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悬吊手术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接受的痔疮患者114例按其个人意愿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悬吊手术治疗,而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外剥内扎手术,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量、患者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等用对比分析,以观察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量、患者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等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悬吊手术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外剥切内扎术,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肛垫悬吊手术 痔疮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保护悬吊缝合手术对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对在我院采用保护悬吊缝合术治疗的128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和行传统的分段齿形结扎切除手术的130例同类患者进行手术用时、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等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在手术时间上要长于对照组(P<0.05),但在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等指标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在远期疗效比较上,2种术式均取得较好的效果,差异不明显(P>0.05),但对照组术后不适感存续时间要长于实验组(P<0.05)。结论采用保护悬吊缝合手术能有效保护,对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彻底,减少术后并发症,可作为临床值得推广一种治疗环状混合痔方法。

  • 标签: 肛垫 悬吊缝合 环状混合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两种人工肛门的灌肠方法在人工肛门患者的灌肠效果。方法将我科2010年10月至2012年3月80例人工肛门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在人工袋上穿过吸痰管灌肠的方法。对照组采用普通肛管灌肠的方法,两组的灌肠液相同,均使用1000ml,分别在灌入200ml、500mL、1000ml时记录灌注液体返流量。根据灌注液体返流量的多少,而比较灌肠效果。结果试验组在灌洗量≤500ml时,无液体反流;灌洗量1000ml时,反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采用人工袋接吸痰管灌肠的方法灌肠不仅效果好,还弥补了普通肛管灌肠液返流量较多的缺点。

  • 标签: 人工肛袋 吸痰管 灌肠法 人工肛门
  • 简介:摘要本文简述了周脓肿的案例,具体描述了周脓肿的发病原理,详细介绍了早起治疗方案和操作方案。

  • 标签: 浅析 肛周 脓肿
  • 简介:摘要为了观察宁灌肠液保留灌肠治疗窦炎的疗效,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发现治疗组在治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 标签: 肛窦炎 宁肛灌肠液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Ⅰ期切开挂线术治疗周脓肿(腺源性)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9月采用Ⅰ期切开挂线加术后坐浴治疗周脓肿(腺源性)165例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165例周脓肿全部治愈。结论Ⅰ期切开挂线术治疗周脓肿(腺源性)可避免简单切开引流导致继发肛瘘而需二次手术治疗,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可作为治疗周脓肿(腺源性)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肛周脓肿 挂线 Ⅰ期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周疾病结扎切除术后应用周给药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周疾病结扎切除术治疗的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临床治疗指标变化。结果研究表明,干预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临床治疗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应用周给药护理干预能降低周疾病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减轻患者疼痛,促进创口愈合,提高护理及治疗效果。

  • 标签: 肛周疾病 给药护理 结扎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需长期住院卧床治疗患者展开临床护理研究,了解自制简易水垫在减少患者患上压疮方面的几率。旨在优化护理方式,提升护理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4年1月这四年时间内收治的需长期卧床治疗的患者共7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为患者垫上自制简易水。对比两组患者出现压疮的人数并计算其比例,了解护理效果差异性。结果使用了自制简易水的观察组患者在压疮比例上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在35人中仅出现1人,而对照组出现了4人。两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制简易水能够有效利用水的浮力以及流动性,降低护理人员劳动强度,切实降低压疮产生几率。因此这种护理方式适合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压疮护理 自制简易水垫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制作一种防足下垂,可调节长度,充分考虑到病人卧床时足跟与床尾的间距,病床床尾有无床挡;护士方便观察病人足趾末梢的颜色、温度以及足背动脉搏动;更有利于病人更换卧位,减少骶尾部压疮的发生。可调节防足下垂由支架和两部分组成,使用时置放于床尾,根据病人的身高相应调节长度,让足底与充分接触,防止脱节现象,又便于观察足底末梢循环,易于保暖,充分起到防止足下垂,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可调节 防足下垂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常见原因及救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6年8月~2012年5月收治的38例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小儿高热惊厥以3岁以下儿童多见,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原因,均予以止惊、退热、给氧及对症治疗,全部治愈出院,出院后一周行脑电图检查21例均未见异常。结论及时查找小儿高热惊厥原因并予以积极有效药物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后遗症发生的关键。

  • 标签: 小儿高热惊厥原因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为准确掌握产后的出血量,本科采用开丽产妇对100例产妇进行产后出血的观察。方法产妇分娩后即用专用产妇收集产后24h的出血,用弹簧秤直接读取弹簧称上的刻度即为产后出血量的测量值。结果产妇方便、舒适、卫生,利于产后体息,预防院内感染,产妇使用满意率为100%。结论产妇于产后出血量观察具临床实用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科护理工作中下肢体位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9月—2012年9月间到我院就诊的骨科患者18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采用下肢体位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采用布朗氏支架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间的恢复时间、后遗症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其恢复时间要短于对照组患者,且其出现后遗症的患者例数也明显比对照组少。结论下肢体位较传统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不但疗效显著且操作简单,具有很强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骨科护理 下肢体位垫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2.1月~2012.10月我院40例患者在骶管麻醉下行周脓肿切开根治术护理体会。方法通过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局部护理、饮食指导、对排尿困难、排便困难、疼痛的对症护理,协助骶管麻醉下行周脓肿切开根治术顺利完成。结果痈患者经系统化、整体护理后,有效治愈率100%。结论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后的局部护理、饮食指导、对症护理及健康教育对肛肠疾病患者的治愈非常重要。

  • 标签: 肛痈 围手术期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痔疮科患者发生周脓肿的病原菌感染特点以及抗生素耐药情况,并针对不同病原菌的感染来讨论其与肛瘘、周脓肿的关联。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周脓肿患者的脓液标本进行分析,采取细菌培养、品种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的方法来探究细菌菌种及其相关性。结果150例脓液标本中,检出需氧致病菌的百分率为90.0%,且以大肠埃希菌与克雷伯菌属为主,需氧致病菌中革兰阴性菌占90.0%,革兰阳性菌占10.0%。检出厌氧菌共10.0%,以消化链球菌与脆弱类杆菌为主。需氧菌对于万古霉素与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可达100.0%,而对于青霉素的敏感率为0.结论周脓肿主要存在混合菌感染与肠源性细菌感染,所有检测出的菌群均对万古霉素与亚胺培南敏感,青霉素不应作为治疗该疾病的常规药物。

  • 标签: 肛周脓肿 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肛瘘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开塞露纳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选择阴道分娩产妇8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给予开塞露纳,对照组40例,给予传统的诱导排尿法,如腹部热敷、按摩下腹部及会阴部、水声诱导、熏蒸外阴等。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痊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36、4、0例,对照组则为24、8、8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塞露纳治疗产后尿潴留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措施,无痛苦,无毒副作用,既简单又实惠,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产后尿潴留 开塞露 纳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周脓肿的临床治疗情况,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经验。方法6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法为依据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行腔内置管冲洗配合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切开引流根治治疗,观察两组的术后疼痛、创口愈合时间、肛瘘的发生率以及脓肿复发率等。结果在术后,随访6个月发现,在肛瘘发生率与脓肿复发率两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余各项手术指标等比较,观察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置管冲洗配合负压治疗与传统根治术的疗效相当,但患者恢复更快,缩短住院时间,痛苦小,值得借鉴与应用。

  • 标签: 肛周脓肿 传统根治术 腔内置管冲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一次性周脓肿根治术对比分期治疗周脓肿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择60例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建档顺序为分组法,对照组30例患者行传统分析治疗,研究组30例则行一次性根治术治疗,总结两种术式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肛门功能恢复、周疼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在治疗费用与住院时间比较中,研究组同样更优(P<0.05)。结论一次性根治术应用于周脓肿的治疗中,可达到传统分期治疗效果,同时在术后功能恢复、疼痛、治疗时间与费用等方面表现更优,具有重要实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一次性根治术 肛周脓肿 分期治疗 疗效