与正常人群的检测结果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参数与缺铁性贫血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在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中应对其予以注意。

  • 标签: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参数 缺铁性贫血 实验观察
  • 简介:摘要通过对白细胞直方图的观察,理解其特点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再根据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绘出的白细胞直方图的变化,观察白细胞大小和分布情况。通过分析正常人白细胞直方图各自的特点图形,对不同疾病进行初筛诊断。目的通过对白细胞直方图的观察,理解其特点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根据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绘出的白细胞直方图的变化,观察白细胞大小和分布情况结果正常人及各种类型患者白细胞直方图均有各自的特点图形。结论根据白细胞直方图的变化对不同疾病进行初筛诊断。

  • 标签: 血细胞直方图 白细胞直方图 红细胞直方图 血小板直方图 血细胞分析仪 体积分布 细胞群体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价值。方法数据来源于门诊确诊的缺铁性贫血(IDA)60例儿童。对照组200例为此期间健康体检儿童。结果缺铁性贫血时RDW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DW对儿童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60例大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给予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与对照组(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每组各30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前列腺组织切除量、最大尿流率大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留置尿管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大体积前列腺增生 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 手术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不同手术时机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在本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间接诊的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中随机选取7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对病患实施分组治疗,36例采用直接手术方式治疗的为A组,36例采用治疗控制合并病症后择期进行手术方式治疗的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可行性。结果术后两组的IPSS评分及Qmax较术前均有明显降低,而B组降低的幅度明显大于A组(P<0.05);术后两组的QOL评分及PVR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而B组提高的幅度明显大于A组(P<0.05)。结论对于合并患有高危病症的高龄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在手术治疗前积极治疗控制合并病症,选择在不同时机进行手术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 标签: 不同手术时机 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临床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壮族地区壮族与汉族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antigen,PSA)浓度与年龄和前列腺体积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患者共984例,其中壮族患者403例,平均年龄(66.4±7.6)岁;汉族患者581例,平均年龄(65.33±6.6)岁;检测每一患者的前列腺体积、血清PSA。结果各年龄段汉、壮族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体积均随年龄增长而有上升趋势,<60岁前列腺体积汉族、壮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61岁汉族患者较壮族患者前列腺体积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60)岁组汉族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PSA水平显著高于壮族前列腺增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族、汉族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PSA浓度、前列腺体积存在差异性,汉族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平均前列腺体积高、PSA水平均较壮族汉族高。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接受EGFR-TKI靶向治疗前后,肿瘤体积的变化,并分析和探讨EGFR-TKI靶向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所选患者均以EGFR-TKI靶向治疗,采用TPS自带体积测量软件、ImageJ图像处理软件测量和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肿瘤体积变化。结果患者经EGFR-TKI靶向治疗后第1、2个月的肿瘤体积缩小3~9个月期间肿瘤体积相对稳定,7~9月期间体积达到最小,存在一定的脱皮、腹泻等不良反应。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EGFR-TKI靶向治疗,肿瘤体积可缩退,故EGFR-TKI靶向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EGFR-TKI靶向治疗 体积变化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并发玻璃体积血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和玻璃体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20只眼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玻璃体积血接受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发现单独马蹄形裂孔13例,单独圆孔者3例,巨大裂孔者2例,马蹄形裂孔合并圆孔者2例。单独马蹄形裂孔均可见有桥状视网膜血管或者撕脱的血管,单独圆孔者均位于赤道部以后,裂孔周边可见明显断裂的血管。患者20例眼手术后均解剖复位。A组10例,术后视力0.1~0.3者2例,0.3~0.5者5例,>0.5者3例;B组5例,术后视力0.1~0.3者2例,0.3~0.5者2例,>0.5者1例;C组5例,术后视力0.3~0.5者1例,无>0.5者,0.1~0.3者2例,<0.1者2例。结论玻璃体手术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玻璃体积血的有效方法,诊断明确后早期手术可以取得较好的预后视力。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切割术 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列腺低回声结节体积对经直肠超声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5年8月—2017年8月入院治疗的80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12+X针的穿刺方法,按照患者结节大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3例患者结节均<0.2cm3,实验组37例患者结节>0.2cm3,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情况和穿刺结果等。结果在低回声结节穿刺阳性方面,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是7.69%和45.45%,有明显差异(P<0.05)。如果两组患者不采取低回声结节的特异性穿刺,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误诊率分别是2.33%和13.51%,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直肠进行超声穿刺活检诊断前列腺癌,前列腺低回声结节体积对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没有明显影响,低回声结节特异性穿刺可以提高穿刺的阳性率,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尤其是结节>0.2cm3。

  • 标签: 穿刺活检 前列腺癌 低回声结节体积 诊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