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过程中采取家庭中心护理措施对于患儿临床疗效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本院2017年4月—2018年8月诊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84例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随机数字法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则采取家庭中心的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7.62%,与对照组的88.10%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前肺功能指标均较差(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FEV1、FEV1/FVC肺功能指标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采取家庭中心的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患儿临床疗效,并可改善其肺功能指标,该护理方案值得应用。

  • 标签: 小儿支气管肺炎 家庭护理 肺功能 效果
  • 简介:摘要护理专业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其对于学生毕业后顺利完成角色转变、有效胜任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病理教学是护理专业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具体教学中应突出护理专业特色,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充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当前正处于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时期,本研究从重组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应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综合性试验等四个方面,对职业能力指导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实际教学提供借鉴。

  • 标签: 职业能力 护理专业 病理学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出院计划模式在脑卒中医院-社区-家庭连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7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干预组85人,对照组85人,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以出院计划模式指导的连续性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的NIHSS评分、Bathel指数、HPLPII评分及GSES评分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计划模式在脑卒中医院-社区-家庭连续性护理中,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出院计划模式 脑卒中 医院-社区-家庭 连续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疹线索的系统性教学方法在皮肤病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科实习生100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学生采取疾病线索的皮肤性病教学模式。实验组学生采取皮疹线索的皮肤性病教学模式。对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实习生采取皮疹线索的系统性教学可以提高实习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皮疹 系统性教学 皮肤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美学指导的护理干预应用于乳腺癌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自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110例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55例),患者治疗期间全程接受优质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护理美学指导,比较两组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护理评价等。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自卑感量表(FI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0.5年、1年,观察组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L)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0.5年、1年,观察组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美学指导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乳腺癌患者自卑、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护患关系改善有正性效应。

  • 标签: 护理美学 乳腺癌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护患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改进外来器械的管理,提升外来器械使用的安全性,保障患者安全,杜绝院感发生。方法规范外来器械的管理,对现有的问题进行器械分析,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制定相应制度和措施,外来器械清洗效果提升,消毒灭菌质量得到保证。结论规范化的对外来器械进行管理,可以提升外来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水平。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外来器械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病区有疑问的医嘱进行记录统计整理与分析。方法选用2017年7月-2018年6月记录的病区疑问医嘱进行存在疑问问题的分类整理与分析,其中医嘱来源覆盖了我院所有发来静配中心的各个病区。结果存在疑问的医嘱共216份,经反馈给病区医生修正医嘱211份,占疑问医嘱97.68%;其余5份医生根据实际病情需要坚持原用药方案。其中存在疑问问题有溶媒选择不当、用药途径不适宜、用药时间不适宜、浓度不适宜、滴注时间不符合要求、配伍禁忌等。结论病区医嘱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临床药师审核医嘱可有效预防用药差错,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不良反应或差错的发生。

  • 标签: 静脉配置中心 疑问医嘱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优质护理在体检中心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有效的体检中心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2月-2018年6月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300例体检人员进行护理研究,将300例体检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体检人数各150例,给予对照组体检人员常规的体检服务,给予观察组体检人员优质的体检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体检人员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体检人员的整体护理满意对96.15%,体检人员对体检服务质量评分为90~95分,平均分为(91.05±2.01);对照组体检人员的整体护理满意对86.01%,体检人员对体检服务质量评分为80~87分,平均分为(81.03±2.02),通过对比分析两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体检中心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体检人员的满意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利于提升体检中心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具有护理推广意义。

  • 标签: 优质护理 体检中心 护理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单个社区血液透析中心的一般基本状况,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人口构成比例、社会保障水平、主要的原发病、血管通路、常见并发症的治疗、转归、死亡原因等情况。方法利用信息化的方法,分析全部患者的透析过程的数据,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分析患者的透析过程治疗结果;另外采用横断面的调查,分析整个中心病人的透析质量和转归。结果社区透析中心对患者的管理和治疗是完全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质量是完全合格的,患者的数量是相对不足的。结论社区透析方便了患者,又保证了透析效果,减轻了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值的政府政策的支持和推广。

  • 标签: 社区 血液透析 透析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配中心实施细节管理对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静配中心自2018年10月以来开展细节管理,进行细节管理的作为观察组,未接受细节管理的作为对照组,观察开展细节管理半年后,两组的工作质量,并分析细节管理对静配中心工作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工作人员业务评分为95.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1分,相关科室满意度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0%,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静配中心实施细节管理,可有效提升静配中心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提升相关科室对静配中心工作的认可度,促进院内和谐。

  • 标签: 静配中心 细节管理 管理质量 工作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风险因素的评估在内镜中心感染控制中的作用,针对提出的风险问题采取对策,控制感染问题。方法采取我院内镜中心2018年1-12月的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卫生、消毒剂以及消化内镜的生物学监测共96份生物学监测报告做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改善后的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流程比改善前生物学监测达标率高,培训后的手卫生比培训前的生物学监测达标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断改善和规范洗消流程、持续改进手卫生的培训能提高内镜中心的环境、物体表面、空气、医护人员手卫生、消毒剂、内镜等生物学监测数据的达标率。并且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的情况,内镜中心医护人员以及保洁员未等未出现职业暴露及感染等情况。

  • 标签: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 手卫生 生物学监测 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5E模式基础行综合护理对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2月—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5E模式基础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采取5E模式基础的综合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睡眠质量。

  • 标签: 5E模式 综合护理 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改进消毒供应中心和临床科室工作的配合,有助于保证患者的诊疗安全,提高我院医疗服务水平。方法通过到临床科室和临床护理人员面对面沟通、在回收和运送医疗器材时征求护理人员意见、每半年和临床科室召开质量持续改进会议等方式收集信息,及时了解临床科室的需求,临床一线提供良好的保障。结果消毒供应中心运用新型的管理办法提高工作质量,临床高效优质提供合格的物品,保障医疗安全。

  • 标签: 供应中心 临床科室 质量持续改进 方法 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我院实施精细化管理后完成的96台腔镜手术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未实施精细化管理完成的96台腔镜手术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腔镜器械的衔接时间、准备时间以及器械使用缺陷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实验组腔镜器械准备时间、衔接时间、器械使用缺陷发生率与对照组结果比较均显著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在临床腔镜器械管理中应用具有确切效果,从而减少腔镜器械使用缺陷的发生,有助于器械管理质量的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腔镜器械 消毒供应中心 精细化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理盐水中心静脉导管冲管间隔时间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建立颈内、锁骨下中心静脉导管的病人100例,统一选择7G双腔中心静脉导管(深圳市益心达医学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培训护士脉冲式冲管方法,考试合格后开始分组,将监护1床、2床、3床的护士每12h冲管作为对照组,监护4床、5床、6床的护士每8h冲管作为实验组,观察与记录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堵管例数,导管感染的例数。结果实验组每12h冲洗中心静脉导管、堵管例数、导管感染例数均大于对照组每8h冲洗中心静脉导管。结论导管留置时间与导管感染率有很大关系,冲洗时间影响导管堵管例数、导管感染例数。

  • 标签: 生理盐水 中心静脉导管 冲管间隔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全程信息化管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定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8年2月—2019年2月500例静脉输液单,均实施全程信息化管理,比较管理前后平均处理审核时间、平均排药时间、平均停药时间、静脉用药合理率。结果管理后平均处理审核时间、平均排药时间、平均停药时间显著比管理前短,差异显著(P<0.05)。管理后静脉用药合理率(99.60%)显著比管理前(92.40%)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程信息化管理可提高医院静脉配药效率与用药合理率,值得借鉴。

  • 标签: 医院 静脉用药 调配中心 全程信息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配中心实施细节管理对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静配中心自2018年10月以来开展细节管理,进行细节管理的作为观察组,未接受细节管理的作为对照组,观察开展细节管理半年后,两组的工作质量,并分析细节管理对静配中心工作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工作人员业务评分为95.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1分,相关科室满意度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0%,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静配中心实施细节管理,可有效提升静配中心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提升相关科室对静配中心工作的认可度,促进院内和谐。

  • 标签: 静配中心 细节管理 管理质量 工作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疾控中心针对性健康教育工作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抽取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疾控中心实施慢性病高危患者筛查人群、计划免疫类接种对象、健康体检受检者共计1500例展开研究。对纳入本次研究的所有对象展开健康问卷调查,之后依据相关调查结果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对比分析健康教育在实施前后,被调查者的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程度。结果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后相较健康教育前,健康卫生知识的掌握度明显提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性健康教育可提升居民健康卫生知识和自我保健能力。疾控中心在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中,工作人员通过对服务对象健康知识具体掌握度加以了解,进而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从而有效提升健康知识掌握度。

  • 标签: 疾控中心 护理工作 健康教育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勤疗养中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特勤疗养中心疗养的疗养官兵110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0例患者,分别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和常规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疗养官兵护理前的各项自我护理管理能力评分,均与对照组相当(P>0.05);但护理后,其各项自我护理管理能力评分,观察组疗养官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养官兵护理满意度97.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09%(P<0.05)。结论特勤疗养中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提高疗养官兵的自我护理管理能力,促使疗养官兵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 标签: 特勤疗养中心 优质护理服务 实践效果
  • 简介:摘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基层医疗服务的主要承担者,在社区医生日常接诊小儿患者中,粪便异常是常见的小儿疾病之一。选择能够帮助社区医生简便、快速、准确的评估小儿大便情况的评估方法尤其重要。本文将对布利斯托小儿粪便评估量表进行介绍。社区医生评估小儿大便情况提供参考。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小儿排便异常 布里斯托尔粪便评估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